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全免费高清完整版,国产网友自拍,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日韩精品 有码 无码 国产

全部

歷時12年科研攻關,“國和一號”示范工程推動核電行業和技術整體升級換代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

2021-08-30 07:50:08

原標題:歷時12年科研攻關,“國和一號”示范工程推動核電行業和技術整體升級換代

來源:人民日報

歷時12年科研攻關,“國和一號”示范工程——

推動核電行業和技術整體升級換代(為這些科技突破點贊③)

2020年9月28日,我國三代核電自主化標志性成果——“國和一號”正式發布。這也意味著我國從本世紀初開始實施的三代核電自主化戰略取得重大突破。

目前,“國和一號”示范工程按計劃穩步推進,首期工程就可實現熱電聯供,將為清潔低碳、美麗中國與能源轉型作出更大貢獻。

“國和一號”是我國在引進消化吸收三代非能動壓水堆核電技術的基礎上,通過大型先進壓水堆及高溫氣冷堆核電站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開發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型先進壓水堆核電型號。機組設計壽命60年以上,安全水平相比二代核電機組提高了100倍;單臺機組年發電量大約120億千瓦時,可滿足超過2200萬居民的用電需求,每年可減少溫室氣體排放超過900萬噸。

三代核電技術安全性高,經濟性好,可建造性強,運維方便,是名副其實的“國之重器”

“國和一號”研發工作自2008年正式啟動,歷時12年完成。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作為牽頭單位,組織全國600多家單位、31000余名技術人員參與,累計形成知識產權成果超7611項,建成了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三代核電自主創新體系和產業鏈供應體系,標志著我國核電技術實現了從“二代”到“三代”的跨越,具備先進核電自主化、批量化、規模化建設能力。

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核能總工程師鄭明光,是大型先進壓水堆核電站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總設計師。他對“重、大”二字的理解非常直觀:“‘國和一號’單臺機組中,超過100噸的設備、模塊有30件左右,最大的模塊體積有5000多立方米,重達1400多噸”“安全殼是個直徑40多米,高70多米的‘大膠囊’,用5厘米厚左右的鋼板制成,每平方米可承受40噸以上的壓力”“蒸汽發生器里面有1萬多根用于熱交換的U型管,總長超過300公里……”

“國和一號”成功打破了多項材料及設備制造技術壟斷,主泵、爆破閥、壓力容器、蒸汽發生器、堆內構件等關鍵設備材料全部實現自主化設計和國產化制造。鄭明光對“自主創新”四字深有體會:“站在世界核電技術發展高端,‘國和一號’填補了我國核電產業的多項技術和工藝空白,推動了核電行業和技術整體升級換代,是名副其實的‘國之重器’。”

從1970年開展“七二八工程”開始,我國核電已經走過了50多年的奮進創新之路。

“第一代核電技術主要是以實驗研究堆為主。第二代核電技術主要發展階段是上世紀60年代初到1979年以前,該階段技術建成的核電稱為二代,之后將滿足三里島核電事故后對策與響應措施的核電站稱為二代加核電。”鄭明光說,“美國三里島核事故發生后,全球對核電安全的認識進一步提升,先進核電國家針對核電設計、運行安全等方面進行了充分認識與分析評估,提出了一系列改進、增強安全性的措施,三代核電技術應運而生。”

鄭明光介紹,作為三代核電型號的“國和一號”,關鍵核安全設計理念是“非能動”,例如安全殼冷卻系統就采用這一理念,不依賴外在動力源即可運行工作。“利用鋼制殼體作為傳熱表面,事故條件下安全殼內的蒸汽就會在安全殼內表面冷凝,然后通過導熱將熱量傳遞到鋼制殼體外的水膜或大氣,安全殼內外部冷卻都是一個自然循環。”

“通過把安全系統的水放在高位,一旦發生事故,水會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到反應堆堆芯或安全殼表面,自動冷卻堆芯,同時對安全殼殼體實施外部噴淋形成冷卻水膜,降低安全殼內的壓力和溫度,保證安全殼這道安全屏障不受損壞。”鄭明光說。

“國和一號”是全面、系統、完整落實非能動設計理念的核電型號,實現了系統、設備的大幅簡化。鄭明光介紹,這個“簡化”卻不像原理看上去那么簡單,需要大量的理論分析和系統性的試驗驗證。它的安全設備與相應的備品備件大大減少,安全性反而有了大幅度增強。工廠化預制、模塊化建造縮短了建設工期,運維的方便性更優化了經濟性,能夠滿足我國經濟社會安全高效的發展需求。

