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wǎng)
2020-12-03 19:29:12
新華社太原12月3日電 題:一對殘障夫妻的“快遞人生”
新華社記者呂夢琦
一輛快遞三輪車出現(xiàn)在山西省運城市鹽湖區(qū)紅旗西街的街道盡頭。就算看不清人的面孔,也能從輪廓上辨認出是那輛坐著兩個人的快遞車來了。
車上坐的是一對中年夫妻。丈夫叫趙海峰,負責騎車搬快遞;妻子叫楊芬艷,負責打電話填訂單。盡管送快遞是一個人就能完成的工作,但由于他們一個從小失去雙臂,一個雙腿無法行走,必須靠這樣的配合,才能“合體”為一個快遞員。
早上8點多,女兒上學后,夫妻二人騎上電動三輪車趕往營業(yè)部。
楊芬艷坐著輪椅移動到三輪車旁,用手撐住駕駛座將自己挪上去,坐在左邊。趙海峰坐到右邊,身體側著探出去,半截右臂插進一個固定在把手上的圓形鐵套,牙齒咬住鑰匙一擰,右臂一壓,電動三輪車平穩(wěn)啟動。
雖然姿勢看起來別扭,但趙海峰駕駛技術熟練,從未發(fā)生過碰撞和剮蹭。
“就是特別費衣服,三四個月就磨破一件?!彼f。
在營業(yè)部,同事們把快遞分揀完。楊芬艷將夫妻倆負責派送的快遞一件件掃描,然后放到丈夫的下巴和右臂之間夾住,搬到三輪車上。裝完后,趙海峰把妻子背上駕駛座,拿毛毯圍住她的雙腿,一起出發(fā)送快遞。
派件的街道只有700多米?!斑@條街是直道,離營業(yè)部很近,只有一個十字路口,車流量也不太大?!鄙晖爝f運城西城營業(yè)部負責人楊國偉說,這是公司特意安排的,能減少他們的不便,也能保證安全。
楊芬艷打一個電話,趙海峰送一單快遞,夾不住的就用牙咬。偶爾,他也用嘴唇撥號聯(lián)系收件人,只是動作有點慢。
趙海峰今年40歲,妻子楊芬艷比他大3歲。這樣形影不離送快遞的日子,兩人已整整過了7年。
“她小時候得了小兒麻痹,腿腳走不了路,但是個好女人。”
“他人勤快、吃苦,知道疼人?!?
和這對夫妻聊天,并不覺得沉重。他們只是平靜地對待生活,默默地為以后努力,并不忌談自己的不幸和艱辛。
趙海峰的家鄉(xiāng)位于運城市平陸縣。那里是一個貧困縣,素有“平陸不平溝三千”的說法。但趙海峰家并不是貧困戶。3歲那年,他因為不小心觸電失去了雙臂。由于身體不便,他只上到小學五年級就輟學回家放羊。
18歲時,趙海峰不甘向命運低頭,選擇外出打工。雖然處處碰壁,但他始終堅強地面對生活,不但養(yǎng)活了自己,甚至還參加了山西省殘運會,并獲得200米短跑金牌和跳遠銅牌。
2005年,經(jīng)人介紹,趙海峰和楊芬艷結婚。1年后,他們的女兒趙水清出生。
現(xiàn)在,趙水清已經(jīng)上初三。兩人特別重視女兒的教育,專門在學校附近租了一套平房,一年租金5000元。雖然送快遞很辛苦,但每天晚上10點,趙海峰都會到學校門口接女兒。
“現(xiàn)在一切都以孩子學習為主,我和我愛人每天盡可能多送幾件快遞,就是要努力攢錢,供她以后上大學?!壁w海峰說。
由于行動不便,趙海峰和楊芬艷每天只能派送200多件快遞,每件掙7角錢,月收入在4千元左右。除去各種開支,所剩不多。但相比他們剛結婚時,生活已經(jīng)有了巨大改善。對于未來,兩人有自己的打算。原本他們今年想開一個快遞驛站,地點都找好了,但怕影響女兒升學,只能暫時放棄。
“等明年孩子考上高中再說吧,找個好位置,存放一件快遞能掙3角錢,收發(fā)一件快遞能掙三四元,掙得肯定比現(xiàn)在高。”楊芬艷說。
明年冬天,紅旗西街上或許將看不到這輛兩個人的快遞三輪車了?,F(xiàn)在,一切還得繼續(xù)。
楊芬艷的腿怕冷。偶爾,三輪車停下來的時候,趙海峰會幫她重新圍一圍腿上松開的毛毯,楊芬艷也會趁機幫丈夫把羽絨服上滑下來的拉鏈往上拉一拉,然后繼續(xù)送下一家。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wǎng)官方微博(@齊魯網(wǎng))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wǎng)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