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山東財經網
2025-06-23 14:56:06
原標題:《淄博市上市企業發展報告》發布,解密淄博產業鏈與資本鏈深度融合之路
來源:大眾新聞·經濟導報
原標題:《淄博市上市企業發展報告》發布,解密淄博產業鏈與資本鏈深度融合之路
來源:大眾新聞·經濟導報
編者按:6月20日,淄博市半導體產業鏈鏈主企業新恒匯(301678. SZ)在深交所創業板成功上市,成為2025年淄博首家新增A股上市公司。與此同時,另一家位于淄博市高新區的信通電子也正在招股。目前,山東共有309家A股上市公司,其中淄博34家。不久后,信通電子上市,淄博上市公司隊伍規模將擴充至35家,數量僅次于青島、煙臺、濟南,位居山東第四。淄博上市企業發展情況是透視山東經濟產業轉型、高質量發展的一個典型窗口。
在淄博市有關部門和經濟導報領導的關心指導下,在A股資本市場迎來“淄博時刻 ”之際,經過《經濟導報》“鷹眼IPO”淄博工作組全體人員的共同努力,《淄博市上市企業發展報告(2024版)》正式出爐。
2024年,淄博市資本市場持續深化發展,依托“上市企業區縣全覆蓋”優勢,推動產業鏈與資本鏈深度融合。面對復雜多變的外部環境,淄博市上市企業展現強勁韌性,總營收與凈利潤實現雙增長,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成效顯著,資本市場的“淄博板塊”進一步壯大,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動能。
淄博市上市企業發展報告(2024版)
本報告基于2024年淄博市33家A股上市企業的年度數據,系統梳理發展現狀、核心亮點與區域經濟發展等內容。
一、總體發展概況
根據2024年淄博市33家A股上市公司年報收數據顯示,33家上市企業總營收約為1477.69億元,凈利潤總額約為66.58億元。其中,23家企業營收同比上升,19家凈利潤實現正增長,區域經濟韌性凸顯。
(一)營業收入
齊翔騰達、博匯紙業、新華醫療位于營收榜前三,均突破百億元大關,合計占比36.7%。
齊翔騰達以252.19億元位居營收榜第一名。報告期內,公司主要從事化工制造板塊和國際貿易板塊業務。憑借完善、高效、資源綜合利用程度高的石油深加工產業鏈,齊翔騰達不斷完善和延伸石油化工深加工業務,已形成完善的碳四深加工產業鏈,并往碳三產業鏈延伸。
作為甲乙酮的全球龍頭企業,齊翔騰達在全世界的甲乙酮市場具有較強的話語權。同時,隨著公司國際貿易業務的不斷拓展,齊翔騰達能為終端的客戶提供多品種、全鏈條、一站式的商品供應鏈管理服務,解決客戶經濟和時間成本,也能夠為自身的化工產品開拓出新的原材料采購渠道,以及產品銷售渠道。一系列的競爭優勢,使齊翔騰達公司全年累計完成化工產品產量341.6萬噸。
值得注意的是,報告期內,受地緣政治沖突、下游市場需求增速放緩、行業競爭加劇等因素影響,化工行業處于周期底部,公司主要產品售價降幅超過原料采購價格降幅,產品毛利同比略有減少,其營收較上年同期下降6.31%。
博匯紙業以189.30億元位居營收榜第二名。報告期內,博匯紙業圍繞“新產品、新技術、新原料、新工藝”四大方向,聚焦主業,推進科技項目攻關,布局差異化市場,加速科技成果轉化。公司持續加大輕量化產品、“以紙代塑”及低碳產品的研發力度;以技術創新為驅動,向生物質材料、纖維深加工領域轉型發展,成功打造兼具高附加值與環境友好特性的創新產品。同時,引入AI智能配柜技術,實現單箱裝載量顯著提升;推出無菌液包等環保新品,積極延伸產業下游。
