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晚報
2017-05-22 09:03:05
18日, 在濟南市中區(qū)劉長山路, 沿街違建門頭房剛被拆除半月, 一堵新的圍墻已經(jīng)建設起來, 工人們在做最后的抹墻收尾工作
曾有人說,濟南最大的特色除了燒烤,就是違建門頭房。如今,濟南拆違已駛?cè)搿叭谝慌钡目燔嚨溃罅垦亟诌`建門頭房被拆除,商戶陸續(xù)搬遷。拆違對商戶有著怎樣的影響?未來該如何安置?已經(jīng)搬走的商戶,他們的經(jīng)營狀況怎么樣?18日,記者探訪市區(qū)多處要拆或已拆違建門頭房,講述拆違背后的故事。
文/片本報記者張阿鳳
還沒確定要不要拆他先買了套公寓備著
歷下區(qū)甸新北路上的商戶最近有點忙,除了忙生意,也在忙著找“退路”。
18日下午,街頭一家五金店門頭房門口,女店主在和鄰居聊天,話題是“拆不拆”。就在不久前,居委會工作人員到這里挨家做了統(tǒng)計,詢問門頭房是一樓哪家住戶的,這讓商戶們緊張起來。
路口處的兩家小商店已明確接到拆除通知,正掛著“拆遷處理”的招牌處理商品。“我們被列入三期第一批的違建臺賬了,這個月底前就要拆。”坐在門口的店主說。
今年40歲的杜明(化名)就是這條街上的一員。從2010年到這里租房開始,他的理發(fā)店已開了七年。七年間,房租從每月1500元漲到3000元,翻了一番,他的生意也日漸紅火。即使是工作日的下午,店里的顧客也一直不間斷。
“什么?你們這里也要拆?這里也是違建嗎?”當杜明和顧客聊起理發(fā)店可能要搬時,顧客驚訝地叫了起來。“現(xiàn)在還不確定,還沒明確說要拆,但是有這個可能,真拆的話估計扛不過去。”杜明告訴顧客。
其實,在居委會前來統(tǒng)計之前,杜明已經(jīng)開始有所準備。4月份的時候,他就開始注意周圍有沒有合適的房子,當聽說山大路上一處正在建設的公寓還有房,他沒猶豫,迅速定下一套。“買的三樓40平方米,兩萬一平方米,50%的首付,明年9月份交房。”
之所以這么痛快地出手,正是出于對“可能要拆”的擔心,以及周邊商鋪租金上漲的憂慮。杜明說,街對面的一排商鋪因為是有證的商品房,拆違以來,原本一年十一二萬元的租金,現(xiàn)在已經(jīng)漲到十七八萬元,租金漲了五成。
“門頭房都漲價了,就算重新去找,租起來也不合算。”杜明說,如果真要拆,他就打算搬到山大路新買的公寓去。“中間一年多時間,也只能先找個居民樓干著。生意肯定要受影響,估計顧客要流失三分之一左右。”
違建門頭房停水電店主忙著找新址
在市中區(qū)舜耕路玉函北路交匯處,一排確定要拆除的違章門頭房已被停水停電一個月,店門口也被藍色的鐵皮圍擋遮擋起來。
和很多位于小區(qū)內(nèi)部、面積不大、裝修簡單的小門頭房不同,這排門頭房就位于濟南市主干道之一的舜耕路東側(cè)。店鋪分上下兩層,裝修精致大氣,其中幾家店鋪單層面積就在百平以上,商戶投入顯然不菲。
一家燒烤店門口貼出了一張通知:“近期因停水停電無法正常經(jīng)營,給您帶來不便深感抱歉,重新營業(yè)時間待定,我店在此地已經(jīng)營十年以上,一定不會放棄,新店正在周圍選址。敬請期待。”
燒烤店內(nèi),木質(zhì)餐桌已經(jīng)被疊放起來,兩名服務員躺在橫椅上昏昏欲睡“。停水停電后,店里已經(jīng)一月沒干了。老板已經(jīng)在東八里洼找到了新店,現(xiàn)在正在新店那邊忙裝修,我們在這兒看著東西。”
舜玉路街道辦事處城管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這排門頭房共11戶商戶,面積約2000平方,屬于轄區(qū)內(nèi)的涉公類違建。“去年年底全市違建調(diào)查摸底時,這排房子未能提供相關手續(xù),我們從有關部門調(diào)來的檔案也沒有這處的信息,確定這排商鋪屬于違建。”
