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文化報
2021-04-27 05:40:04
原標題:山東省:新發現十六處石窟寺文物點
來源:中國文化報
本報駐山東記者 蘇 銳
山東省石窟寺專項調查現場
山東省石窟寺專項調查現場
2020年10月,山東省印發了《山東省石窟寺專項調查工作方案》。其間,山東成立協調小組,負責統籌推進全省專項調查工作;成立專家咨詢委員會,負責專項調查專家咨詢和技術指導;組建4個調查小組共計48人,承擔實地調查和報告撰寫工作。經過5個多月的專項調查工作,對省內183處石窟寺、269處疑似石窟寺或摩崖造像進行了調查和資料整理,在覆蓋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資料的同時,新發現了16處石窟寺文物點。
山東省石窟寺及石刻資源豐厚,是國務院石窟寺遺址保護利用工作會議確定的11個資源集中省份之一。山東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石窟寺保護工作。山東省委書記劉家義、省委副書記楊東奇、副省長凌文相繼作出指示。為做好相關工作,山東成立石窟寺及石刻保護利用工作專班,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相關負責人任組長,明清官式建筑保護研究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曲阜分基地,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省文物保護修復中心、省石刻藝術博物館、省古建筑保護研究院負責人員為成員。
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相關負責人介紹,調查發現,目前山東石窟寺底數初步摸清,保存狀況顯著改善,一批石窟寺文物保護和規劃項目落地實施,科學研究和展示利用成果初顯。
首先是大批文物得到重點保護。價值突出的石窟寺及石刻被相繼公布為各級文物保護單位,長清蓮花洞石窟造像等9處石窟寺及石刻被列入第七批、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9處被列入第四批、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申報過程中收到12處石窟寺及石刻類單位申報材料。
其次是重點項目持續推進。在全省開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石窟寺及石刻健康評估。泰山石刻、駝山石窟、嘉祥武氏墓群石刻、鐵山摩崖石刻的前期勘察研究項目通過國家文物局批復。實施長清靈巖寺石刻及千佛殿羅漢像保護修復等40余項石窟寺及石刻文物保護修復項目,國家、省級累計投入6420萬元。
再次是研究成果豐碩。編寫出版《云峰刻石全集》《北朝摩崖刻經全集》《中國畫像石全集·山東卷》(3冊)等報告和專著30多部,出版漢代畫像石和北朝摩崖刻經讀物4冊,《山東古代石刻》等光盤3種。目前,山東唐以前碑刻、漢畫像石、墓志等資料全部收集存檔,制作石刻拓片7000余份。曲阜孔府孔廟、泰山岱廟及臨朐、青州等地收藏了大批佛像、石碑等文物。
此次石窟寺調查,發現新文物點最多的是濟南市。許多石窟的發現事出偶然,并在調查中逐漸揭開面紗,比如濟南長清區石秀山南麓石秀山石刻畫像的發現。當地文物保護人員到陸家莊走訪時,從村民處偶然得到這一線索。調查組在2020年底走訪時當地村民說:“村里的老人都知道山上有個畫,我年輕的時候還爬上去看過。”由于石刻畫像深藏在山中,此前一直沒有被文物保護部門發現,目前長清區文物保護管理中心已將該石刻畫像納入保護范圍。
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文物保護與考古處負責人表示,石窟寺大多開鑿于山體丘陵,人跡罕至、山勢險峻,調查隊員要披荊斬棘開辟道路,還要借助繩索、梯子等工具攀爬巖石。有些石窟寺山高路遠,調查隊員在大山中來回轉圈、披星戴月地尋找,有時也會失望而歸。石窟寺調查項目開展之際正值寒冬,調查隊員身著厚重棉衣,行動不便,時常遭遇惡劣天氣,在大雪紛飛中還要測量、登記。但正是因為調查人員的辛苦付出,目前183處石窟寺調查專項報告已經上報國家文物局,省級石窟寺專項調查報告初稿已經編制完成。
此次石窟寺專項調查工作基本摸清了山東省石窟寺遺存數量、保存現狀和文化內涵,為未來的保護和研究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為建設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文物考古事業積蓄了正能量。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