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2018-12-11 11:20:12
跨越3年的救治 讓她獲得“心”生
日前,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若爾蓋縣的復雜先天性心臟病藏族女孩兒索州卓瑪,在北京華信醫院(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接受了手術治療,手術獲得圓滿成功。患者由“同心·共鑄中國心”大型公益項目提供來京免費治療機會,繼3年前在華信醫院接受第一期手術治療后,又在華信醫院接受了第二期手術治療。手術之后,患者終于走出先心病陰影,開啟了健康“心”生活。華信醫院黨委書記、副院長類延旭表示,醫院發揮技術優勢,長期參與先心病患兒篩查救助公益活動,起到了“救助一個孩子,幸福一個家庭,解放一個家族”的作用,這是一家公立醫院應該履行的社會責任,也能夠為精準扶貧、“健康中國”盡一份力量。
心臟外科主任李洪銀(左二)在手術中孫健/攝
手術前患兒嘴唇和臉都是紫色的
11月6日,“同心·共鑄中國心”項目組織30余名先心病患兒來到北京接受免費手術治療,華信醫院承擔了4名患兒的手術任務,來自四川阿壩州若爾蓋縣的16歲藏族女孩兒索州卓瑪是其中之一。她患有三尖瓣閉鎖、右室明顯發育不良、室間隔缺損等癥狀,在患兒中病情較為復雜、手術難度較大。
索州卓瑪是家中4個女兒的老三,其他姐妹都很健康,只有她不幸罹患先心病。她的父親俄熱透露,孩子3歲的時候,才發現有先心病,他們去過阿壩州、成都、蘭州等地的醫院,但是醫生都說治不了。由于先心病,孩子身體狀況極差,“走十幾步路就要休息,需要我背著,嘴唇和臉都是紫色的,手指和腳趾都比一般人大很多。”
李洪銀主任為患兒進行術前檢查孫健/攝
3年前第一期手術初步改善癥狀
索州卓瑪的命運,在13歲的時候得到扭轉。2015年7月,“同心·共鑄中國心”阿壩行公益活動,給了她“心”生的希望。當時,她與其他80多名先心病患兒獲得來京免費手術治療的機會,因為病情復雜,由心臟學科實力雄厚的華信醫院實施手術。俄熱還清楚地記得女兒手術的日期——2015年9月11日。
據華信醫院心臟中心心臟外科主任李洪銀介紹,全腔靜脈—肺動脈連接手術(TCPC)是這種復雜先心病患者最好的手術選擇。這種手術大部分主流觀點都主張分期進行,以便于患者肺動脈發育,降低手術風險。當時的第一期Glenn(格林)手術,即上腔靜脈—肺動脈連接手術,由著名心臟外科專家、華信醫院吳清玉院長主刀。手術十分成功,有效緩解了先心病癥狀。
俄熱說,上次手術之后,孩子的身體狀況好多了,嘴唇、手指的青紫不見了,也能夠照顧自己,還能幫媽媽做一點家務。李洪銀主任透露,第一期手術之前,患者紫紺特別嚴重,活動耐量差;手術之后,活動量增加,耐量變好,但比正常孩子還是要差一些。
如今3年過去,索州卓瑪身體好轉。今年,“同心·共鑄中國心”汶川行活動期間,她獲得了第二次來京免費手術機會,將在北京華信醫院完成第二期手術治療。
得到這樣的救助機會,俄熱充滿感恩,他們家年收入僅有2萬多元,孩子兩次手術費用要十多萬元,而“同心·共鑄中國心”項目承擔了所有治療費用,改變了這個藏族女孩兒和她的家庭的命運。
患兒在等待手術孫健/攝
醫院為患兒救治開通“綠色通道”
對于先心病患兒的救助手術,華信醫院的領導和專家們都非常重視。華信醫院黨委書記、副院長類延旭表示,醫院提前為患兒留出了病房,為他們入院、檢查開通“綠色通道”;生活上,允許一名家長在醫院陪同患兒;考慮到患兒來自少數民族地區,由營養餐廳專門提供配套服務。“手術是個系統工作,檢查、手術、護理、用血、麻醉、飲食等都要考慮周到。”
