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時報
2018-09-26 07:47:09
【環球時報報道 記者 郭媛丹】噠噠嘀噠滴,噠噠嘀噠滴....嘹亮的沖鋒號曾經是一代人的主旋律。 按照規定,從10月1日起,全軍將再次響起嘹亮的軍號。軍號象征著什么,為什么需要恢復,《環球時報》記者尋找到一位老司號員談軍號對于強軍的現實意義。
恢復司號制度
中央軍委訓練管理部9月11日發布消息稱,我軍司號制度恢復和完善工作全面展開,計劃分兩步組織實施:2018年10月1日起,按現行規定全軍恢復播放作息號;2019年8月1日起,全軍施行新的司號制度。
解放軍在初創時期就建立了司號制度。1927年,參加八一南昌起義的國民革命軍中編有司號分隊和司號兵。中國工農紅軍第4軍成立后,在軍部副官處編司號班、設司號官,在團、營、連分設司號長、號目和司號員。新中國成立后,我軍形成了完善的軍隊司號制度。全軍部隊在連編設司號員,營編設司號班,團編設司號排。上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戰爭形態的演進和我軍現代化建設發展,軍號的指揮通信功能逐步弱化,應用使用范圍逐步縮小,部分軍營甚至不再使用軍號。
新司號制度課題組成員、軍事科學院軍事法制研究院助理研究員陳零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這次恢復和完善我軍司號制度,在強化號令意識、傳承紅色基因、推進正規化建設和提振軍心士氣等方面將發揮重要作用。”
帶著軍號參加戰斗
影視作品中,當沖鋒號吹響的時候,戰士們會“聞號而起”殺向敵人陣地。司號員究竟是怎么樣的兵種,他們是如何看待自己手中“獨特的武器”?《環球時報》記者聯系到一位曾經的老司號員,講述親身經歷中的司號員生活。
1980年11月, 18歲的張付慶高中畢業后應征入伍,從家鄉河南來到西南邊疆原昆明軍區某部隊服役。三個月的新兵訓練結束后,張付慶成為一名司號員。其實, “當時團里起床號、開飯號、出操號、熄燈號都是統一播放的錄音,使用司號員現場吹號的機會并不多,但這并不能妨礙我們練習號譜的熱情。不管用上用不上,都要專心去練習,要掌握所有的號譜。”
在張付慶提供給記者的號譜中,分別有“進入坑道”、“已向你增援”、“已送彈藥”、”要求增援“等分門別類的號譜,簡直可以稱之為一種公開的聲音情報。 張付慶介紹,當時號譜一共有90種。“我們首先要把90種號譜熟練背誦下來,然后開始練習發聲。”軍號分為5線譜,分別是從低至高—塔—打—單—地—里,張付慶加班加點練習,嘴皮磨破了也不停歇。要做到90種號譜熟稔在心沒什么特殊技巧,就是一遍遍練習,熟能生巧。在張付慶展示的照片中,集訓班戰士站成一排,單手拿著軍號在練習。這樣日復一日半年集訓之后,每個人都要參加考試以檢驗對所有號譜的掌握情況。“考核的時候的號譜是抽查,每個人抽到什么演奏什么。我們順利通過考試。集訓結束后在1981年八一建軍節團里舉行的閱兵式上,我們為大家吹奏閱兵歡迎曲,很成功。”
圖片說明:張付慶和戰友練習吹號
圖片說明:在團里閱兵式上吹奏閱兵歡迎曲
1982年11月,張付慶被調到三營部當司號班長和通信班長,與軍號打交道的時間更多了。在統一播放錄音之外,連隊有事需要緊急集合、營里、團里軍事演習等等這些需要號兵們現場吹奏。
時間進展到1984年,作為一個司號兵,張付慶參加了老山對越作戰。戰前司號員反復練習了利用吹號進行聯絡,以發現敵人、與敵遭遇、占領陣地、敵人退卻、防空、防化學、防細菌、要求增援、要求彈藥、要求擔架等等為重點練習科目。 “我是做好了充分準備的。就是在戰場上如果有線通信和無線通信都遭受重創、無法保障通信的情況下,將會利用司號員、司號班長和司號長之間進行司號通信。我們主要承擔上傳下達的職責,有時候是對下傳達團首長的作戰意圖,有時候是連里向營、團首長傳達消息情報。我們有幾十種司號可以傳遞不同的作戰信息,從而達到通信的目的,順利完成作戰任務。”這些傳遞信息包括防空、防細菌、要求增援、要求彈藥等等。張付慶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在參加老山作戰的三個月時間里,除了隨身攜帶的沖鋒槍、信號槍、手榴彈、水壺,那就是軍號。
張付慶介紹,當年我軍有線通信和無線電技術的發展,已經基本滿足戰爭的需要。在老山作戰中,我軍的有線電話線路經常會被越軍的炮彈炸斷、無線電時常會被干擾,但是很快就會有我軍的通信保障人員恢復,順利的完成了通信保障任務。
軍號也是一種武器
1985年元月,張付慶光榮退伍,也就是這一年,團、營、連的司號編制取消。“當兵4年,我與軍號結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誼,至今,我還保留了一個淘汰的軍號。”張付慶對這段歲月非常懷念,“每當我在一些影視作品中聽到那熟悉的軍號聲就會想起自己軍旅生涯、想起了30多年前炮火連天的戰場上,一幅幅戰斗場景,一幅幅作戰畫面,仿佛就發生在昨天,仍歷歷在目。”
“聽說軍隊從10月1日開始,要恢復司號制度,我非常的激動。” 談到恢復司號制度的意義,張付慶認為, “軍號也是一種武器”。 38年后的現在,他還能清晰地回憶出參加團司號員集訓的第一課。“當時我們團司號長尹思維為全團20名司號員上了一堂軍號歷史教育課。他告訴我們,軍號也是一種武器。特別是在紅軍作戰、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的作戰中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我軍的沖鋒號鼓舞士氣,增強戰士們戰勝敵人、消滅敵人的決心和信心,讓敵人聽到我軍的軍號聲就聞風喪膽,起到了不戰而勝的震懾作用。” 這種熱血沸騰的精神也一直扎根于張付慶的心中,他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如果祖國需要,我會義無反顧的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無不勝,誓死保衛祖國,甘把熱血灑疆場,確保祖國日益強大,繁榮昌盛。
作為人民軍隊的寶貴財富,軍號能被傳承并發揚光大革命傳統有現實意義。陳零表示,司號制度對正規部隊秩序、營造備戰打仗氛圍等方面有著獨特作用。同時,軍號聲是提升全民國防意識的重要載體,某種意義上也能帶來安全感。司號制度恢復能夠增強民眾的國防意識,對當下全民的國防教育起到積極作用。 他說,“一部分曾經激勵過一代代革命軍人的歷史號譜,作為人民軍隊的寶貴財富,將被傳承保留下來。”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