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網
2023-04-01 20:30:04
原標題:青島市市立醫院:您早7:30! 便民“小舉措” 服務“大提升”
來源:大眾網
原標題:青島市市立醫院:您早7:30! 便民“小舉措” 服務“大提升”
來源:大眾網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孫鳳鳴 通訊員 劉芳 青島報道
持續改善醫療服務,是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青島市市立醫院始終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致力于提升病人就診體驗和滿意度。近日,為方便群眾就醫,滿足患者多元化的就醫需求,青島市市立醫院在堅持實行無假日醫院、急診24小時應診的前提下,集團所有院區門診科室(包括各專業門診、各醫技/特檢科室、各服務窗口)全部提前30分鐘開診,即7:30開診。
自2023年3月15日實施以來,受到了就診市民的普遍好評,便民服務“小舉措”撬動醫院診療服務的“大提升”。
節約就診時間:更早結束就診 節約不只半小時
小萍(化名)女士不到七點半就已經取完了預約號,早早坐在婦科門診候診室等待就診了。記者了解到,她是帶著看檢查報告的結果來找醫生復診的。“我從醫院公眾號看到醫院提前半小時開診了,就搶約了7:30第一個號,這樣看完檢查結果,即便是取了藥,也不耽誤9點鐘回單位上班。”
提前開診后,對于外地來青就診的患者,節約的可能不只是半個小時的時間,由于醫院門診時間提前,檢驗檢查、影像學檢查高峰也相應前移,這就意味著出結果時間更早,病人可以更快找醫生查看檢查結果。“看得晚了,有些檢查項目上午趕不及出結果,就得等到下午才拿到,整個就診時間就被拉長了很多。”濰坊來青的劉先生表示,雖然只是提前了短短半個小時,對于他們外地人來說帶來的方便,遠遠不止這些。
無獨有偶,來自日照的吳先生下肢靜脈曲張,預約了血管外科的專家,他說:“如果沒有太大問題,我上午就能看完,下午回到家也不至于太晚”。
確保診療安全:減少患者空腹就診不適
不到7:30,各診室醫生已經提前到位,準備接診。“大娘,您可能需要做一些補充檢查,檢查結果出來,咱們再定治療方案吧……”東院心內科醫生正在給老人溝通病情。陪同老人前來就診的趙女士說:“老人有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壓等,我們一般定期復查,因為很多化驗要求空腹,這不老人從昨天晚上就沒吃沒喝,今天早早就來了,現在七點半就開診,老人就能早點抽完血,填填肚子了。”
據東院門診部時詠梅主任介紹,很多疾病的化驗需要抽采空腹血,比如容易低血糖的病人等,在空腹等待檢查的過程中,可能會產生身體不適,提早開診,也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風險。
改善就診體驗:分流就診高峰 減少擁擠
本部院區處于老城區,老年人比較多,普遍喜歡早起,即便以前8點開診,也有很多老人很早就來到醫院等著了。提前半小時開診后,他們就無須等待太長時間。“人老了,覺少了,我一般五點多就起床。”秦大爺說:“我今天來大病開藥,不到七點就已經到醫院了,如果在以前,得等將近一個小時,這樣我只需等20來分鐘就能看上診了,回去都不耽誤我趕早市。”
“上午就診時間的拉長,有利于就診高峰分流,減緩病人高峰擁擠和排隊等候的焦躁不安,使就診秩序更加地高效、有序,有利于提升病人就診體驗。”本部門診部劉杰主任說。
“不讓標本等人”,醫技平臺科室同步提前
就醫體驗的提升關系到就診全流程,臨床科室提前開診,檢驗、影像、藥學等部門也同步調整服務時間。早上7:30前,檢驗和影像部門設備早已經全力運行。
門診提前開診,標本送檢高峰也相應前移。“為了不讓標本等人,在保持夜間值班人員的基礎上,我們醫學檢驗中心無論是采血窗口還是后臺化驗,早上七點就已經忙碌開了。”醫學檢驗部宋衛青主任介紹:“作為國家公共檢測平臺、山東省臨床重點學科,我們多年來著力提升檢驗質量和服務能力,以后還將持續優化檢驗流程,盡早為病人出具檢查結果,及時有效地服務病人和臨床診療。”
對于超聲診斷、醫學影像(CT、DR、核磁)等檢查科室也同樣在解決急診24小時不停機的前提下,調整窗口服務時間,滿足門診病人需求,所有崗位均在開診前全部就位。
患者優先:醫務人員提前出門調整生活節奏
門診開診前,醫務人員需要提前做好儀器、設備的準備,做好預檢分診等各項準備工作,很多醫生還要到病房查看住院患者情況等。因此,開診時間的提前,意味著醫務人員需要更早到崗。比如,西院區一位家住膠州的醫生,為了確保7:30以前從容接診,每天六點就要從家里出發;有的醫務人員需要送孩子上學,有的家里有老幼病弱需要照顧……在百年市立,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不是一句簡單口號,而是已經成為鏤刻在每一位醫務人員骨子里的潛意識,大家都克服自身困難,自動調整工作和生活節奏,默默付出,用實際行動守護群眾健康,踐行醫者初心。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