對于索州卓瑪的手術,華信醫院的專家們尤其謹慎。李洪銀主任透露,患者從高原來到平原,要等“醉氧”過程過去、身體狀態完全穩定之后才能手術;另外,李主任說,“這個孩子之前有上呼吸道感染,我們經過一段時間調整,經過霧化等對癥治療,等她的肺完全好了之后才做的手術。”從入院到手術,索州卓瑪在醫院住了近一個月時間。其實,手術原本安排在幾天之前,但一場感冒,又使得手術被迫推遲。
第二期手術為患者開啟正常生活
這臺手術經過吳清玉院長會診,由李洪銀主任主刀。經過李主任及團隊大約7個小時的辛苦工作,手術完成,取得圓滿成功。談及手術過程,李主任表示,由于患者心表、血管多處粘連嚴重,解剖層次不易分清,給手術增加了一些難度。“第二期手術做完之后,患者的氧分壓、血氧飽和度等指標跟心臟正常的人一致,嘴唇、手指不再出現紫紺,活動耐量會有明顯提高,以后生活、上學、工作、結婚等都沒有問題。”
手術之后,患者被送往ICU觀察。李主任透露,患者需要在ICU觀察兩三天,之后就可以回到普通病房,再有大概一周到10天,就能夠出院返回家鄉。李主任表示,“因為他們家是高原,希望她出院之前在醫院多待幾天,穩定身體情況。”
對于患者將來的生活注意事項,李主任指出,需要盡量避免反復的肺感染、上呼吸道感染,“一旦有肺感染,肺血管組織會增加,對手術恢復不利。”不建議患者從事但重體力勞動、劇烈運動;另外,需要正常飲食,保證營養,以便更好維持體內血液循環。、
醫護人員進行手術準備孫健/攝
“救助一個孩子,
幸福一個家庭”
索州卓瑪的手術成功,意味著華信醫院勝利完成這一批“同心·共鑄中國心”項目組織的先心病患兒救助工作。華信醫院黨委書記、副院長類延旭表示,醫院與“同心·共鑄中國心”項目的合作始于2010年,每年都會組織醫務人員參加“同心·共鑄中國心”公益活動;從2012年開始,醫院開始參與該項目的先心病患兒篩查救助。2016年,醫院還與該項目共同組建了“中國復雜先心病救助中心”。這些年來,華信醫院累計已完成近70名“同心·共鑄中國心”項目的復雜先心病患兒的手術。
對于先心病患兒的篩查救助,類書記認為,這項工作意義重大,“從治療層面來講,我們充分發揮技術優勢,通過篩查和手術治療,能夠讓先心病患兒恢復健康,平平安安地成長;從家庭層面來講,能起到‘救助一個孩子,幸福一個家庭,解放一個家族’的作用;從國家層面來講,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現象亟待解決,這項工作是在為國家精準扶貧戰略做貢獻。”此外,類書記指出,“從醫院的角度,作為公立醫院,這是我們應當履行的社會責任,也能夠產生良好的社會影響力。”
未來深入持久
開展公益活動
對一家醫院來說,公益活動是工作的重要一部分,類書記非常支持,并積極參與到公益活動之中,“我只要有空,都會盡量參與。”而多年來在老少邊窮地區開展公益醫療活動的經歷,也讓類書記感慨良多,“參加活動,我很受教育。看到當地老鄉還有先心病患兒家庭的生活、衛生條件,他們無助、無奈的樣子,的確需要全社會伸出援助之手。另外,參加活動的醫務人員不辭辛苦,有人不顧高原反應,吸氧開展義診,有人不顧路途艱難去為貧困群眾看病,他們的奉獻精神、救死扶傷的仁愛之心,讓人深受感染。”
這樣的經歷,也讓類書記堅定了把公益繼續做下去的信念,“我們會深入持久地將公益活動開展下去,利用技術優勢,盡力而為,多救治一些患兒,為“健康中國”多作一點貢獻。”(李炎)
??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