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青島新聞網(wǎng)
2017-11-28 22:37:11
【往期回顧】
【青島新聞網(wǎng)獨家】
(文/圖 孫志文)
“離婚訴訟審理,有一個原則——勸和不勸離。很多夫妻都是因家庭瑣事產(chǎn)生矛盾,最后鬧到法院的。在我看來,這些矛盾并不是不可調(diào)和,而是要調(diào)解有方。俗話說,寧拆十座廟不拆一樁婚,我們的工作用這句話來形容再貼切不過了?!闭f到工作性質(zhì),張玉用一句話來做了概括。
張玉是青島市南區(qū)法院的一位80后女法官,也是少年審判庭庭長。在從事離婚訴訟審理的14年中,她接觸過成百上千個瀕臨破碎的家庭。值得一提的是,在張玉法官的調(diào)解下,這些因鬧離婚而走上法庭的夫妻中,有近500對選擇了不離婚。因為這一點,她也被同事們稱為“婚姻專家”、“幸福拯救俠”。
左一:李燕,左二:張玉,右一:徐雯,右二:李星
“只有設身處地,才有勸和的可能”
初次見張玉是在市南法院的會議室,在那里,她正在與“張玉法官工作室”里的其他三位成員探討案情。“這個案件比較復雜,我們要盡可能梳理案情,讓雙方相互理解,實在沒辦法再調(diào)解離婚……”會議桌上,張玉一邊查看卷宗一邊說。見到記者的到來,張玉法官停下了手中的工作,她熱情地招呼記者落座,然后講起了她和離婚訴訟審理的故事。
張玉是地地道道的青島姑娘,14年前從青島大學法學院畢業(yè)后,考入市南法院,從書記員做起。讓她印象深刻的是,在法院上班的第一天,她就哭成了淚人?!澳翘?,我跟著法官去審理一個離婚官司,為案件做筆錄。當天只有女方到場,談起想離婚的辛酸和無奈,說著說著就哭了起來。那種低聲抽泣,讓人聽了特別難受,我忍不住從心底同情她?!睆堄裾f,那段小插曲讓她體會到,和其他官司相比,離婚官司牽動的是人內(nèi)心深處最真實的感情。自此之后,張玉暗暗下決心,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化解法庭上的家庭矛盾。
慢慢的,張玉從書記員變成法官,開始從事離婚訴訟的審理。憑借對當事雙方的體貼理解,以及自己一套新穎獨特的調(diào)解方法,張玉審理的案件調(diào)解率高達95%?!罢{(diào)解方法究竟新穎在何處?能讓案件調(diào)解率這么高?”面對記者的疑問,張玉給出了回答:“設身處地!”她告訴記者,只有設身處地為當事人考慮,才能了解各方的訴求,從中找到調(diào)解的平衡點,讓能勸和的夫妻和好,不能勸和的也好聚好散。
“多叫幾聲大姐,人家就聽我的了”
在張玉的工作履歷里,還有一個數(shù)字讓人驚嘆,那就是在她14年的職業(yè)生涯里,挽回了近500個瀕臨崩潰的婚姻,讓他們的家庭免于破碎。
俗話說,清官難斷家務事,張玉是怎么將這些難斷的家務事一一化解的呢?張玉給記者講述了最近她接手的一起離婚訴訟,說有一對50多歲的夫妻要離婚,原因是妻子覺得生活過得太累,不想操心家務了,但當丈夫拾起家務活的時候,她卻看丈夫干什么活兒都不順眼,丈夫也為此受盡了委屈。
張玉說:“其實,這對夫妻有個殘疾孩子,妻子長期在家照顧殘疾人,難免會有些抑郁,這時候如果沒有適當?shù)男睦硎鑼?,很容易形成家庭矛盾?!睆堄窬褪亲プ∵@一點,設身處地跟夫妻倆講事實擺道理,同時傾聽這位女士的想法?!跋襁@樣的官司,我大部分時間會是一個傾聽者,先讓當事人把苦訴出來,這樣他們的心理就會慢慢放松。”之后,張玉又跟這對夫妻聊起了家常,聊一些令他們快樂的回憶。經(jīng)過兩三次聊天式的調(diào)解以后,這對夫妻最后放棄了離婚。張玉說:“為了貼近他們的內(nèi)心,我一口一個大姐地叫著,我嘴甜,人家就聽我的了。”
張玉告訴記者,有時候,平淡而瑣碎的婚后生活會讓夫妻忘記曾經(jīng)的真摯和熱烈,需要法官層層深入,幫夫妻喚醒心底的那份情。“法庭上,夫妻雙方爭個不休,往往會忘記婚姻的美好,我要讓他們想起那些美好,這樣他們就能更理智地選擇是否離婚?!?/p>
成為網(wǎng)上調(diào)解員,專為市民調(diào)解家事
有著如此貼近百姓的工作方法,再加上超高的調(diào)解率,張玉成了市南區(qū)法院的明星法官,很多同事都稱呼她是“婚姻專家”、“幸福拯救俠”。就在去年4月份,市南區(qū)法院又借助市南區(qū)社區(qū)微信聯(lián)盟這一平臺,為張玉專門開通了網(wǎng)上“張玉法官工作室”,在全區(qū)65個社區(qū)的微信公眾服務號中設置專門版塊,搭建婚姻家事咨詢服務平臺。
張玉法官告訴記者,工作室由市南法院的5名經(jīng)驗豐富的法官組成,除了她本人之外,還有市南區(qū)法院少年庭審判員李星,市南區(qū)法院民一庭助理審判員李燕,市南區(qū)法院云南路法庭審判員徐雯和市南區(qū)法院少年庭助理審判員劉成蔭。“張玉法官工作室”重點從事婚姻家庭糾紛、繼承糾紛、分家析產(chǎn)糾紛、撫養(yǎng)、扶養(yǎng)和贍養(yǎng)糾紛等案件的調(diào)處工作?!吧鐓^(qū)群眾可以就婚姻家事問題在‘線上調(diào)解’版塊與法官進行私密性地在線互動,工作室的法官們會根據(jù)分工,有選擇地對群眾提出的問題進行在線解答,對部分婚姻家事糾紛進行線上調(diào)解?!睆堄裾f,“這樣一來,我們就成了網(wǎng)上調(diào)解員,專門為市民解答家事?!?/p>
辦理離婚案件這么多年,有調(diào)解和好的,有調(diào)解離婚的。也許是覺得離婚始終是種遺憾,張玉會特別留意觀察那些離婚的人,接過判決書的瞬間有何表現(xiàn)。有松一口氣的,有詢問對方要不過些日子復婚的,甚至有抱頭痛哭的。張玉告訴記者,作為法官,她希望給每一場婚姻多一次機會,為傷痕累累的家庭帶去更多希望。
張玉是地地道道的青島姑娘,14年前從青島大學法學院畢業(yè)后,考入市南法院,從書記員做起。
在14年的職業(yè)生涯里,張玉挽回了近500個瀕臨崩潰的婚姻,讓他們的家庭免于破碎。
“張玉法官工作室”的姑娘們。
提示:支持← →箭頭翻頁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wǎng)官方微博(@齊魯網(wǎng))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wǎng)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wǎng)友評論僅供網(wǎng)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wǎng)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