報告稱,公司秉持“高端化+國際化”雙戰略并舉的方針,積極拓展海外市場布局,創新外銷模式。2024年,公司海外銷售收入實現跨越式增長,紙業出口收入占比提升至16%,有效對沖了內銷的周期波動風險。
新華醫療以100.21億元位居營收榜第三名。新華醫療深耕“醫療器械、制藥裝備”兩大制造主業,適度延伸與主業協同的“醫療服務、醫療商貿”鏈式發展,以制造業帶動發展服務業,服務業促進保障制造業,雙主業布局打造核心業務搶占市場地位。開展海外“建點”,革新業務模式,堅持以“走出去,請進來”的國際市場開拓思路,在德國、埃及、印尼等國家設立了五個海外中心。2024年,新華醫療國內市場實現營收95.93億元,同比下降0.72%;國外市場(自營)實現營收2.71億元,同比增長12.43%。
從營收榜數據來看,邦基科技以54.36%的增幅領跑,英科醫療成績同樣優異,以37.65%的增幅緊隨其后,以95.23億元的營收位居第四位。魯信創投成為2024年營收最少的企業,僅有8396.42萬元。其次,亞華電子營收2.18億元,下滑幅度達37.97%,成為營收跌幅最大淄股。
另外,亞華電子、金晶科技、未名醫藥等10家企業增幅呈下降趨勢。智洋創新、凱盛新材、聯創股份等10家企業營收低于10億元。
(二)凈利潤
從凈利潤來看,英科醫療、山東藥玻、新華醫療成為凈利潤領跑者。
英科醫療凈利潤為14.65億元,同比增長282.63%;扣非歸母凈利潤為11.67億元,同比上升1239.1%。2024年,隨著供需關系逐步回歸平衡,行業整體產能利用率普遍提升。英科醫療產能利用率達100%。一次性手套作為英科醫療當前核心業務,在行業中都有著顯著的領先優勢。
報告期內,隨著安徽安慶生產基地投產,公司一次性非乳膠手套的年化產能達到870億只,其中一次性丁腈手套年化產能為560億只,一次性PVC手套年化產能為310億只。同時,英科醫療加速全球化布局,加大非美地區布局,重點突破國際新興市場及國內細分領域。
值得關注的是,英科醫療在輪椅品類上不斷精耕細作的同時,亦全力開發智能高端系列產品。未來公司會不斷加強在代步車、電動起身椅、助行器等多個品類產品上的技術研發投入,在康養器械板塊多維發展。
山東藥玻凈利潤9.43億元,同比增長21.55%。報告期內,公司主導產品棕色瓶系列、丁基膠塞系列等銷量均實現增長。主流產品棕色瓶、模制瓶(注射類)、日化食品瓶國際市場占有率進一步提升,穩定擴大外貿出口。順應消費升級和產品迭代的機遇,著重開發海外化妝品包裝類、營養補充劑包裝類產品等,較好地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出口目標。
公司2024年新建模制瓶項目,引進智能檢驗設備。該檢測系統創新性地實現了瓶身、瓶口、瓶底360度全方位無死角檢測,并率先搭載AI智能檢測平臺。系統具備超高速圖像處理能力和毫米級缺陷識別精度,檢測效率和誤檢率大幅提升,為產品品質提供了革命性的保障。此外,2024年,公司推進生產物流智能化升級,通過引入全自動碼垛系統,實現了從生產、包裝、轉運 到入庫、發貨的全流程數字化管控。
新華醫療凈利潤為6.92億元,同比增長5.75%。總體來看,33家上市企業企凈利潤總額約66.58億元。藍帆醫療、未名醫藥、亞華電子凈利分別虧損4.46億元、1.37億元、0.26億元。從增幅來看,19家企業凈利潤實現同比上漲,14家企業呈現不同程度跌幅,英科醫療、科匯股份、龍泉股份、東岳硅材、齊翔騰達增幅較大,皆超過100%。
其中,東岳硅材實現全年經營業績扭虧為盈,值得關注。東岳硅材具備年產60萬噸有機硅單體的生產能力,是我國有機硅行業中生產規模最大的企業之一,截至2024年底,公司擁有硅橡膠、硅油、硅樹脂、氣相白炭黑等各類下游產品490多個牌號。
