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全免费高清完整版,国产网友自拍,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日韩精品 有码 无码 国产

全部

“三劑藥方”增強“免疫力” 陜西走出“林業加法”治霾新路徑

來源:新華社

作者:

2017-10-09 17:16:10

新華社西安10月9日電 題:“三劑藥方”增強“免疫力” 陜西走出“林業加法”治霾新路徑

新華社記者姜辰蓉、劉彤

在霧霾治理上,傳統方式常以“限”“減”為主,不僅影響經濟發展,也給公眾生活帶來不便。陜西在全國率先開出“植樹造林清肺、恢復濕地強腎、治理荒漠防癌”三劑藥方,多年來通過做“林業加法”治理霧霾。監測表明,陜西森林濕地系統每年吸收二氧化硫相當于97.5萬輛汽車排放量,每年滯納PM2.5等空氣顆粒物相當于869公里長城體積。以“增綠”和生態修復為基石,實踐證明這是一條雙贏的治污減霾新路徑。

“林業加法”實現雙贏

隨著供暖季的到來,我國許多地區將進入霧霾高發季節。長期以來,各地霧霾治理,多以“限”“減”為主。在經濟民生與霧霾治理之間能否走出一條雙贏之路?

陜西省林業廳廳長李三原表示,治理霧霾,在做“減法”的同時,應做好“加法”。“一方面需要減少污染物排放;另一方面,則要增加環境容量,增強生態‘免疫力’。”李三原說。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連續多年對陜西森林與實地生態系統的監測評估顯示,陜西省森林與濕地生態系統每年滯納空氣顆粒物質量13785.13萬噸,發揮了巨大的滯塵作用。對空氣污染的吸收作用也很明顯。陜西省森林資源每年吸收污染物總量為116.43萬噸,能夠吸收2015年陜西省工業排放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的1.59倍和0.12倍。

換句話說,陜西省森林濕地系統年固碳量相當于1.5億成年人二氧化碳呼出量,年釋氧量相當于2.1億成年人需氧量。

“三劑藥方”強“免疫”

在陜西,“林業加法”治污減霾之所以能釋放出巨大能量,得益于陜西省多年來持續推進“關中大地園林化、陜北高原大綠化、陜南山地森林化”生態建設戰略。同時,陜西省還在持續監測、科學評估的基礎上,在全國率先開出“清肺、強腎、防癌”三劑藥方,即植樹造林、恢復濕地、治理荒漠,以達到增強環境承載力,提高區域生態“免疫力”的目標。

近年來,陜西持續推進國土綠化,實施退耕還林、三北防護林等林業重點工程建設,在多個大林區構筑網絡骨架式生態屏障體系,確保了生態安全;同時,陜西每年組織義務植樹8000萬株以上。陜西省第九次森林資源調查結果顯示,陜西林地面積1236.79萬公頃,森林覆蓋率達到43.06%。

陜西還對區域濕地進行治理、修復。陜西省第二次濕地資源調查統計顯示,面積在8公頃以上的湖泊濕地、沼澤濕地、人工濕地等,總面積為30.74萬公頃。

在荒漠化治理方面,陜西沙化土地面積已連續15年縮減。根據2016年公布的陜西省第五次荒漠化和沙化監測結果,陜西省沙化土地面積減少了近6萬公頃。其中極重度沙化土地面積減少84.25%。

秦嶺光頭山,層巒疊翠、清新宜人。觸目所及就有五角楓、槭樹、樺樹、杜梨等闊葉樹種,還有落葉松等針葉樹種。據陜西省林業調查規劃院副院長葛安新介紹,這是一片自然與人工相結合的林帶,在秦嶺,這樣的林帶很多。“多年來,在秦嶺地區,陜西通過關閉采石場、建立自然保護區、進行植被營造等多項工程,不斷改善秦嶺生態環境,讓這一陜西重要的生態屏障,發揮出更好的作用。”葛安新說。

在與西安主城區幾十公里的渭河濕地生態區,記者看到,植被種植、濕地恢復等林業工程的實施,使這里塵土飛揚的裸露沙地,變身為樹木林立、水鳥翔集的“動植物園”。葛安新說,林帶與濕地的結合,不僅產生滯納、降解污染物作用,還能改善區域小氣候,增加空氣濕度,減少霧霾。

以新思維發揮“正能量”

一系列生態工程的實施,恢復了森林、濕地生態功能,提升了環境承載力,在治污減霾中發揮出明顯的“正能量”。

專家表示,這些年,陜西走出治污減霾新路徑,并在此基礎上進行了全面、科學的評估,走在了全國前列,這有效避免了地方政府在環境治理與GDP之間“二選一”,而且也是治本之道。

