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青島晚報
2022-09-19 08:55:09
原標題:博覽全國文旅 “藝術之城”青島出圈
來源:青島晚報
原標題:博覽全國文旅 “藝術之城”青島出圈
來源:青島晚報
“博覽中華手造 共享文旅盛會”。第三屆中國國際文化旅游博覽會、首屆中華傳統工藝大會正在濟南舉辦,大會以手造瑰寶為媒介,向世界敞開真摯熱情的懷抱。再度以創新面貌亮相文博會的青島,在全國各個城市競相爭艷的會場,用文藝范驚艷了全場,多維度呈現出“藝術之城·人文青島”的豐厚內涵和發展潛力,展示了“活力海洋之都、精彩宜人之城”的城市愿景。
四大主題呈現“文旅青島”
以“藝術城市建設與文化發展”為主線,文博會青島綜合展區分為“文脈可傳承”“空間可記憶”“產業可拓展”“城市可閱讀”四個部分,從傳承城市歷史文脈、提升城市藝術空間、發展壯大藝術產業、激發藝術消費潛力四個方向,規劃了四個主題展區,將建筑、繪畫、音樂、影視等融入其中,展示青島的城市風貌和人文風情。
在“文脈可傳承”主題展區,青島最大的里院——廣興里被“搬”到了這里,讓觀眾沉浸式感受里院文化的魅力。青島的里院,就像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弄堂一樣,是具有地域特色的傳統民居建筑。而距今已有100多年歷史的廣興里,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個。如今,廣興里所在的四方路一帶,經過細致的保護與更新,已經成了文藝青年閑暇時光很愛來的網紅打卡點,鱗次櫛比的咖啡店、古著店、美術館,讓這里變得文藝復古又清新優雅,不僅保護城市歷史文化遺產,更讓老城區煥發創新活力。這里,也是青島歷史城區保護更新的工作成果之一。
“空間可記憶”主題展區,展示的是2021年在北京國家美術館舉辦的“青島水彩”展的微水彩畫墻,呈現的都是青島水彩的精品力作。同時,展區還將青島最具代表性的美術館、藝術館帶到了這里,其中既有被人們稱為青島版的“798”的青島紡織谷,也有剛剛榮獲第六屆理想家未來大獎“最佳公共建筑”的西海美術館,還有青島“最高”網紅海天藝術中心。此外,展區還打造了一處“云上觀青島”多媒體沉浸式觀景臺,與每一位來到現場的觀眾,共赴一場浪漫而文藝的山海之約。
“產業可拓展”主題展區,展示了青島數字文化、原創音樂、影視制作、城市IP等最新發展成果。其中,青島出版集團帶來的“海洋文化數字化展示項目”,利用海洋虛擬現實、海洋數字孿生、海洋數字生態箱等多種數字媒體技術和設備,展示和傳播青島特色、優勢海洋文化內容?!俺鞘锌砷喿x”主題展區結合手造主題,打造了“上街里手造集市”,為青島手造企業、文創企業提供了展銷平臺。
裸眼3D秀出潮流青島
機械手臂拉開帷幕,“蛟龍號”破墻而出,“遼寧號”劈波斬浪,海洋中的鯨魚也動了起來,“青島小嫚”閃亮登場……第三屆中國國際文化旅游博覽會青島展區的的巨幅裸眼3D秀,用數字技術點燃了觀眾參展的熱情,突出展示這座海洋之城的藝術氣質。
裸眼3D秀里有位“大明星”,她就是“青島小嫚”,這是青島首個城市虛擬智能數字人IP。“青島小嫚”是一個“時尚、活力、數字化”又帶有鮮明青島屬性的全新IP,她彰顯了青島“活力海洋之都、精彩宜人之城”的城市愿景。今年7月21日晚,她以市南文旅宣傳大使的身份,首次出現在中山路百盛戶外裸眼3D大屏中,在本屆文旅博覽會中,她再次扮演起了宣傳大使的角色。作為數字人,“青島小嫚”將成為青島文旅“元宇宙”的交互入口,幫助城市更好地展現和傳播本土文化。
