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內蒙古新聞網
2021-07-07 15:04:07
原標題:沙漠里有了“菜園子”
來源:內蒙古新聞網
“別看這里是沙漠,和你印象中的可不是一回事哦。你看我們這里,分明就是一個‘菜園子’嘛。”5月下旬,記者在巴彥淖爾市磴口縣烏蘭布和沙漠中以合作(巴彥淖爾)沙漠綜合治理示范區辣椒種植基地見到打工的農民智銀娥,她爽朗地說。
果不其然,一畦畦翠綠的蔬菜,一行行茁壯的辣椒苗,種植基地充滿了生機。“種植蔬菜也能治理沙漠的。”位于綜合治理示范區的圣牧高科生態草業有限公司中以項目部項目主管周永通說。
近年來,巴彥淖爾市在不斷探索治理烏梁素海流域烏蘭布和沙漠過程中,以項目建設驅動生態治理,將過去政府花錢治沙的過程變成市場化治沙,達到生態與生計兼顧、綠起來與富起來同步、治沙與致富雙贏的目的。
“2020年種植了1327畝朝天椒,畝產量800斤左右,干椒當年市場價格4塊5一斤。今年,我們將把種植面積擴大到3萬畝,后續還會種有機貝貝南瓜,有機紅薯,而且都會擴大種植面積。”周永通說。
朝天椒經濟價值相當可觀,而且還能為當地的農牧民提供就業崗位“。在辣椒基地打工,每天能收入六七百元,對我們老百姓來說,守家在地就有這么好的就業機會,真是有福了。”智銀娥說。
據周永通介紹,中以合作(巴彥淖爾)沙漠綜合治理示范區一期規劃占地10萬畝,投資15億元。其中,核心區規劃占地1萬畝,投資6.3億元,定位為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總體布局“一湖五區兩中心”;示范區規劃占地9萬畝,投資8.7億元,定位為種養加結合循環、沙漠生態治理典范,以林草間作為主,兼顧優質牧草種植。項目建成后綜合效益更加凸顯,通過規模化種植、標準化管理、機械化作業、訂單化組織、品牌化銷售,將會帶動發展一批新型職業農民、一批家庭農牧場、一批沙漠治理典范,著力打造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示范樣板。
“種植朝天椒對烏蘭布和沙漠治理起到了一定程度的積極作用,這樣我們就實現了致富與治沙的雙贏。”周永通說。
近年來,巴彥淖爾市堅定不移推動巴彥淖爾高質量發展,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把生態環境治理和保護作為綠色發展的根基和命脈,把綠色發展作為推動生態環境治理的治本之策,系統謀劃、整體推進,堅持走生態治理、產業振興和民生改善相結合的路子,實現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真正讓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
該市還陸續啟動了中以合作(巴彥淖爾)沙漠綜合治理示范區建設項目、歐洲投資銀行貸款黃河流域巴彥淖爾市防沙治沙綜合示范區項目、巴彥淖爾市防沙治沙綜合示范區一期建設項目、巴彥淖爾市黃河生態廊道建設項目、烏梁素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試點工程等防沙治沙重大項目。
“沙漠里有了‘菜園子’,說明我們的生態環境在改善,希望我們的生存環境越來越好,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好。”當地的村民都這樣說。(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 張慧玲)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