作為林業專家,葛安新現在最希望的就是,在科學評估的基礎上種更多的樹,針對已有的森林植被,實施森林健康經營,讓已有的林木更加茁壯。“尤其在城市區域,要種更多治污減霾能力強的樹種。同時,建立結構復雜、系統穩定、生態功能強大的森林生態系統,讓人們能夠從中呼吸到更加清新的空氣。”葛安新說。

[責任編輯:楊凡、彭芳]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中國外匯儲備連續8個月回升 截至9月末31085億美元

中國外匯儲備連續8個月回升 截至9月末31085億美元

據國家外匯局網站消息,截至2017年9月末,中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1085億美元,較8月末上升170億美元,升幅為0.5%,為連續第八個月出現回升。國...[詳細]
中國新聞網 2017-10-09
中國有建檔立卡貧困殘疾人335萬 幫扶措施需更精準

中國有建檔立卡貧困殘疾人335萬 幫扶措施需更精準

我國有建檔立卡貧困殘疾人335萬。攝影報道程凱介紹說,目前全國貧困殘疾人數量仍然不少,且面臨著家庭支出大,因需專人照料而束縛家庭勞動...[詳細]
新華社 2017-10-09
“雪龍號”第8次北極科考開辟新通道 抵達長江口

“雪龍號”第8次北極科考開辟新通道 抵達長江口

中國國家海洋局極地研究所所屬的科考船“雪龍號”完成了第8次北極科學考察任務,9日抵達上海長江口水域。科考隊方面9日透露,此次“雪龍號...[詳細]
中國新聞網 2017-10-09

9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環比上升170億美元

9日,中國人民銀行公布數據顯示,9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1085億美元,較8月底上升170億美元,為2014年6月以來最長連續增長時間。前3季...[詳細]
新華社 2017-10-09

中委航天合作添“新星” “委遙二號”自帶超強“夜視眼”

“委遙二號”自帶超強“夜視眼”。10月9日,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將委內瑞拉遙感衛星二號成功送入預定軌道。[詳細]
新華社 2017-10-09

國慶假期“復興號”動車組列車平均上座率達95.3%

記者從上海鐵路局獲悉,截至10月8日,國慶假期長三角鐵路共發送旅客2537萬人次,同比增加154萬人次、增長6.5%,日均發送旅客230.6萬人次,...[詳細]
新華社 2017-10-09

長假期間我國6省份強降雨致23人死亡

民政部9日統計顯示,自10月1日以來的兩次強降雨過程致我國華西至江淮地區6省份278萬人受災,23人死亡。據介紹,10月1日以來,華西、江漢、...[詳細]
新華社 2017-10-09

黨的十八大以來治國理政啟示:黨的堅強領導引領復興航程

黨的堅強領導引領復興航程——黨的十八大以來治國理政啟示之一新華社北京10月9日電。回首黨的十八大以來很不平凡的歷程,“中國號”巨輪之...[詳細]
新華社 2017-10-09

中國高校R&D人員全時當量為35.5萬人年 居世界第一

我國高校R&D人員全時當量為35.5萬人年新華社北京10月9日電科技部9日發布的《中國普通高校創新能力監測報告2016》顯示,在國家政策的引領和...[詳細]
新華社 2017-10-09

成都:提高兒科醫務人員薪酬 緩解“兒科醫生荒”

到2020年累計招收兒科專業住院規范化培訓醫師300名左右,對參加轉崗培訓合格轉崗到兒科崗位的醫生至少給予1.5萬元補助,提高兒科醫務人員薪...[詳細]
新華社 2017-10-09

黑龍江:9種大病救治覆蓋全省貧困地區

記者從黑龍江省衛計委獲悉,這個省將兒童白血病等9種大病集中救治覆蓋到所有貧困地區,并相應確立了定點醫院、診療方案和單病種付費標準。...[詳細]
新華社 2017-10-09

從“賣煤炭”到“賣風景”——一個北京山區鄉鎮的綠色“變身”

新華社北京10月9日電。今年國慶長假期間,距離北京市區100公里外的小鄉村迎來了大喜事:籌備6年的房山區史家營鄉曹家坊村的百瑞谷景區開門...[詳細]
新華社 2017-10-09

公安部原政治部主任夏崇源 重慶原副市長何挺等被處分

公安部原黨委委員、政治部主任夏崇源,重慶市政府原黨組成員、副市長,市公安局原黨組書記、局長何挺,重慶市政府原黨組成員、副市長沐華平...[詳細]
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 2017-10-09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