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日報
2020-03-27 07:03:03
成長,很漫長,有時卻在瞬間。在抗疫前線,閃耀著一批80后、90后的身影。在家長眼里,他們是一群任性的孩子,但是離開父母的視線,他們個個英勇頑強。在湖北黃岡和武漢抗疫前線,我們見識了幾位——
80后成熟了,90后長大了
記者在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重癥病房采訪。
男護士也溫情 90后鄭祥鋒看到有人幫他洗了衣服,突然就想起媽媽,眼睛濕潤了。他馬上留言:“謝謝你,未曾謀面的黃岡大姐……”
男護士也溫情 80后張家棟是ICU男護士,他仿照“南丁格爾”給自己起了個微信昵稱“ICU男丁格爾”。他在微信中說“比病毒傳播更快的是愛”。
抗疫前線的天使們,查子慧、王虹、王小清、李丹丹……
周末人物·中國新聞名專欄沂蒙頌
□ 本報記者 王凱 逄春階 本報通訊員 岳增勇
“媽媽問我,能不能不去?
我說,不能”
日照小伙鄭祥鋒1992年出生。他的一個決定把年夜飯給攪了。年三十傍晚7點,他第一個報名馳援武漢,回家猶豫了一會兒,忍不住跟父母說了。父母歡歡喜喜地正上著菜呢,聽兒子一說,都愣住了。
“我低著頭吃飯,也不看他倆,躲避著他倆的目光。”鄭祥鋒說,“我爸爸和媽媽都給我夾菜,倆人不吃,往我碗里夾?!钡皖^吃完,小鄭簡單收拾了一下行李。
來到黃岡,小鄭在日記里這樣說:“一個人偷偷去睡覺。心里盤算著該怎么去安慰他們,我知道他們這一輩人的表達方式,他們嘴上說是支持,可那言不由衷的表情早就把他們出賣了。那飽經滄桑的臉上寫著的全是擔憂和牽掛?!?/p>
初一早晨,父母也沒喊他,他睡了個懶覺。
中午,出發的通知來了。臨別時,小鄭看出了父母的不舍。父親是一個沉默寡言,倔強了一輩子的男人,此刻卻眼中含淚,語顫手抖,說了一句“在外面好好吃飯”,便轉過身去。媽媽說:“孩子,不好過的日子咬咬牙就過去了?!?/p>
小鄭坐在車里,頭也不敢回,生怕爸媽看到他的淚眼。他媽卻先哭了。
“我爸爸媽媽都是農民,爸爸身體不好,媽媽給茶廠打工?!比缃褚呀浭巧綎|省第一批援助湖北醫療隊隊員的小鄭說。他是來自日照市結核病防治所的一名護士,山東醫專畢業生。
幾乎同時,1993年出生的聊城美女李丹丹,下了夜班,報名援助武漢。她一直就沒跟父母說?!拔覌屧谕饷媛爠e人說了,哭著回了家。媽媽問我,能不能不去?我說,不能!”
1990年出生的薛香香通知家人時,有點兒輕松。她在家庭群里發了個紅包,留言是:“我要去武漢了!”
家人都以為她在開玩笑。一起過年,團團圓圓的氣氛不好打破。先給老公放風,然后是父母、公婆,說了一大堆必須去的理由,雙方老人悶悶不樂。
薛香香的親戚們在電視上看到第一批醫療隊出征儀式上,一掃而過的鏡頭里,隱約是薛香香的身影。他們紛紛發微信確認。薛香香統一回復:“我就是換了個地方干而已?!?/p>
3月12日晚,下了夜班的薛香香對我們說:“獨立出來都能干點大人能干的事兒,這些潛在的能量,可能在家長面前無法顯露。我們在家人面前,流露的永遠是最淘氣最軟弱的最不靠譜的那一面。其實90后都長大了?!?/p>
95后小伙胡超超來自濰坊醫學院附屬醫院,是第十批隊員。2月12日下午傍晚,他收到醫院的通知,2月13日出發到黃岡。“我爸媽都是農民,聽我說要來,也是擔心。我說醫院能選上你兒子,說明信任你兒子,再說,我還是黨員呢?!?/p>
“我是男護士啊,我先上”
80后的張家棟,可以在隊友、1991年出生的徐勤勇面前擺擺“老資格”。2016年,作為學生的徐勤勇到濱州醫學院實習,就在張家棟所在的重癥醫學科,那時他是副護士長。嚴格說來,張家棟是徐勤勇的老師。張家棟笑著說:“現在我們是隊友?!?/p>
1月28日晚11點,一輛救護車載著確診病例駛入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停在了患者通道門口。接應的山東醫療隊醫護人員隨即將病人緩緩推入病房,接應的醫護人員中就有張家棟。在有著黃岡“小湯山”之稱的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緊急啟用的不眠之夜,張家棟至今記得每一個細節。
張家棟說:“在來湖北的飛機上,我就抓緊用手機看搶救流程,來到黃岡,又一遍一遍練習穿防護服。1月28日下午開始準備,早早穿上防護服,等著,我是男護士啊,我先上!
