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12日訊 這兩天,2024年山東省創新驅動發展大會主場活動在山東濟寧舉行。同上一屆山東省創新驅動發展大會一樣,本屆大會依舊聚焦創新和產業發展這一主旨。從本屆創驅大會的主題“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發展新質生產力”,可見一斑。
山東省創新驅動發展大會連續兩年聚焦同一主題,足見山東對“把創新落到實處”的重視程度——把創新落到產業上,以創新“關鍵變量”創造產業“最大增量”,是山東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奮進之路。
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要搶占科技競爭和未來發展制高點,必須進一步加大科技創新力度。誰牽住了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誰就能占領先機、贏得優勢。
山東作為經濟大省、制造業大省,一方面擁有豐厚的科技創新資源和雄厚的科技創新實力。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1月,全國重點實驗室達到21家,國家企業技術中心達到210家、居全國首位;超算互聯、畫質芯片、植物基因編輯等領域取得一批標志性成果,工業母機、碳纖維、合成橡膠等國產替代實現突破。另一方面,山東被賦予“走在前、挑大梁”的重大使命,要“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上當好排頭兵”,理應堅定不移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科技創新驅動生產力向新的質態躍升。
縱觀本屆山東省創新驅動發展大會,無論是主場活動、系列活動抑或多場專家與企業對接交流活動,無不以促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為目標,旨在以創新賦能助力產業發展。
大會期間舉行的系列活動,以“學術研討+實地對接”模式,邀請專家學者交流學術成果的同時,按照行業領域和研究方向,分批到濟寧園區、企業,實地調研指導企業研發部門、生產車間,幫助解決企業技術創新難題和轉型升級瓶頸,真正把學術思維運用在一線、把學術成果轉化在一線。
把創新落到企業上、產業上、發展上,既是山東高質量發展的題中之義,也是必然選擇。
筆者注意到,本屆創新驅動發展大會上,對于如何將科技創新這個“關鍵變量”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增量”這個主題,與會嘉賓也紛紛給出了“方法論”。山東省科協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凌文就在其主旨報告中提出,除了發展新技術、新經濟、新業態、新模式、新動能之外,還應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實現從“管理”向“治理”的升華。
科技創新沒有止境,產業提質沒有盡頭。做好創新與產業無縫對接的“大文章”,山東高質量發展定能邁出更加堅實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