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wǎng)·閃電新聞9月21日訊 今天是中秋節(jié),萬家團圓。而一名叫袁相富的山東濟南人卻遠在萬里之外的非洲,他是中鐵十四局幾內(nèi)亞達圣鐵路項目負責(zé)人,在這個闔家團圓的日子里,他和家人的思念怎么傳遞,家人又怎么和他“團圓”呢?
袁相富的家在濟南歷下區(qū),帶著他委托送給家人的禮物,閃電新聞記者來到了袁相富的家里。家里只有袁相富的妻子和兩個女兒,記者的到來讓她們格外高興,因為記者帶來的禮物里還有袁相富特意錄制的視頻。
“你是我在國內(nèi)堅強的后盾,謝謝你的理解和支持,感謝你一個人獨自承擔(dān)起了一切,我希望袁暢,袁樂(歡),好好學(xué)習(xí),天天向上,力所能及地幫媽媽多做些家務(wù)。不久吧,爸爸在結(jié)束工作,還有航班允許的情況下,就可以回家。”通過視頻,袁相富表達著對家人的思念。
袁相富一直從事鐵路建設(shè),2019年5月,他剛從青島結(jié)束青連鐵路建設(shè)返回濟南,還沒來得及和家人團聚就接到任務(wù),要趕赴一萬公里之外的非洲,為幾內(nèi)亞修建第一條現(xiàn)代化鐵路。當(dāng)時他的兩個孩子一個8歲,一個才1歲多,妻子自然不肯。
袁相富的妻子索樹輝告訴記者:“當(dāng)時我們是不想讓他去的,他跟我說這條路可以讓幾內(nèi)亞當(dāng)?shù)氐慕?jīng)濟變得更好,當(dāng)?shù)匕傩丈钜材苓^得更好,可以說是一條希望之路,我們也是過苦日子過來的,我就同意了,我說那你就去吧,咱們小家對于這個不算什么。就這樣,當(dāng)時我家老大都哭得說不出來話。”
這一走就是兩年多,袁相富一次也沒能回來。在幾內(nèi)亞,面對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和緊張的工期,頭一次出國的袁相富帶著幾百人的項目部艱難地推進工程建設(shè),還給當(dāng)?shù)?000多人創(chuàng)造了就業(yè)機會。
袁相富說,當(dāng)?shù)氐刭|(zhì)軟弱、涌水、巖性破碎,再加上去年七八月份開始的疫情,對他們影響很大,“但是經(jīng)過建設(shè)者的共同努力,我們用了大概500天的時間,最終把隧道建成了。”
這期間,疾病不時折磨著袁相富,有時頸椎病犯了,他就讓同事給踩一踩。兩次得了瘧疾,卻依然在工地奔波,最后連同事都看不下去了。
丈夫袁相富的同事告訴索樹輝:“嫂子,你快管管袁總吧!袁總一個手打著吊瓶,一個手舉著在工地上還走著呢!”
兩年多,袁相富的妻子一個人撐起了一個家。國外的經(jīng)歷,袁相富沒有給妻子說,但妻子都知道。一個人帶兩個孩子的累,妻子同樣沒有告訴袁相富,他倆都默契地報喜不報憂。兩年多的時間,兩個孩子對爸爸的思念越來越濃,但由于時差、信號等問題,他們有時候半個月才能聯(lián)系一次,4歲的小女兒袁歡現(xiàn)在還只記得爸爸戴眼鏡。
“我老公戴眼鏡,我家孩子看到戴眼鏡的,她就認為是她爸爸,她就喊人家(爸爸)。”索樹輝說。
大女兒袁暢對爸爸說的話已經(jīng)半信半疑。“他一般說的是,他過幾天就回來了,要么就是說因為疫情,得再過幾個月回來,他就會這樣說。”說到最想讓爸爸做的一件事,袁暢表示,希望爸爸可以帶她去北京,“我想去吃北京烤鴨,我想去看故宮。”
即便記憶模糊,哪怕有些抱怨,她們一直都在期待爸爸回家。小女兒袁歡把幼兒園手工課上制作的捕夢網(wǎng)偷偷藏起來,要送給爸爸。
袁暢偷偷學(xué)了一首歌,歌詞還不熟練,卻動人心弦。“總是向你索取,卻不曾說謝謝你,直到長大以后,才懂得你不容易,每次離開總是,裝作輕松的樣子。我是你的驕傲嗎?還在為我而擔(dān)心嗎?你牽掛的孩子啊,長大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