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20-10-21 10:36:10
齊魯網·閃電新聞10月21日訊 記者10月21日上午從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山東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會同有關部門研究起草支持多渠道靈活就業二十條措施,已于10月16日經省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
山東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黨組副書記、副廳長夏魯青介紹,下一步,在促進靈活就業方面,將重點推進“六有”:一是就業“有崗位”。開展小店經濟推進行動,發展城市商業綜合體、商聯體平臺,打造升級社區、批發市場、現代商圈、特色街區等小店集聚區。支持夜經濟等特色經營方式發展,優先安排低收入群體、家庭困難人員。擴大新就業形態規模,支持微商電商、網絡直播等多樣化的自主就業、分時就業。二是創業“有扶持”。允許使用網絡經營場所登記個體工商戶。從事農副產品、日常生活用品銷售,以及從事依法無須取得許可的便民勞務活動,無須辦理營業執照。個體工商戶免征不動產登記費。鼓勵有條件的市,向新注冊個體工商戶發放一次性創業補貼。個人、合伙創業,可分別申請最高20萬元、60萬元的創業擔保貸款,按規定給予貼息。三是求職“有幫手”。建立線上求職招聘平臺,設置招聘專區,舉辦靈活就業專場招聘,在社區、村設置靈活就業信息發布欄。鼓勵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發布短工、零工、兼職及自由職業等需求信息,為階段性缺工企業提供供需對接服務。在零工聚集地規劃設置零工市場,提供遮雨、遮陽、信息發布等便利服務。支持有條件的村居設立勞務中介、勞務合作社,引入市場化機制,促進農村富余勞動力有組織靈活就業。四是培訓“有專項”。擴大靈活就業人員培訓規模,推進“互聯網+”職業技能培訓。允許靈活就業人員通過人事代理機構申報職稱,進一步暢通職稱申報渠道。開展新就業形態技能提升和就業促進項目試點,將網約配送員、網約車駕駛員、直播帶貨員等新就業形態重點群體納入培訓補貼范圍。五是權益“有保障”。允許個體工商戶和各類靈活就業人員按月、季、半年或年繳納社會保險費,繳費基數在當地個人繳費基數上下限范圍內自主確定。在兩個或兩個以上單位同時就業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由用人單位分別為其繳納工傷保險費,依法享有工傷保險待遇。建立新就業形態靈活就業意外傷害保險補貼,按照購買保險費數額的一定比例給予平臺或個人補貼,每人每年不高于100元。這項政策為全國首創。六是環境“有改善”。全面清理取消對靈活就業的不合理限制和收費,因城施策加大對靈活就業政策支持、服務供給。將支持靈活就業納入省級文明城市創建測評內容。在技能人才評選中擴大靈活就業比例,加大對靈活就業典型、吸納靈活就業示范平臺企業宣傳。
閃電新聞記者 米雪偉 報道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