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全免费高清完整版,国产网友自拍,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日韩精品 有码 无码 国产

全部

貴州完成188萬人最大規?!懊撠氝w徙”

來源:新華社

作者:

2019-12-23 18:38:12

新華社貴陽12月23日電(記者胡星、汪軍)隨著188萬人挪出“窮窩”走進新生活,貴州成為全國易地扶貧搬遷人口最多的省份。如此大規模的“脫貧遷徙”,已超過三峽工程移民總數。

23日召開的貴州省經濟工作會議傳出消息,貴州脫貧攻堅連戰連勝、再戰再捷,已經“全面完成188萬人易地扶貧搬遷”。

56歲的張菊先是這場“脫貧遷徙”中的一員。今年10月,她一家人從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羅里鄉樟溪村,搬進了縣城的安置點。在這里,82棟樓房鱗次櫛比,1.8萬人有了新家。

20多年的吊腳樓透風漏雨,樓上住人,樓下養豬;大兒子外出打工,已經4年沒有回家;村里山高谷深,只能種點水稻……“以前的生活太苦了。”在100平方米的樓房新居里,張菊先回憶往昔感慨不已。

“一方水土養不活一方人,搬遷是擺脫貧困的有效途徑。”貴州省生態移民局黨組書記王應政說,在貴州一些深山區、石山區,自然條件惡劣、產業基礎薄弱,就地脫貧難度極大。

為了讓像張菊先這樣的貧困家庭盡快脫貧,2015年貴州在全國率先啟動了“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城鎮化集中安置、不讓群眾因搬遷負債、安置小區完善配套……一攬子工作措施,讓“搬得出”提前一年實現。

當前,貴州圍繞“穩得住、能致富”,全面轉入易地扶貧搬遷“后半篇文章”,就業、就學、就醫、社區治理等同步發力。其中,穩定就業是穩住人心的關鍵。

在銅仁市萬山區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7家制作服裝、苗繡的扶貧“微工廠”解決了600人就業。來自印江縣天堂鎮紅山村的任晏妃在服裝廠上班,每月工資2000多元。“樓上住家,樓下上班,工作生活都方便。”她說。

據統計,通過就地就業、外出務工和公益性崗位托底等方式,貴州易地扶貧搬遷群眾累計就業65.55萬人,戶均就業1.62人。“搬走了貧困,搬來了幸福,貴州世代絕對貧困的標簽,即將成為歷史。”王應政說。

[責任編輯:楊凡、費燕妮]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中國美術的“新時代之聲”——全國美術理論研討會速寫

題 中國美術的“新時代之聲”——全國美術理論研討會速寫。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進京作品展以573件作品的宏大陣容,藝術描繪偉大復興...[詳細]
新華網 2019-12-23

青海民航年旅客吞吐量突破800萬

新華社西寧12月23日電(記者張子琪)記者從西寧曹家堡國際機場了解到,青海民航和西寧曹家堡國際機場年旅客吞吐量再創新高,相繼突破800萬...[詳細]
新華網 2019-12-23

大連:古籍收藏單位集體“曬寶”

新華社大連12月23日電(記者郭翔)殷墟安陽小屯甲骨文、明萬歷刻本《月露音四卷》、清代《諭行旗務奏議不分卷》……從今年12月21日至明年1...[詳細]
新華網 2019-12-23

糧食增產“全國第一”的背后——吉林加快推進現代農業見聞

記者從吉林省農業農村廳了解到,2019年吉林省秋糧總產量達到775.6億斤,同比增加49億斤,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19年全國糧食生產數據,凈...[詳細]
新華網 2019-12-23

我國立法提升出口管制法治化水平

新華社北京12月23日電(記者劉紅霞)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23日審議《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口管制法(草案)》。這意味著,此前由6...[詳細]
新華網 2019-12-23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