2024年,面對有機硅市場價格下行、行業內卷的壓力,東岳硅材堅持穩中求穩保增長,提產能,搶市場,強化成本費用管控,雖然銷售價格有所下降,但是總產量、銷量及營業收入均穩步增長,生產能耗、物耗下降,同時主要原材料采購價格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單位生產成本下降,產品毛利率回升,全年經營業績扭虧為盈。
此外,科匯股份的智能電網故障監測與自動化產品中,在架空輸電線路、電力電纜線路的故障定位精度方面,由于采用了與國內外同行業公司更加全面的廣域信號取樣采集技術,結果更加可靠和精準。電力系統同步時鐘產品的時間同步精度等主要指標與同行業國內外一線公司相當,但在同步方式、電磁兼容抗干擾能力方面,強于國外公司產品。
報告期內,科匯股份運用5G新技術的配電網自動化終端產品已經在多個電力企業進行推廣應用,新產品體積小、時延低、可靠性高,且相對于光纖等有線網絡,5G新技術的應用節約了建設成本。除此之外,AI與儲能技術的深度融合正成為推動能源產業變革的關鍵力量。儲能+AI為科匯股份儲能產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智能化升級。
從各家企業披露的年報中可以看出,各行各業機遇與挑戰并存。化工行業承壓前行,齊翔騰達作為行業龍頭,全年營收252.19億元,但受下游需求疲軟與產品價格下行影響,行業周期底部特征明顯;醫療領域分化顯著,英科醫療全球生產基地全面投產,海外營收增加,凈利潤躍居全市榜首,藍帆醫療營收增長26.91%,但高值耗材市場競爭加劇,毛利率下滑,虧損問題亟待破解。
二、地域分布與區域經濟聯動
目前,淄博共擁有A股上市企業33家。從地域分布來看,淄博高新區有11家,張店區有4家,臨淄區有6家,沂源縣有3家,淄川區、周村區、博山區、桓臺縣各有2家,高青縣有1家,在全省率先實現A股上市企業區縣域全覆蓋。每個區縣依托上市公司的資金優勢、技術優勢、市場主導地位,不斷延長產業鏈,既能增強核心上市公司競爭力,又能拉動相關配套產業發展,帶動全域經濟發展。
其中,高新區2024年經濟增長表現出色,財政收入同比增長5.4%,成功突破了60億元,電子信息產業、新能源制造產業、新醫藥產業、新材料產業、智能裝備產業等主導產業是高新區的重要方向。高新區聚集新華醫療、智洋創新等龍頭企業,近兩年新上市的企業亞華電子、一諾威貢獻增量動能。
一諾威增長勢頭表現良好,2024年實現營收68.57億元,增幅8.92%;凈利潤1.77億元,增幅38.72%。報告期內,一諾威聚焦環氧乙烷、環氧丙烷、己 二酸及下游衍生物三大產業鏈,立足主業,延鏈發展,縱向拉伸,橫向拓展,實現產品多元化發展,充分發揮聚醚、聚酯雙產業鏈的規模優勢,持續加大市場開發的廣度與深度。報告期末已獲授權并在有效期內的發明專利達到 507 項。同時,對生產工藝進行持續優化,實現降本增效的目標,全方位提升品牌綜合競爭力。
除高新區外,各區縣均不同程度發力資本市場,讓企業上市成為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
桓臺是淄博的工業重鎮,不斷夯實其在工業方面的優勢,加強產業的壯大,從而繼續保持經濟的增長。目前,桓臺擁有東岳硅材和博匯紙業兩家上市企業,2024年兩家企業總營收合計達240.81億元,約占淄博市上市企業總營收的16%,對當地的經濟發展具有良好的帶動作用,智能制造升級成效顯著。
臨淄區2024年GDP為936.20億,增長3.8%,經濟總量接近千億級別,“456”產業鏈群是其經濟的基本力量。齊翔騰達、藍帆醫療、齊峰新材等企業不斷發展,煉化一體化、碳三碳四、尼龍新材料、聚氨酯4條化工主導產業鏈的不斷壯大,讓臨淄的工業發展有更好的表現。6家上市企業2024年總營收達498.61億元,約占總營收的33.7%。