三代核電自主化技術攻關團隊步履不停,填補了一項又一項空白,推動我國核電實現跨越式發展

如何保證三代核電在高安全性基礎上擁有更強的競爭力?怎樣研制出具有競爭力的核電機型,實現批量化建設?在鄭明光看來,這些都必須通過自主化國產化來解決。

帶著這些挑戰,中國核電人正式踏上了三代核電自主化國產化的創新之路。

首先擺在面前的,就是一個看似難以逾越的障礙——根據外方的合作協議,只有電功率超過135萬千瓦,我國才能擁有三代非能動核電的自主知識產權。為此,以鄭明光為代表的三代核電自主化技術攻關團隊,在原定技術方案基礎上對“國和一號”頂層設計方案進行了全局性再創新,包括增加鋼制安全殼的直徑和厚度以擴大核島空間,重新設計研制反應堆冷卻劑泵、蒸汽發生器、爆破閥和汽輪發電機,大幅度優化主泵流量、主管道流通截面等,實現型號總體安全性、經濟性和效率的全面提升。

“135萬千瓦,對非能動安全、主要設備來說是個‘大門檻’。”鄭明光說,“為了確保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我們果斷調整了方案。這不是簡單的等比例放大,要真正懂設計、懂技術,具備自主研制、自主試驗的能力,不掌握核心技術,這個‘大門檻’就過不去。”

要想提升核電型號功率,從材料研發到零部件生產再到設備安裝調試,幾乎都要重新論證、分析、評估與研制。

一回路冷卻劑管道,簡稱“主管道”,是連通核電站壓力容器、蒸發器等主要設備的大型管道,好比人體的“大動脈”。為了更加安全可靠,“國和一號”主管道設計為沒有焊縫的一體化鍛件。主管道熱加工后,還需要進行彎管,任何一個控制不當都會導致失敗,只能靠試驗不斷摸索、改進。2年多的時間里,多家參研單位協同攻關,試驗主管道毛坯從8噸、20噸、36噸,最后升格為70噸,最終,中國鍛造的“大動脈”研制成功。

反應堆冷卻劑泵,簡稱“主泵”,承擔著為核島運轉提供動力的重任,可以看作核電站正常功率運行時的“心臟”。全新的制造工藝和運行流程,對制造業來說是一項巨大挑戰。為消除全廠斷電時冷卻劑泄漏概率,決定采用無軸封新型主泵,型號研發伊始就采用“雙線并行”的模式,一面推進屏蔽電機主泵研發,另一面啟動濕繞組主泵技術方案。十年磨一劍,濕繞組主泵和屏蔽電機主泵相繼研發成功,有效支撐了核電先進型號的落地。

從核電“大動脈”到“心臟”,從“大腦”核設計與安全分析軟件,到“中樞系統”核電儀控,再到一次儀表等遍布核島各處的“血管”“神經”……從設計方案到產品研發,三代核電自主化技術攻關團隊步履不停,填補了一項又一項空白,啃下了一塊又一塊“硬骨頭”,在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的地方下功夫,推動我國核電實現跨越式發展。

“國和一號”研制成功,離不開行之有效的重大科技項目組織管理方式

“國和一號”研制成功,離不開行之有效的國家重大科技項目組織管理方式:反應堆壓力容器由上海核工院和中國一重共同研發;蒸汽發生器由上海核工院、東方電氣(廣州)重型機器有限公司和上海電氣核電設備有限公司等共同研制;主泵研發“雙線并行”,參研單位分工明確;主管道制造難度大,機械行業骨干企業組建聯合體,集智攻關;U型管管材、核級鋯材、核級焊材、大鍛件制造等材料工藝難題,采用產學研協同推進的辦法,終于成功解決……

“利用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每一種設備、材料的技術開發,都布局2至5家有競爭力與積極性的單位參與研制,我們從設計技術到制造技術與工藝來回多次迭代,引入競爭機制,用市場化的手段來推動相應的技術競爭,激發創新活力。”鄭明光介紹,“國和一號”聯合國內相關大學、科研院所、企業等一大批產學研用單位,共同構建了三代核電自主化技術攻關團隊,全面布局科研攻關任務和工程項目實施,有效發揮了新型舉國體制的優勢。

