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全免费高清完整版,国产网友自拍,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日韩精品 有码 无码 国产

全部

龍舟市集、戶外露營……解鎖你的“夏日標配”新選擇

來源:央視網

作者:

2025-05-19 12:20:05

龍舟競渡不僅是端午節的傳統盛事,在福建福州的多條內河上,幾乎每周都會舉辦龍舟賽事,劃龍舟早已成為當地老百姓最熱愛的民間體育活動之一。這兩年來,在文化傳承與創新融合的推動下,還催生了多樣化的消費新場景,不僅提升了城市活力,也為當地的文旅經濟注入了新動能。

“龍舟經濟”熱潮興起 激發文旅消費新活力

這兩天,位于福州市倉山區的龍舟主題公園正式開園,喜迎八方來客。走入園區,32米長的流線型橙色門楣如同一艘龍舟,還有雞、虎、蝦等造型各異的6尊龍舟首雕塑,以及柳葉槳造型的路標,走在公園中,你隨處可見傳統的福州龍舟元素。

而這座龍舟主題的文化展示館,則通過實物、影像等多種形式,全方位展示福州龍舟的發展歷史和制作工藝,吸引了不少游客前來打卡。

龍舟公園里的浦下河,是福州傳統的龍舟賽事舉辦地,享有“龍舟河”的美譽。每逢節假日,這里都會舉辦別開生面的龍舟訓練或比賽。

依托著幾乎每周可見的龍舟賽事,當地還舉辦豐富多彩的龍舟市集,開發一系列龍舟文創產品、創意美食等等,多元的消費新場景和新產品,受到市民游客的熱捧。

此外,依托龍舟文化和發達的內河水網,福州還推出多條內河游航線,串聯起了多個歷史文化街區和潮流商圈。

福州龍舟公園負責人 王曉嵐:目前我們推出了一系列內河游文旅產品,開通的這個航線數達到十多條,其中有一款游船的造型,它是以龍舟為基礎的,也是以龍舟為設計理念,然后結合新型的綠色能源,現在已經投放在各條航線上。

龍舟游船所過之處,碧波漾開層層翠影,古色古香的民俗表演,與兩岸的蔥蘢綠意相映成趣,給市民游客帶來一場唯美的感官盛宴。據統計,2024年,福州內河游累計接待游客超過38萬人次,成為當地文旅經濟新的增長點。



“首發經濟”搶灘鷺島 流量帶動消費活力

近日,商務部發布的第一批全國零售業創新提升試點城市已完成公示,廈門成功入選,也是福建省唯一上榜城市。日前,一個個“首發”場景正成為廈門消費市場的熱點。廈門因地制宜推進首發經濟,不斷釋放消費潛力。

近日,全國首個閩南幻境主題景區 “嶼見閩南”數字化沉浸式非遺展演,在廈門落地進行公測首演。這個文旅體驗新場景,5天累計接待游客超2萬人次,這里將多元豐富的閩南文化元素精巧濃縮,通過“場景化+體驗化”的模式,讓閩南非遺項目深度植入建筑、演藝與互動體驗之中。

用數字技術賦能消費升級,在廈門中山路等商圈建成元宇宙、AR直播等智能化應用場景,多個項目入選省級AI應用示范。不少企業借助5G、物聯網等現代新興技術,打造新型體驗類服務。廈門市商務局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廈門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21.3億元,同比增長5.2%。日前廈門還發布了《促進首發經濟發展若干措施》支持原創潮牌開設代表性門店,或通過創新業態、模式或場景升級開設創新型門店。對在廈開設的全國及以上級別首店的經營主體,予以最高10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

下一步廈門將培育打造首店集聚區。聚焦旅游、文化創意、生活休閑等系列特色主題,加速首店創新發展。盤活商業存量資源,推進重點商圈和特色商業街區業態提升,引進國際國內知名商業運營商,打造各具特色的“首發空間”。



初夏“露營經濟”熱 激發城市活力

初夏的微風輕拂,和家人朋友來到戶外,與大自然親密接觸。如今,戶外露營已逐漸成為許多人的周末休閑新選擇。

在江西南昌的贛江市民公園,每逢周末,這里便熱鬧非凡。露營區里,不少市民在這里搭起了天幕、帳篷,擺開野餐墊,繽紛錯落的帳篷點綴綠地,大家在長達28公里的濱江景觀連廊中、超9.5萬平方米的綠地上,親近自然,放松身心,享受愜意的休閑時光。

為了讓市民游客能有更好的戶外露營體驗,營地商戶不僅提供天幕帳篷、戶外燒烤爐等設備租賃服務,還承接露營+團建、親子、派對等各種活動,為大家提供輕量化露營體驗。

此外,南昌市持續推進對贛江市民公園的綜合環境提升改造工程,劃分了文化休閑區、體育運動區等不同主題的區域,同時,還配備露天展演劇場、兒童游樂場、健身步道、沙灘浴場等休閑設施,可以滿足不同年齡段市民游客的休閑需求。

“露營熱”的持續升溫,也激發了戶外裝備的消費新活力,除了露營地提供的設備以外,不少人也會選擇購買一套屬于自己的露營裝備。

截至目前,南昌市共有21座城市公園、開放共享綠地70塊,開放面積達33.4萬平方米。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