裸眼3D是今年夏天青島最熱門的網紅打卡地。青島市南區、嶗山區、西海岸新區紛紛運用數字孿生、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AR、MR等技術整合,打造富有特色的線上虛擬地標景觀,同時與夜游、市集、演藝、節慶等沉浸式體驗產生互動,實現“街區特色+數字科技+文旅互動”的模式,延長來青游客停留時間,提升復游率。數字光影是青島正在開辟的全新場景之一,也成為青島歷史城區的“流量密碼”。
青島作為“中國VR產業之都”,虛擬現實科技創新能力和產業規模處于全國領先水平,一直備受行業關注。當前,虛擬現實產業已經成為青島重點打造的十大新興產業之一。今年5月,《青島市虛擬現實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4年)》發布,力爭到2030年,產業規模突破1000億元,同時產業發展向價值鏈高端進行拓展,虛擬現實產業將為青島注入新動能,成為青島新興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青島手造”傳統又時尚
作為第三屆中國國際文化旅游博覽會、首屆中華傳統工藝大會的主會場之一,山東手造展示體驗中心格外引人注目。一個以“山東手造”精品的銷售、研發、會展、孵化、研學為一體的手造產業園全面開放,以全新姿態展現手造文化的魅力。擁有深厚歷史文化底蘊的青島,以獨特的“海味”手造文化亮相體驗中心,青島貝雕、平度草編、即墨花邊、青島海產……展品琳瑯滿目,讓觀眾應接不暇。
“青島手造”展區內,孫氏沉香文化、青島紫貝工藝品有限公司、指尖大象、大鷗鳥籠產業、時光印記、新壹佰·米拉索文創工坊、青島貝雕工藝品有限公司、東方手作等十余家企業亮出了自己的“絕活”手造產品。青島擁有博大的禮俗文化、燦爛的紅色文化、悠久的商業文化和優秀的民間傳統文化……以傳統民俗和民間手工藝為代表的青島非遺文化,穿過千年風雨、百年滄桑,從歷史的深處走來,給予“青島手造”濃厚的文化積淀,賦予“青島有禮”博大的品牌內涵。除了青島展區之外,平度展區和金東數創展區也登場亮相。平度展區主題風格為中國風,主要展示平度城市超級IP節氣小精靈、平度手造及平度文旅相關內容。金東數創展位則帶來海洋元宇宙數字魚缸和5G cave 光影魔方兩個數字展項,打造虛實融合的沉浸式數字文旅場景。
近年來,青島全面梳理手造資源,分門別類設立項目庫。建立麥草畫等市級以上非遺名錄207個、即墨花邊等老字號企業名錄22個,評選膠州黑陶等青島名品錄10個、泊里紅席等手造鄉土名村10個。同時,認定了一批手造重點企業、重點園區、重點項目,著力打造“指間大象”草編、“國華”魯繡、“大歐”鳥籠、“即墨老酒”、“妙府”黃酒等一批領軍品牌,構建“山東手造·青島有禮”品牌體系。目前,青島重點培育的八大手造產業已初具規模,涉及草編、刺繡、發制品等多個門類,總產值達上百億元,手造產業賦能鄉村振興、推動文化產業的作用更加明顯。其中,青島貝雕等14家企業入選“山東手造·優選100”。設計推出“青島手造街”一站式線上服務平臺,著力培育壯大手造產業?!扒鄭u手造街”以“服務+宣傳+銷售+產業孵化”的運營模式,通過整合上下游產業、進行社會化宣傳與銷售,將在最大程度上為廣大手造愛好者、手造企業及傳承人、文旅園區等提供便捷的手造文化全產業鏈綜合服務。
傳統與時尚,厚重與精致,守正與創新,沉穩與活力。青島手造業將“傳統”與“時尚”融合,形成了自己獨有的特色,手造藝術使這個城市擁有了更獨特的吸引力,也成為推動全省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重要品牌。 觀海新聞/青島晚報 記者 賈小飛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