成全免费高清完整版,国产网友自拍,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日韩精品 有码 无码 国产

全部

高校科研輔助人員生存隱憂:收入低等致行業人才缺乏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

2017-05-15 06:08:05

本報記者 李 艷

最近,中國科協公布了一系列對科研人員工作、生活情況的調查結果,其中一項關于科研輔助人員生存環境的調查結果受到了圈內人士的廣泛關注。科研輔助人員是科技工作者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科研中有不可忽視的作用。但調查結果顯示,我國科研輔助人員與科研人員的比例偏低。其中收入偏低、晉升機會少、不受重視等原因導致整個行業人才缺乏,并且流失嚴重。

調查結果來自于中國科協在全國建立的五百多個科技工作者狀況調查站點。這些站點是國內唯一以科技工作者為對象的調查體系,所有數據和信息全部由一線調查員收集而來,因其覆蓋廣泛、布局合理、動態調整、規范科學而備受關注。長期以來,這一調查被認為真實準確地反映了中國科研人員的真實情況。

科輔人員=打雜?很“郁悶”

中國科協調查站點負責人之一、安徽農業大學科技處工作人員閆大瑋私下走訪了幾位自己學校的科研輔助人員。他問老師們,“如果十分是滿分,你給自己現在的工作環境打幾分?”得到的結果讓他有點驚訝,“有的打出了1分極端分數,雖然也有給7分左右的,但他們表達了自己對現狀的諸多不滿。收入低、事情雜、地位低等都是他們不滿意的因素。”閆大瑋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說。

閆大瑋所在的安徽農大,科輔人員的收入在“每月到手4000—5000元左右,與科研人員收入相比存在較為明顯的差距”,這一情況可能也代表了全國科輔人員的大致水平。但是,對大多數科輔人員來說,外界認為的收入低、正式編制人員少仍然不是他們面臨的主要困境。“領導不重視,工作內容繁雜,很難得到肯定”才是影響科研輔助人員工作積極性主要因素。

調查顯示,僅有一半(52.6%)的科輔人員按照崗位職責的要求開展工作,26.2%由科研管理人員指派工作任務或由領導臨時決定工作內容。

“科輔人員確實存在崗位職責不清晰的情況,他們的工作很雜,儀器設備管理、實驗教學、實驗材料或儀器采購、實驗室的日常管理工作等等都可能是他們的工作,他們在科研中的貢獻往往難以客觀體現和評判。”閆大瑋表示。

對于一線科輔人員來說,他們急切希望實現的愿望是:盡快建立區別科研人員和科研輔助人員的績效考評方法,考核的內容應是工作任務完成情況、工作成果與質量。

晉升通道幾乎沒有?很“心塞”

晉升空間很小、職業發展渠道不暢是科輔人員面臨的另一困境。科研輔助人員沒有專門的評定標準和程序,一般走的是實驗師到高級實驗師序列——從初級至中級再至副高級的職稱,但是由副高級職稱再升至高級職稱異常困難。

蘇州大學實驗室工作人員郭老師向科技日報記者表示,職稱對她和同行們來說很重要也很難,而且“科研輔助人員與科研人員同級職稱相互轉換不對等”。閆大瑋也表示,在安徽農大,科輔人員的職稱競爭非常激烈,且極難轉崗,所以不少科輔人員自嘲是“被遺忘的角落”,由此造成了一些消極情緒。

在調查中,近八成(79.5%)的科輔人員認為職業晉升機會相對較少。大多數的科輔人員受過良好的專業教育,他們以碩士為主,也有部分博士和留學歸國人員。盡管有少部分科輔人員本身愿意選擇工作壓力相對小的安逸環境,但對大部分人來說,“前路渺茫”的感覺讓他們很“心塞”。“大多數科輔人員都是想干事,有科研理想才選擇這個行業的。”閆大瑋說。

自我提升有多難?很“心寒”

沒有別的通道,那全力以赴做科研可不可以?很遺憾,這條路對大部分科輔人員也是行不通的。在許多實驗室,科輔人員不被允許單獨申請課題。還有一些實驗室,科輔人員參與了科研,卻很難在成果署名上得到體現。

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這一方面是有的學校和實驗室沒能給予科輔人員公平的科研待遇,另一方面也存在部分科輔人員科研水平有待提高的問題。然而,對大多數科輔人員來說業務水平提高的機會并不多。

中國科協的調查結果顯示,科輔人員崗位培訓機會少,相對于教師或科研人員,科輔人員缺乏進修和培訓機會。根據調查結果,43.5%的科輔人員反映所在單位沒有針對科研輔助人員的培訓計劃,27.9%的科輔人員從未接受過培訓,僅有28.6%的科輔人員接受過一年一次或兩次以上的培訓。51.8%的科輔人員學習或提高職業技能主要是靠自己摸索或同事幫助,20.9%通過所在部門培訓提高職業技能,僅有14.7%是通過學校組織培訓提高職業技能。