晚上11點,我們下去接病人,剛開始也沒有感覺,救護車一到,車門一打開,先下來幾個穿防護服的人,我一下子緊張起來,知道遭遇戰開始了,我抬著擔架,握了一下老人的手,送上去,到最后護目鏡的凹槽里不知道是汗水還是淚水。一直干到凌晨兩點半,我接收了26個病人,等我回到賓館,已經凌晨4點半了?!?/p>
張家棟是ICU男護士,他仿照“南丁格爾”給自己起了個微信昵稱“ICU男丁格爾”?!氨炔《緜鞑ジ斓氖菒?,比病毒更頑強的是我們,比病毒更團結的是中國?!睆埣覘澰谧约旱奈⑿爬镎f。
張家棟的“徒弟”徐勤勇是研究生,也是男護士。老家臨沂,現在在青島市市立醫院,去年才正式入職。給他印象最深的是,出發時,好多老大夫老護士長都在車門外抹眼淚,他突然感覺是要上戰場了。
徐勤勇說:“來的路上,吃的是我們醫院的包子,從來沒覺得這么好吃,情緒很激動,沒打算告訴父母,可是青島發現感染病例,他們來電話問,說了四十分鐘,一直回避,最后說了。我跟他們說,總歸有人要上吧?!?/p>
張家棟說:“在飛機上,是我吃過的最香也最難忘的一頓餃子。下飛機時,機場的地勤人員給我們致敬,一剎那突然覺得嗓子哽咽?!?/p>
80后的嘮叨與從容
京劇中,演員經常以鞭代馬,揚起鞭子,表示飛奔,眼前無馬,但心中有馬。山東醫療隊院感防控組副組長、青島市市立醫院感染管理科主管技師王虹說,培養每個人的行為習慣,也就跟唱京劇一樣,必須做到“眼前無門,心中有門”,才能保證萬無一失。保護了自己,才能搶救病人,幫助別人。
王虹這個80后,在好多人眼里,是個特別愛嘮叨的人。她笑著說:“是個‘惡人’角色?!?/p>
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的山東醫療隊隊員主要來自重癥醫學、呼吸、感染三個專業,之前缺乏傳染病的防護實戰經驗,有些隊員甚至沒有接觸過防護服的穿與脫。
“我們就一點點地培訓,就跟教幼兒園的孩子一樣,有的防護服沾地了,他就問,沾地行嗎?你不回答,他就等著你指教,大老爺們兒一下子變成了嬰兒。所有醫生,都是反復實戰演練,經嚴格考核合格后上崗?!蓖鹾缯f,
防護服一開始穿時有的都需要半個小時,等習慣了幾分鐘就搞定,每天進病房前,所有人都先按規范穿上防護服,由專人進行檢查,每個縫隙、接口處都要檢查。
而從病房出來脫防護服時,風險性最大,一開始王虹把步驟貼在墻上,護士出來說,看不見,因為護目鏡被霧氣罩住了?!拔揖徒o他們大聲喊口令,一件脫了,手消毒,再脫一件,手消毒,再脫一件……那兩天喊得我嗓子都啞了。”
王虹介紹,一位男護士穿著防護服剛進病房(污染區),因護目鏡不適,轉身退回緩沖間,被護士長發現后“瘋狂地拍打防護玻璃”,硬把他叫了回去,因為盡管他沒接觸任何物品,但已在污染區暴露。“護士長知道嚴重性?!?/p>
“院感防控是‘100-1=0’的事,不存在其他結果。比如穿脫防護服時,不經意間的一個動作:扶一扶眼鏡,扯一下口罩,甚至摸一下手機、揉眼睛、摳鼻子等小動作,都可能會前功盡棄?!蓖鹾缯f。
王虹對院感防控瑣碎的細節,反復講、天天講,婆婆媽媽,目的就是要改變人的習慣,讓隊員們形成習慣性自覺,在工作生活中不自覺地運用,每個人安全了,大家都安全。
鄭祥鋒第一次進病房,穿了六層腳套,忙活起來,一層一層不跟腳,往下掉。手套戴了三副。扎針看不見,護目鏡上霧氣蒙蒙,一下子扎到自己手上,他嚇壞了。趕緊檢查,還好,扎到第二層手套上,要扎著自己,就感染了。“由于條件限制,病區存在較高的感染風險。大家最擔心的就是脫防護服,主要原因是需要和重癥共用一個緩沖間,每次脫防護服的人數太多,不能進行統一消殺清洗,出緩沖間也不能第一時間進行淋浴更換衣服。心理壓力特別大,每次都特別小心,好在每次都有驚無險?!毙∴嵭χf,“說不害怕,是假的?!?/p>