除英科醫療外,英科再生的實力也不容小覷。2024年,英科再生實現營業收入29.24億元,同比增長19.09%;實現歸母凈利潤3.07億元,同比增長57.07%,經營業績保持穩健上升趨勢。這源自英科再生長期以來在戰略布局、組織建設、產品研發、智能制造以及市場開拓諸多方面的極致追求。
報告期內,公司充分發揮全產業鏈與多元產品的優勢,多管齊下拓寬市場版圖,在渠道建設上,大力開拓裝飾建材渠道,積極開發海外零售店,同時加大力度拓展大客戶。2022年,英科在越南清化省建立了第二家海外工廠,2024年,該工廠一期項目的滿產滿銷。在推進智能制造的進程中,全面布局裝備自動化、信息自動化與數字化建設,通過引入智能化生產設備、搭建信息化管理平臺、推進數字化技術深度應用,加速實現生產制造的智能化、精細化與協同化。
2024年沂源實現GDP379.1億元。山東藥玻、魯陽節能、瑞豐高材為沂源縣區域經濟跨越發展注入引擎動力。其中,山東藥玻是沂源縣的第一家上市公司,也是全國醫藥包裝行業第一家上市公司。但沂源縣上市企業經濟總量偏小,工業結構還需進一步完善。
三、淄博上市企業產業分布情況
淄博33家A股上市公司大多聚焦在化工、醫療器械、生物醫藥、智能裝備等領域,涉及新材料、輕工制造、文化傳媒、紡織服裝、互聯網服務、農林牧漁等多個行業。
其中,化工類企業數量最多,齊翔騰達、一諾威、隆華新材、三維化學、英科再生、瑞豐高材、山東赫達、凱盛新材、聯創股份、東岳硅材、齊魯華信11家企業均屬其中。此外,山東藥玻、福瑞達、新華醫療、新華制藥、英科醫療、藍帆醫療、金城醫藥、未名醫藥8家醫療器械、生物醫藥類企業數量緊隨其后。金嶺礦業、魯信創投、魯陽節能、博匯紙業、金晶科技、齊峰新材、龍泉股份等建材、輕工制造類企業分布在淄博各區縣。
化工行業是淄博市的傳統優勢產業,齊翔騰達、東岳硅材等企業聚焦精細化工與有機硅材料。新華制藥、英科醫療、新華醫療等醫療醫藥企業加速國際化布局,海外市場營收占比逐年提升。
近年來,淄博以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賦能傳統產業,對建材、紡織、醫藥等產業進行全鏈條改造,加快推動傳統產業邁向中高端。期待未來的淄博資本市場更加“百花齊放”。
四、淄博上市企業板塊分布情況
從上市板塊看,淄博的A股上市公司有12家在深主板上市,9家在創業板上市,7家在滬主板上市,3家在科創板上市,2家在北交所上市。
從上市時間看,淄博最早上市的A股公司于1996年上市,分別是1996年11月28日上市的金嶺礦業和1996年12月25日上市的魯信創投。2007年12月10日,東岳集團在港交所上市,成為淄博市第一家境外主要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2011年6月22日,金城醫藥成為淄博市第一家登陸創業板的上市公司;2020年3月12日,東岳集團分拆旗下有機硅業務的東岳硅材在創業板上市,成為山東省首家香港紅籌上市公司分拆子公司在境內A股上市的企業;2021年4月8日,智洋創新成為淄博市第一家科創板上市公司。
五、ESG表現
當前的全球經濟正從過去注重量的增加轉向注重質的提升。ESG不僅是衡量企業責任的重要維度,更是引領企業實現長期價值、推動綠色轉型的內在驅動力。中國A股上市公司發布ESG報告的數量呈現顯著增長趨勢。淄博上市企業也逐漸加入到這一行列中。
博匯紙業在發布的2024年環境、社會與治理(ESG)報告中提到,博匯紙業全面推進數智化轉型戰略,以科技創新賦能生產流程和業務流程,實現產品質量、生產效率和管理效能的顯著提升。2024年,公司的數智化建設重點圍繞搭建基地化管理模式平臺、深化數據分析與綜合應用、推動數智化項目落地實施以及強化數智化人才培養等方面展開。