采訪中,蘇州大學的郭老師還提出,科研人員常見的培訓或是出國交流的機會,科輔人員很少有這樣的機會,科輔人員想要在職攻讀博士學位提升自己也是非常難的。

都不滿意?“重要度與重視度不匹配”的隱憂

根據中國科協公布的調查結果,有78.2%的科研人員認為科輔人員在科研工作中的作用“較重要”或“很重要”,認為“不重要”或“很不重要”者僅占4.6%;但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51.6%的科研人員認為科輔人員最需要提升“與崗位相關的知識技能”,10.9%的科研人員認為科輔人員不能勝任科輔工作,職業技能仍需提升。66.8%的科輔人員反映自己在學校中的地位及受尊重程度“較低”或“很低”。

一方面是大家都覺得科輔人員很重要,另一方面是科輔人員實際上不那么重要;一方面是科輔人員覺得自己不受尊重,另一方面是科研人員對科輔人員能力素質不滿意……由此產生的結果被業內人戲稱為“相愛相殺”。

早在幾年前,就有學者撰寫學術文章,分析稱我國大多數科研團隊負責人認為科研輔助人員的服務質量不高,對他們的工作不滿意;同時科研輔助人員因為待遇、地位低,不少人有“混日子”的消極態度。現在看來,這一情況并沒有實質性變化。

中國科協相關負責人向科技日報表示,長期以來,我國高校缺乏專職科輔隊伍建設意識。近年來隨著科研工作的快速發展,科輔工作的重要性日益突出,高校開始設置專職科輔崗位。但對于如何建設科輔隊伍、建設什么樣的科輔隊伍,無論是政府層面還是高校層面,都缺乏長遠發展規劃和具體措施,以至于出現科輔人員“工作重要,地位較低”的現象。

[責任編輯:楊凡、彭芳]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專家揭“勒索病毒”真面目 今日或再迎病毒傳染高峰

專家揭“勒索病毒”真面目 今日或再迎病毒傳染高峰

12號,全球近百個國家和地區遭受到一種勒索軟件的攻擊,有網絡安全公司表示,目前全球至少發生了約7萬5千起此類網絡攻擊事件。我國相關部門...[詳細]
央視網 2017-05-15
標準化考試反思: 中、高考試卷選擇題比重過大

標準化考試反思: 中、高考試卷選擇題比重過大

□選擇題最大的缺點就是效度較差,既考查不出考生的真實學業水平,也考查不到考生的實際能力和創新思維。□考試的主要目的是測評教學效果和...[詳細]
中國青年報 2017-05-15
網約廚師上門燒菜可現場教學 全程監控保證安全

網約廚師上門燒菜可現場教學 全程監控保證安全

網約廚師來到。去年底,一個提供上門廚師服務的網約廚師平臺在成都上線,用戶只需通過手機下單,選擇自己想要的菜品,就有廚師上門服務。[詳細]
成都商報 2017-05-15
貧困女大學生3年捐2萬 自己每個月花不到兩百

貧困女大學生3年捐2萬 自己每個月花不到兩百

湯麗莎正在完成她和同學的設計。老師:“沒想到她這么不容易”。[詳細]
成都商報 2017-05-15

習近平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歡迎宴會上的祝酒辭(全文)

習近平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歡迎宴會上的祝酒辭(全文)[詳細]
新華社 2017-05-15

轉調,攀登跨越的階梯

正是這一年,山東保持20多年兩位數增長的GDP增速落到了個位數;正是這一年,PM2.5籠罩下的“霧霾灰”開始走入人們生活,清澈的河水、潔凈的空...[詳細]
大眾日報 2017-05-15

中山大學回應本科專業調整:就業率非唯一原因

正在中山大學讀大二的小君在朋友圈寫下這樣的感慨。由于學校的專業調整,今年秋天,他的專業可能將不再會迎來新的師弟師妹了。[詳細]
中國青年報 2017-05-15

人工智能的“腦洞”有多大? 院士:目前太依賴計算

超越經典的量子計算機已經有了,打敗超級計算機的量子計算機還會遠嗎。一旦后者實現,人類將再次以計算能力為傲,窺探人類大腦的奧秘,從而...[詳細]
中國青年報 2017-05-15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有18種工作語言

18種。會議使用的“小語種”可以有多小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會議現場,每個座位上都放有一張列舉了這些語言的名單,除了標注與...[詳細]
中國青年報 2017-05-15

天津:570余名局處級干部主動向巡視組交代問題

16輪巡視全覆蓋各地區、市級部門、市管國有企業、市管金融企業和市屬高等院校共276個局級黨組織;對22個黨組織開展“機動式”巡視;對56家...[詳細]
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 2017-05-15

【圖解】習近平在"一帶一路"論壇開幕式上都講了什么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于14日上午在北京拉開帷幕,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論壇開幕式并發表了題為《攜手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主旨演...[詳細]
中國網 2017-05-14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高級別會議舉行六場平行主題會議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高級別會議14日下午舉行六場平行主題會議,來自國內外1500多名代表分別聚焦“五通”和智庫交流展開深入探討...[詳細]
新華社 2017-05-14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