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小新聞客戶端
2025-06-06 23:28:06
原標題:煙臺民營企業家現身記者見面會為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
來源:大小新聞客戶端
原標題:煙臺民營企業家現身記者見面會為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
來源:大小新聞客戶端
堅定信心,凝聚共識。昨天上午,煙臺市政府新聞辦聯合市委統戰部舉辦“堅定發展信心 勇擔時代重任”民營企業家系列記者見面會第一場。三位來自不同領域的優秀民營企業家代表受邀發言,圍繞創新創業分享經驗、展望行業前景,為煙臺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
十六年騰飛
好賽道+好團隊+好環境
煙臺睿創微納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于2009年落戶煙臺,是國家首批、山東省首家科創板上市企業。秉持“科技報國”的初心,該公司一直深耕專用集成電路、特種芯片及MEMS傳感器設計與制造技術開發領域,具備多光譜傳感研發、多維感知與AI算法研發等能力,為全球客戶提供性能卓越的MEMS芯片、ASIC處理器芯片、紅外熱成像與測溫全產業鏈產品、激光、微波產品及光電系統。
公司僅用十年時間,就完成了從創立到發展成為行業領軍企業、科創板上市公司的征程。談及成功經驗,煙臺睿創微納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副董事長趙芳彥總結為“三個好”——好賽道,選擇紅外技術這一國家急需突破的領域,實現核心元器件自主可控;好團隊,創業團隊堅持5年研發投入不動搖,形成1500人的高水平研發隊伍;好環境,煙臺“有求必應、無事不擾”的營商環境,為企業提供政策、用地、上市等全方位支持。
自公司創立至今16年間,睿創微納公司始終堅持創新驅動發展。面對“人工智能+”的發展機遇,趙芳彥表示,作為一家高新技術企業,公司在人工智能領域已經取得了顯著成果,也有清晰的戰略規劃——
基礎支撐:芯片與傳感器是人工智能的重要元器件,企業具備多光譜傳感研發、多維感知與AI算法研發等能力,這為探索人工智能奠定了堅實基礎。
應用落地:企業積極布局人工智能在自動駕駛、機器人等領域的應用,產品主要面向巡檢、畜牧、輔助智能駕駛等。
產學研合作:與山東大學、哈工大等高校聯合攻關,共同推動人工智能算法的研發和應用,力求在技術創新上取得更多突破。
趙芳彥介紹,未來,企業還將繼續深化產學研合作,不斷探索人工智能在自動駕駛、機器人、智慧農業等領域的創新應用,持續加大研發投入,推動技術創新,優化現有產品的智能化水平,為行業發展貢獻更多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
從零起步
專注企業“破繭重生”
在發布會現場,山東華信清算重組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提瑞婷分享了企業20年來專注破產重組事業的創新實踐,展現出專業機構在化解金融風險、盤活社會資源等方面的獨特價值。
作為民營經濟的一個專業機構的代表,山東華信清算重組集團有限公司(簡稱“華信集團”)是山東省第一家專事破產重組的職業管理人機構。致力于“困境企業的拯救與資源整合”,以打造“專業清算重組第一品牌”為目標,經過20年“全面履職,差異發展”,華信集團已成為國內規模較大,以破產管理人業務為中心,集困境企業咨詢、突發事件應急管理、經營事務管理、破產資產招商、破產稅務合規、業務指導監管、善后事務管理為輔助的一體化、一站式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商。
20年創新創業,華信集團的創新模式主要體現在哪兒?“縱觀華信20年的發展史,每一步摸著石頭過河的落子,都被業內贊為精準,其中首創破產法律服務商業模式是華信行穩致遠的最關鍵的一步。”提瑞婷介紹,華信的核心競爭力在于獨特的商業模式,做好“減法、加法與乘法”。做法律服務的減法:持之以恒的“小而專”,專注、專心、專業。做破產重組服務的加法:超標準滿足破產案件需求,將政府關心的、法院關注的、市場需要的突發事件的應急管理服務和資產招商處置服務作為兩大突破重點。做破產重組職業化服務的乘法:建設適應常態化、法治化、市場化破產法治建設的項目化、標準化、信息化破產管理體系。
有數據統計,截至目前,華信集團已為330余家不同性質、規模、行業的企業實施了破產清算、重整、和解、強制清算、預重整、庭外重組等工作,發揮了破產重組制度對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保障和促進作用,同時也示范了破產重組對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帶動作用。
跨界發展
20年守護健康與希望
守護視力,守護健康,守護鄉土之根。在記者見面會上,山東華毓眼視光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董山分享了他的創業經歷與企業發展歷程。
20年前,董山創辦煙臺華毓眼視光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讓孩子們的近視發展得慢一些。他看到孩子們近視后各種治療方法的局限性,最終在全球范圍內發現并推廣了角膜塑形技術,如今該技術已在全國正規醫療機構中廣泛應用。
董山的跨界創新之路也令人矚目,從高端醫療器械到田間地頭的中藥材,他跨界創新開啟了大健康服務。“思路決定出路,創新思維就是我們跨界發展的抓手。”董山介紹,2020年,他下鄉發展中醫藥產業,創造出一個茶與中醫藥相結合的賽道,又創立了華毓農業開發公司。未來,大健康公司將會創新性地開發佐餐茶產業鏈。
“華毓農業開發公司在中草藥種植研發過程中,為何選擇把杜仲、金銀花和桑樹等藥食同源中草藥種植作為主攻方向?”面對記者提問,董山解釋,選擇杜仲、金銀花和桑樹等藥食同源中草藥種植作為主攻方向,是因為他們通過觀察發現了沿海居民的體質特點和健康問題,這些中草藥能針對寒濕、濕熱等體質,從中醫預防角度發揮作用。
此外,作為煙臺民進市委委員,董山積極投身鄉村振興戰略,帶領企業探索出一條以產業鏈拉動當地經濟發展的路子。“杜仲葉、枸杞葉、金銀花、桑葉都是我們當地山區的道地藥材,這些道地藥材的管理種植可以讓當地農民從正月初十一直干到臘月二十三,真正實現讓一個產業鏈拉動地方經濟的目的。”董山介紹,這也是華毓為何選擇畜牧業、中草藥種植帶動鄉村振興的理由。
YMG全媒體記者 王鴻云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