環境管理方面,博匯紙業以“踐行綠色生態可持續發展,打造綠色花園式工廠”為重要任務,積極推進能源結構轉型。將綠色發展理念貫穿于生產經營的每一個環節;不斷研發并推廣輕量化產品,以及“以紙代塑”“碳中和”等產品,助力生產效能與環境效益共同提升。
英科醫療在其發布的第四份年度ESG報告中,全面回顧了2024年企業在履行社會責任與創造長期價值方面的持續探索和積極成果。
近年來,英科醫療積極響應國家“雙碳”號召,將可持續發展作為企業核心戰略,通過建立ESG管理體系,將應對氣候變化深度融入公司發展戰略和生產經營。2024年,英科醫療持續加大綠色技術創新與運用,優化生產經營各環節,重點加強可再生能源的引入與利用、節能減排技術的研發與應用、創新型減碳方案的落地等,積極推進全方位生產過程的低碳化進程。在2024年“世界地球日”之際,英科醫療憑借“高端醫用手套全鏈條低碳轉型項目”在上海氣候周中榮獲2024年度氣候燈塔制造領航獎,彰顯其在可持續發展領域的努力與成績。
在供應鏈管理上,英科醫療構建ESG風險管理體系,強化供應商評估、推進責任采購,提升產業鏈協同效能,保障供應鏈穩定可持續,帶動上下游伙伴高質量發展。“英為有你,益起出行”“鄉村振興,滬滇合作”等項目覆蓋脫貧攻堅、社區和諧、教育扶貧、救災等領域。
科匯股份為構建完善的可持續發展體系,設立專門的ESG工作小組,統籌規劃ESG戰略與行動計劃,確保公司ESG發展路徑與整體戰略協同一致,積極推廣可再生能源在電力系統中的應用,有效降低碳排放,助力生態文明建設。報告期內,公司間接溫室氣體排放主要為外購電力產生的間接排放。截至報告期末,公司已通過ISO 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并榮獲市級綠色工 廠稱號,廢水、廢氣、噪聲檢測合格率100%。2024年,成功推出了多款新產品,并對現有產品進行了持續的技術升級和優化,通過持續完善公司治理體系,不斷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在全球可持續發展的洶涌浪潮中,ESG已躍升為企業發展和國際交流的關鍵議題,全方位重塑著企業運營模式、投資決策方向。伴隨綠色金融與可持續消費理念的廣泛傳播,中國企業在全球供應鏈與資本市場中的地位會更依賴于ESG信息披露的質量與深度。
六、創新驅動與新質生產力
創新是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發展新質生產力是全面提升創新能力、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實踐,科技創新能夠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在淄博上市企業中,絕大部分企業已發展成為各自行業細分領域的領軍型企業,并不斷加強研發與創新,為淄博高質量發展增添動力。
英科醫療持續深耕醫療耗材、康養器械、理療護理三大板塊,構建了完善的研發創新體系,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力度,促進研發成果轉化;新華醫療構建“技術中心+創新中心”的雙中心運行模式,探索“AI+設備”的創新模式;東岳硅材于2024年7月牽頭完成的“基于產業基礎共性技術創新的高純/特種有機硅材料制 備與產業化”項目榮獲山東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博匯紙業開發的符合限塑要求的環保涂布白卡紙技術,以及在全球首次實現的在線涂布水性涂料生產“零塑紙杯紙”技術,有效降低了“零塑紙杯紙”的生產成本;智洋創新在2024年形成了智洋工業大模型技術平臺,以“知識驅動+場景進化”為核心理念,構建覆蓋語言理解、多模態融合與全景感知的工業級大模型體系。這些企業通過科技創新的力量,推動產業升級,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