咽部拭子細菌培養或病毒核酸檢測,是臨床常用病原學診斷方法之一,也是確診新冠肺炎的主要依據。80后李道衛是山東省第三批援助湖北醫療隊隊員、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省立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副主任醫師。他說,正常情況下,取咽拭子對于臨床工作人員來說并不復雜。但是穿上防護服,戴上護目鏡,整個過程就變得困難多了。因為視野受限,需要站在患者正對面,用壓舌板讓患者口腔完全打開,準確找到腭弓、咽及扁桃體的位置,每一個動作都小心翼翼,確保取樣精準。采集過程中,患者極易咳嗽、打噴嚏,體內的飛沫噴發而出,醫護人員的暴露風險很大,但李道衛不為所懼,不放過每一個細節,僅2月10日下午就一口氣完成十位患者咽拭子的采集。完成后,小李的護目鏡已滿是水霧,后背全都被汗濕透了。
當時突然就想起媽媽,
眼睛濕潤了
鄭祥鋒剛來黃岡,沒過幾天,由于水土不服、工作強度驟然增大,牙齦腫大、發燒、不能進食,不到五天體重驟減6公斤。他不敢跟家里人視頻,怕他們的擔心。小鄭在微信圈里說:“可是來自我們山東醫療隊這個大家庭的關懷和家一樣溫暖。賈院長親自為我診治,讓我安心。許麗老師為了讓我更好地休息幫我上大夜班,還有幫我打針的潘老師、小徐同學、給我送藥的董老師。那么多那么多的人關心我。和我一起奮斗的林老師,只有一個班沒見到你,就那么想見到你,我要快點好起來。和你一起戰斗……”
一忙起來,啥都忘了。2月14日值班回來,回到酒店,他奇怪,放在臉盆里的衣服,咋洗干凈了。房間里有個紙條:“你好,請不要怪我自作主張把你的衣服洗了?!甭淇钍牵骸懊刻熳鲂l生的大姐?!?/p>
看到紙條,他當時突然就想起媽媽,想起媽媽給洗衣服,眼睛濕潤了。把眼淚抹了,他馬上留言:“謝謝你,未曾謀面的黃岡大姐,下班回來看到你的字條特別感動,你絲毫不介意我這從病區工作的醫務人員,我又哪里會怪你幫我洗衣服呢,只有感謝和感動?!彼滩蛔“鸭垪l發到朋友圈,點贊的不少。
李丹丹的媽媽和妹妹在電視上看到了李丹丹吃草莓的鏡頭,讓遠在聊城的母女倆歡呼。李丹丹的父親出來晚了,沒看上,第二天早晨起來看重播。
電話的這頭和那頭
80后的查子慧是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重癥醫學科護士長,在湖北度過了4年的大學生活。1月24日,得知山東援助湖北醫療隊召集,她立馬報了名,并于25日夜間隨隊來到黃岡,全身心投入到抗擊疫情的戰斗中。
有一天,查子慧護理一位重癥病人,四十多歲,經過緊急搶救無效死亡。她電話通知家屬,家屬很不冷靜,執意要見最后一面,她說你不能見,家屬瘋了一樣要闖病房,她就在電話里勸說,為了安全,絕對不能見,咋說也不行。最后她猛然斷喝一聲,咋?!你和孩子怎么辦?一下把女家屬鎮住了,開始哭,查子慧不敢掛電話,怕她出事,陪著她在電話這頭哭,兩個未曾謀面的女人在電話的兩頭,一直哭了20多分鐘,才平靜了。
人心都是肉長的,這就是查子慧,俠骨柔腸。
臨出發前,5歲多的兒子感冒尚未痊愈,查子慧告訴他:“媽媽要去‘殺怪獸’,要離開家很長一段時間……”兒子立馬沖她豎起大拇指:“媽媽你太棒啦!你把怪獸‘殺’完就可以回來啦!”也許在小朋友的想象中,媽媽的工作就像動畫片里消滅怪獸一樣簡單,媽媽也像超人一樣強大。
“工作的時候不會去想孩子,下了班也盡量不看他的照片,更不敢跟他視頻……”查子慧跟我們說著,淚水已情不自禁地流了下來。
在黃岡的這些日子里,查子慧兼管院感防控,配制高濃度消毒劑時揮發出的化學氣體,常常嗆得她劇烈咳嗽喘不過氣來,連續多日的干咳,讓她晚上都很難睡個安穩覺。
2月8日,元宵節,查子慧都沒感覺。她排的是總值班,負責處理醫囑及病房里的各種事務,早上7:00從駐地乘班車出門,處理了兩個復雜重癥病例,一直忙到18:00下班,連中午飯也沒顧上吃。
回到駐地,20:30才跟家里視頻報平安,她這才想起這天是元宵節。沒想到兒子拿過手機不說話,也不讓掛斷,只讓媽媽陪著“看電視”,母子二人在手機屏的晃動中“觀看”了40多分鐘的元宵節晚會。一條電話線,這頭兒是她,那頭兒是兒子。
