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2021-02-07 14:36:02
原標題:【SHU你不易,其實你很“牛”】“奔跑”達人李忠偉:以行踐諾 無問西東
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成都2月7日電題:“奔跑”達人李忠偉:以行踐諾 無問西東
新華社記者吳曉穎、謝佼
臨近春節,46歲的李忠偉每天工作日程安排得更滿了。記者在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區天馬山鎮寺嶺村的五彩生態體驗茶園見到他時,他蹲在一群村民中間,一邊操著一口四川方言詢問村民收入,一邊動作麻利地幫忙除草。在和村民、茶商交談后,李忠偉又匆匆趕往70公里外的南江縣茭白產業基地。
奔跑,是這位掛職干部的工作常態。2020年以來,他有三分之一時間在巴中鄉鎮調研、抓項目落實,足跡遍布巴中120多個鄉鎮、380多個村,他的車跑了7.6萬公里,相當于平均每天200公里。
李忠偉來巴中快三年了。2018年4月,時任浙江省麗水市委副秘書長兼信訪局局長的李忠偉,接到一項新任務:帶隊到四川省巴中市開展東西部扶貧協作,任巴中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
位于川陜兩省交界處的巴中,是革命老區、邊遠山區、秦巴山區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三區疊加”的典型。面對艱巨的脫貧任務,李忠偉沒有退縮。在接到任務的第5天,他告別年邁多病的父母、牙牙學語的孩子,帶著麗水掛職干部一路西行,前往1600多公里外的巴中工作。
貧困地區脫貧致富,產業扶貧是最直接、有效的辦法,也是增強貧困地區“造血”功能的長遠之計。但產業幫什么、怎么幫?是擺在掛職干部面前的首要問題。
茶產業是李忠偉親手推動的首個“吃螃蟹”試點項目。他在田間地頭走訪,看到一些茶園荒廢,野草“躥”得比人高,很困惑:麗水是全國重點產茶區,這種情況在老家根本不會出現,夏季凌晨三四點鐘,茶農頭上戴著礦工燈,就開始采摘茶葉了。
巴中農民種茶積極性為何不高?帶著疑問,李忠偉不到兩周跑遍巴中4個縣(區)16個鄉鎮的21片基地及12家茶葉加工企業,找到茶葉產量低、茶企設備落后、缺少品牌等種茶效益低的癥結所在。
隨后,在李忠偉和掛職干部的推動下,麗水的優質茶苗,先進的種茶、制茶技術,茶葉種植專家、茶企茶商紛紛入川,巴中茶葉通過浙南茶葉市場走向全國。近三年來,巴中市茶產業增效擴量,種植面積擴大到30多萬畝,僅浙南茶葉市場,就累計銷售巴中市茶葉近50噸,產值超過2000萬元。在寺嶺村,通過土地流轉,以前的撂荒地重煥生機,一棵棵茶樹長勢茂盛,給昔日的荒坡披上綠裝,茶葉帶動全村人均年增收3000多元。
身為浙江派駐四川巴中片臨時黨支部書記、片長,李忠偉專職負責麗水市在巴中的對口扶貧協調推進工作。近三年來,在東西部扶貧協作中,巴中與麗水兩地精準對接“所需”和“所能”,140多個扶貧項目在巴中落地開花,覆蓋一二三產業,涉及經濟、教育、醫療等方方面面。
電腦里,3239個東西部扶貧協作的文件、筆記文檔,記錄著李忠偉的辛勞;微信通訊錄里,到巴中后新添加的1000多個干部、群眾等聯系人,見證了他的奮斗。
在彎彎曲曲的村道邊,在充滿生機的農業產業園里,鄉親們常能見到一個中等個兒的中年男子,他戴眼鏡、穿黑色運動鞋。140多個項目,李忠偉每個點都要跑到,有的還跑很多次。這山到那山,一年又一年,在不停奔跑中,李忠偉發現并解決了協作項目遇到的一個個困難與問題。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巴中市2020年貧困人口和貧困發生率實現了“雙清零”。和李忠偉一起在巴中扶貧的掛職干部都干出了不平凡的成績,他們被當地群眾稱為“茭白縣長”“網紅縣長”“花椒縣長”“茶葉區長”等。
李忠偉已把巴中當成故鄉,養出了鐵打的“辣胃”,練就了一口“川普”。只有在和兒子視頻時,他才會流露出沒能陪伴兒子成長的遺憾。幾天前,兒子畫了一張畫,全家手牽手在草坪上散步,畫中卻沒有爸爸。看到兒子的畫,李忠偉心里五味雜陳,在他的要求下,兒子勉為其難把爸爸“補”到了畫上。
“每次最不舍的是離家時刻,兒子怎么也看不夠。”李忠偉說,但是工作太多,掛職時間有限,必須用好每一天,做好每件事。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