七、鏈主企業與產業鏈發展
從2021年起,淄博市大力實施產業鏈“鏈長制”,推動20條產業鏈做大做強,不少淄博上市企業作為鏈主企業,均有亮眼的表現。
新醫藥產業鏈方面,新華制藥繼醫藥中間體強鏈補鏈項目順利投產后, 現代醫藥物流項目、口服液生產線項目建設進展順利;默克項目正式投入商業化運營,二期項目具備生產驗證條件;全面運行研發及生產轉化綠色通道機制,加快新產品轉化和成長。新華醫療深耕“醫療器械、制藥裝備”兩大制造主業,適度延伸與主業協同的“醫療服務、醫療商貿”鏈式發展,以制造業帶動發展服務業,服務業促進保障制造業,雙主業布局打造核心業務搶占市場地位。
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鏈方面,智洋創新專注于人工智能算法、大數據分析、物聯網技術、數字孿生技術及具身智能技術的持續積累和應用實踐,面向電力、水利、軌道交通、新能源等行業提供人工智能解決方案,實現人工智能商業化落地。通過算法、軟件及硬件的協同設計模式,實現了物聯網連接、多模態數據感知、數字孿生交互、智能分析決策和各行業場景應用。
一諾威作為聚氨酯產業鏈鏈主企業、我國聚氨酯行業龍頭企業之一,成立多條產業鏈小組,產業鏈聯動,綜合分析國內外供需層面及原料,不斷加強工藝流程改進和設備自動化能力提升,基于“以銷定產、先款后貨”的業務模式建立了從簽訂銷售訂單到原材料采購再到產品交付的一整套供應鏈解決方案。
氟硅材料產業鏈方面,東岳硅材具備年產60萬噸有機硅單體的生產能力,是我國有機硅行業中生產規模最大的企業之一,具備從硅粉加工到有機硅單體、中間體以及下游硅橡膠、硅油、硅樹脂、氣相白炭黑等系列深加工產品的一體化生產能力,并對相關副產物進行綜合利用,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產業鏈配套。
紡織服裝產業鏈方面,魯泰擁有紡紗、漂染、織布、后整理至成衣制造的完整產業鏈,擁有良好的高檔色織面料生產環節的品質管控能力。公司已在海外設有生產基地、設計機構以及市場服務機構,可以整合配置國際化資源,發揮國際化產業布局優勢,凸顯公司色織面料生產的領先地位。
在擬上市的企業中,新恒匯值得關注。新恒匯是全球智能卡柔性引線框架頭部廠商,是國內領先的集芯片封裝電路材料的研發、生產、銷售與封裝測試服務于一體的集成電路企業,同時也是淄博半導體產業鏈鏈主企業。2024年,新恒匯實現營業收入8.42億元,扣非凈利潤為1.73億元。智能卡業務是公司的傳統核心業務,公司為全球市場份額排名第二的柔性引線框架生產廠家。在維持智能卡業務收入平穩的基礎上,公司積極拓展蝕刻引線框架業務和物聯網eSIM芯片封測服務,打造業績第二增長曲線。
自成立以來,新恒匯始終致力于打破國外技術壟斷,實現半導體封裝材料的國產化替代,它的上市之路,也折射出中國半導體產業鏈自主化浪潮下的產業機遇。
未來,淄博將繼續強化產業鏈韌性,推動化工、醫療等傳統產業向高端化、綠色化轉型,加速氫能、智能裝備等未來產業布局,深化資本市場改革,引導專精特新企業對接多層次資本市場,打造更具競爭力的資本市場“淄博板塊”。
出品:經濟導報“鷹眼IPO”淄博工作組
策劃:石憲亮
統籌:周海波
審校:鞏輝 翟超群
執筆:孫馨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