自主化設計、制造不僅可以增強核電站的經濟性,還可以提供可靠的、可持續發展的資源保障。目前,國內已形成較為完備的先進核電設備整機配套能力與供應體系,以及標準化、批量化、產業化的生產能力。我國已具備年產8至12臺/套先進核電機組的裝備能力。

通過三代核電自主化,我國正在實現對國際最高水平的趕超。鄭明光自豪地說:“技術上有保障,安全上有優勢,經濟上有競爭力,‘國和一號’將有效支撐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的構建,助力‘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實現。”(谷業凱 李云起)

[責任編輯:楊凡、崔中連]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王毅同美國務卿布林肯通話:中方將根據美的對華態度考慮如何同美方進行接觸

中新社北京8月30日電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29日應約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通電話,就阿富汗局勢及中美關系等交換意見。美方應在尊重阿主權獨...[詳細]
中國新聞網 2021-08-30

東京殘奧會丨再添兩枚團體金牌 中國輪椅擊劍隊圓滿收官

新華社東京8月29日電(記者董意行)東京殘奧會輪椅擊劍項目29日迎來最后一個比賽日,中國男女隊分別戰勝各自對手,成功衛冕男女花劍團體冠...[詳細]
新華社 2021-08-30

長江委水文局繼續發布漢江部分河段洪水藍色預警

中新網武漢8月29日電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簡稱“長江委”)水文局2021年8月29日17時繼續發布 漢江上游丹江口庫區、漢江中下游襄陽以下河段...[詳細]
中國新聞網 2021-08-30

專家解讀:河南本輪降雨何時休?

本報訊藍色暴雨預警、黃色暴雨預警……剛剛過去的周末,各類暴雨預警信息不斷刷新,朋友圈也被暴雨的圖片和視頻刷屏。截至8月29日20時,本...[詳細]
河南日報 2021-08-30

“無效減肥”?!研究發現人越胖越難通過運動減肥

【原標題】研究發現 人越胖越難通過運動減肥。研究人員最初認為,我們一天消耗的總能量是各種活動(從養花除草到跑馬拉松)所消耗的能量與...[詳細]
參考消息網 2021-08-30

早知道·財訊熱搜榜丨技能中國行動正式啟動

1、技能中國行動正式啟動。8月28日,微信、抖音、微博等平臺分別發表公告,針對自媒體違規發布財經新聞、歪曲解讀經濟政策、唱衰唱空金融市...[詳細]
新華社 2021-08-30

致敬生命!這些殘奧特寫太戳了

29日,中國殘奧獎牌數過百,中國牌面雄霸東京賽場。獎牌之外,這些瞬間同樣熠熠生輝 。歇腳處 脫下義肢,成就另一種健全;美夢星河 仿佛能...[詳細]
人民日報微博 2021-08-30

“雙減”之下,教培從業者該去向何方?

有的教育培訓機構暫停招聘,有的機構調整業務。“雙減”政策下,不少教育培訓機構老師的工作受到影響,一些人員被“優化”。7月24日,中共...[詳細]
工人日報 2021-08-30

稅務領域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 一張表單折射改革成效

對于企業財務人員而言,填報納稅申報表是工作中最常遇到的事項。今年以來,這些表單經歷了一場場“變身記”,折射出稅務部門持續深化“放管...[詳細]
經濟日報 2021-08-30

多地對電動自行車立規矩 任性停放騎行將成過去式

近年來,電動車以其便捷、環保、經濟等優勢,成為居民的主要交通出行方式之一。電動車迅猛發展的同時,也給交通秩序、公共安全帶來壓力。為...[詳細]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21-08-30

瘋狂打榜、花重金買周邊……“飯圈”何以成潘多拉魔盒

隨著一批流量明星變“流星”,一個平行于普通大眾生活之外、卻又時常干擾每個人視聽的“飯圈”產業鏈浮出水面,引發了社會各界高度關注。8...[詳細]
光明日報 2021-08-30

快遞包裝如何“瘦”下去

日均業務量約3億件、日均服務用戶超過5億人次,隨著我國快遞業飛速發展,隨之而來的包裝浪費和環境污染問題也日益凸顯。如何讓快遞包裝“瘦...[詳細]
經濟日報 2021-08-30

網信辦擬出重磅新規 算法推薦服務迎來強監管

算法在便利數字時代生活的同時,也是備受詬病的“黑箱”。《意見稿》明確提出,不得實施流量造假、控制熱搜等影響網絡輿論;外賣及網約車平...[詳細]
科技日報 2021-08-30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