山東省第三批援助湖北醫療隊隊員王小清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小女兒才一歲多,2月2日出征時,女兒還不會叫媽媽,可是在武漢跟女兒視頻,小女兒竟然非常清晰地喊了一聲“媽媽”,讓王小清潸然淚下,她是軍嫂,丈夫部隊首長給她發來的慰問信,又一次讓她眼睛濕潤。我們在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中法院區病房里,見到了王小清,她說:“穿上防護服進入病房的那一刻,真有上戰場的感覺,有股力量支撐著你,不能后退?!?/p>
“我媽媽人特別善良,
她地下有知,會支持我的”
3月14日晚,我們見到了80后醫生季宏志,他來自濰坊醫學院附屬醫院。2月13日到達黃岡,2月15日來到武穴市。
他們接管的武穴市第一人民醫院婦幼病區,原為武穴市婦幼保健院在建院區,環境條件差,醫務人員和醫療物資也很缺乏。他連夜熟悉各方面情況、梳理流程,迅速與隊友們進入醫院,接管各項工作,收治病人。熟悉掌握所在醫院的醫療系統,了解病人情況,配合戰友為患者下醫囑、寫病史……
2月18日,他得到了母親去世的消息,一下子蒙了。冷靜下來,強忍悲痛,把這個噩耗隱瞞了。對季宏志來說,每天工作的6小時是忘記悲傷的6小時。
季宏志對我們說:“我一直在濰坊醫學院浮煙山院區值班,值班10天沒回家,直接來了黃岡。沒想到母親會走?!?/p>
2月17日晚上,季宏志夢到了母親,他有個不祥的預感。第二天,就打電話,打給父親、愛人、小姑,電話都不通。最后打通了,父親說:“一切都很好,別擔心,別分心?!?/p>
他的妻子張麗幾乎每天都和他通電話,安慰他,而平時父親都是不接電話的。母親去世后,每次都接過來,安慰遠方的兒子,希望他能盡快平復下來,別傷了身體,更別影響了工作。
家人本想不告訴他,但按照疫情期間的規定,逝者當天就要安葬,季宏志是家中的獨子,不跟他說,于心不忍。“當我把媽媽去世的消息告訴他時,他在電話里不停地哭?!睆堺愓f。
季宏志不愿意看手機,不愿看到思念父母的微信和報道。在武穴市吃飯都有湯,一喝湯就想起母親?!拔夷赣H很會做湯,有一次,我想學,她說,有什么可學的?,F在再學也沒有機會了。”
“沒能見母親最后一面是我一輩子的遺憾,但我不后悔來湖北的決定。如果不來前線,我也會后悔一輩子。既然從事了這個職業,就有一種使命感,疫情出現總是要有人站出來的,而作為醫生責無旁貸?!奔竞曛菊f。
“我媽媽人特別善良,她地下有知,會支持我的。”季宏志說,“我記得很清楚,我媽媽是2018年立秋那天,腦出血,一直是我父親照料。我臨來前,給母親買了營養粉,買了十桶?!?/p>
母愛偉大無私,季宏志的濰坊醫學院附屬醫院同事、生于1989年的張惠說,她到黃岡時,只帶了女兒的紅頭繩和女兒最喜愛的玩具。
年輕人都有了自己的感悟,最大的感悟是,人活著得有個目標,不管大目標,還是小目標。沒有目標,就懶散了?!皯猩ⅰ倍?,立身之賊也!“確實是這樣,人如果沒有精氣神就如同枯木,百病叢生?!蓖鹾缯f。
鄭祥鋒目睹了黨員在黃岡的形象,他向山東醫療隊臨時黨支部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并將自己一個月的工資3600元捐出來,希望像身邊的黨員一樣,模范帶頭,成為一面旗幟。
我們的采訪本上記錄下一串串80后、90后的名字:宋曉霞、王艷妮、李超、李猛、王利花、張榮強、王娟、劉曉東、蘇冠民、趙小翠、李松、王麗、許霞、趙明東……他們每個人都有故事,每個人都有精彩,每個人都有牽掛,從最初的恐懼,到慢慢地淡定,從容。他們經受住了考驗,他們長大了,他們成熟了,他們能扛事兒了,能擔重擔了,他們的年輪上刻下了庚子年的成長記憶。
(本報武漢電)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