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海報新聞
2022-09-27 16:38:09
原標題:尼山觀察丨傳統文化要能解答青年人成長中的疑惑 中外嘉賓共話文明傳承中的青年力量
來源:海報新聞
原標題:尼山觀察丨傳統文化要能解答青年人成長中的疑惑 中外嘉賓共話文明傳承中的青年力量
來源:海報新聞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梁雯 曲阜報道
9月26日下午,作為2022中國(曲阜)國際孔子文化節、第八屆尼山世界文明論壇分論壇之一——尼山世界青年論壇在濟寧曲阜尼山講堂舉辦。
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副教授、《文史哲》國際版執行主編孟巍隆,山東省青聯委員、澳門跨境說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橫琴跨境說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周運賢,曲阜師范大學中國史博士研究生楊素花圍繞論壇主題互動訪談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當代生活有何借鑒意義?如何在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過程中做到守正創新?青年人如何做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代言人”?圍繞“世界文明傳承創新與青年參與”,來自海內外的對話嘉賓各抒己見。
郭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要回答時代之問,讓青年過得更好
“任何一個文化形態,它的生命力如何?最根本的就在于這個文化形態能否回應時代之問,能否解決國家發展和人民追求幸福生活所面臨的實際問題。”在視頻發言中,中國政法大學思政研究所副教授郭繼承認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要回答時代之問,要對今天中國社會發展和人們追求幸福生活等社會中的普遍性問題做出回答。
中國政法大學思政研究所副教授郭繼承與現場觀眾開啟“云對話”
郭繼承認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要在引領青年成長發展等方面貢獻力量。比如,對于青年人成長發展、婚姻婚戀等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如果能發揮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智慧,讓青年人過得幸福、快樂,過得有成就、有意義、有價值,就能讓青年人自覺地愛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我相信誰幫助了青年,誰就會贏得青年。”
孟巍隆:文化比較不是文化比賽,對儒家思想要批判性繼承
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副教授、《文史哲》國際版執行主編孟巍隆已在中國生活多年。作為中國文化的觀察者,他覺得,從事文化比較工作很容易成為文化的比賽,無論是從東方還是西方的角度出發,一旦做文化比較,很容易覺得自己的文明更深、更遠等等。雖然不一定是有意識貶低對方,但是這種主觀性比比皆是。
“我覺得我們向外傳播中國傳統文化的時候,不要過多地包裝。”孟巍隆認為,世上所有的思想、學派和哲學,沒有一個是十全十美的,儒家思想也是這樣。“所以我的意思就是,儒家思想也有它過時的地方,我們不要假裝不存在,我們要迎面正視這些問題。今天的繼承者要做到批判性、選擇性地繼承。”
周運賢:在傳統文化時尚化上創新,要在變與不變中找到平衡
山東省青聯委員、澳門跨境說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周運賢來自澳門。作為一名創業者,他一直在思考如何在傳統貿易數字化、地方產品國際化、傳統文化時尚化上做得更好。
周運賢認為,東西方文化融合就是最好的渠道和窗口。在創新的同時,也要注意變與不變的關系。他認為,不變的是要不斷強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因;應該變的方面就是不能固步自封,不能認為自己文化里所有東西都是好的,要用更加國際化的視野去看,站在不同的、新的維度上去看。
“雖然是一個小小的個體,但是我們如何適應這個時代,如何在變與不變中找到自己的平衡,我覺得非常重要。”周運賢說。
楊素花:青年人應積極參與世界文明交流互鑒,找準自己的時代標簽
曲阜師范大學中國史博士研究生楊素花認為,在世界文明交流互鑒的過程中,青年群體應該積極踴躍參與其中。
8個國家和地區的50余名專家學者、青年代表、媒體記者現場參加活動
“我作為傳統文化領域的學生,專門研究孔府檔案和明清社會文化。我認為,孔府檔案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道德文化、政治文化的一個側影,蘊含了非常豐富的優秀傳統文化資源,比如為政以德、以民為本、親仁善鄰、弘揚家風等。”楊素花認為,挖掘和研究這樣的原始文獻對當下非常有意義。“我也希望能夠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貢獻我自己的一份力量。”
具體來說,青年群體該如何參與世界文明交流互鑒?楊素花認為,青年群體不應該只做觀望者和成果的被動接受者,應該積極主動參與其中。首先,要關注歷史敘事,對蘊含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資源的歷史文獻進行系統地整理、研究。其次,要不泥古,青年人對外來文化要保持積極和開放的態度,具備轉化力和包容力。在優秀傳統文化弘揚的過程當中,找準自己的時代標簽。
審核:辛 然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