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青年報
2018-08-06 15:44:08
中國科學家發(fā)現“神奇靈武龍”
本報訊(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邱晨輝)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獲悉,該所研究員徐星團隊的最新研究認為,來自中國中侏羅世早期即1.74億年前,生存著一種名為“神奇靈武龍”的梁龍類新屬種——這一發(fā)現挑戰(zhàn)了關于梁龍類恐龍和其他新蜥腳類恐龍的起源和擴散的傳統(tǒng)觀點,相應成果已于近日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通訊》上發(fā)表。
傳統(tǒng)觀點認為,東亞約在1.64億年至1.58億年前與其他大陸隔離,包括梁龍類在內的一些動物類群,在東亞與其他大陸隔離之前尚未擴散到東亞,導致了中晚侏羅世東亞地區(qū)形成了獨特的恐龍動物群,這被稱為東亞隔離假說。
我國科學家最新發(fā)現則表明,梁龍類恐龍曾廣泛分布在包括東亞在內的盤古大陸上,東亞在中晚侏羅世的動物群也許沒有此前認為的那樣獨特。徐星說:“過去的認知很可能是由于化石采樣的影響,導致我們推測的生物群面貌和地質歷史時期真實的生物群面貌出現差異,這彰顯了更多野外工作的重要性?!?/p>
神奇靈武龍化石最早于2004年,由寧夏靈武市瓷窯鋪一個叫馬云的村民在放羊時發(fā)現,隨后交與當地文管部門。2005年,經徐星鑒定,確認為恐龍骨骼化石,隨即徐星團隊在該地區(qū)組織了數次野外發(fā)掘,先后共發(fā)現了至少8~10個大小不同、代表不同年齡階段的個體。
徐星團隊通過分析認為,在中侏羅世即大約1.74億至1.64億年前,新蜥腳類恐龍已經呈現出多樣化,并且分布廣泛,這挑戰(zhàn)了蜥腳類恐龍演化的傳統(tǒng)觀點,即新蜥腳類恐龍在中侏羅世晚期到晚侏羅世早期的一個很短時間內出現并快速分化,最終占據了地球陸地生態(tài)系統(tǒng)的主導地位。這也說明,主要的蜥腳類亞類群可能起源于早侏羅世,在成為地球陸地生態(tài)系統(tǒng)的主導類群之前,已經有很長的演化歷史。
來源:中國青年報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