該負責人說,目前此處已經(jīng)被列入三期第一批違建臺賬中,針對此處的拆除,街道也從幾個月前就開始做工作。“拆除還是有一定難度,畢竟商戶投入不小,有的單裝修就花了好幾十萬,而且經(jīng)營這么些年,顧客也養(yǎng)起來了,商戶自然不肯輕易搬走。但拆肯定要拆,目前這11戶商戶基本都找到了新地方,我們這周六就會將商鋪外立面的牌匾拆除,5月底前將房屋全部拆除。”
轉(zhuǎn)讓門頭房的有不少擔心是違建沒人敢要
同樣是市中區(qū),劉長山路北側(cè),40余處沿街門頭房已于4月26日拆除完畢。原來的門頭房位置處,十多名工人正在忙碌,一面兩米多高的圍墻主體已經(jīng)建成。
圍墻附近的電線桿上、藍色鐵皮圍墻上、小區(qū)大門上,到處貼著已搬走商戶的遷址通告。擦鞋店、鮮花店、水果店、蔬菜店、五金店,每位店主都在紙上留下了新店地址和電話。
“4月8號接到拆除通知,26號房子就倒了,中間的大半個月,我騎著摩托每天都在外面找房子,半個月看了上百家。有次我騎上剛加滿油的車,跑了一天油沒了,附近又找不到加油站,還是我朋友幫忙送的油。”劉長山路一家五金店店主吳振(化名)說。
這么賣力地找,最后還是沒找到合適的地方。不得已,吳振臨時在附近小區(qū)的一處“住改商”店鋪落了腳。新址偏僻難找,老顧客都找不著地方。搬過去半月,他的生意下滑了九成,剩下的那一成,還是他送貨上門的。
吳振在劉長山路的店鋪已經(jīng)經(jīng)營了11年。老門頭面積不大,13個平方一月房租2000元左右,一年還不到5萬。新房子也是10平左右,他交了半年的費用,一共七千“。培養(yǎng)了十多年的客戶,現(xiàn)在什么都沒了,新地方?jīng)]生意,房租都掙不出來,只能是臨時過渡,房子還要繼續(xù)找。”
想找新房得費一番工夫。“新小區(qū)基本沒有門頭房,有的話也價格很高,七八十平方的一年租金就二三十萬。這么高的價格,我這種做小生意的連問都不敢問。”
一些老舊小區(qū)還有門頭房,但他又不敢租。“我現(xiàn)在出去找房子,除了價格和位置,就是看有沒有房產(chǎn)證。但老舊小區(qū)的門頭房,有證的能有幾家?有的門頭房說要轉(zhuǎn)讓,可我根本不敢要,要了幾個月后就拆了怎么辦?”
有房產(chǎn)證的商鋪租金噌噌上漲
一年二三十萬的租價所言非虛,吳振的老鄰居、之前同樣在劉長山路做水果生意的楊紅帥,在陽光新路找了家新店,租金一年就22萬。這個價格他同樣承受不起,于是他拉上另一位賣蔬菜的老鄰居,兩人合租,原來的“精品水果店”和“精品蔬菜店”,現(xiàn)在成了“綠之源果蔬超市”。
“剛開始生意不好做,老顧客流失了三分之二,新顧客還沒培養(yǎng)起來,只能是維持現(xiàn)狀,有活干總比閑著強。”生意差了一多半,房租卻漲了一多半,現(xiàn)在的房租他承擔了近11萬,而原來的門頭加上一樓的一室一廳,一年才5萬。劉長山路北側(cè)的違建門頭房拆了,南側(cè)的有證商鋪租金在噌噌上漲。吳振說,去年南側(cè)20平左右的房子租價還在5萬到8萬,今年就10萬了。“北邊拆了后,有商戶找南側(cè)的房東,說出價10萬,也沒租成。現(xiàn)在對面有的商鋪還沒到期,到期后肯定漲,現(xiàn)在不少人都在找商鋪,漲價后你不租自有別人要。”
盡管影響不小,吳振卻說他并不反對拆違“。政府要拆違,誰都可以理解,誰都擋不住,但作為一個小生意人,我有個建議,就是盡早把該拆的地方提前都列出來。讓要搬的商戶早做打算,早處理商品,也讓找房子的商戶心里有譜,確定哪些能找哪些不能找,找得省心一些。”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wǎng)官方微博(@齊魯網(wǎng))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wǎng)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wǎng)友評論僅供網(wǎng)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wǎng)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