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5月8日訊 今晚7點,《問政山東》欄目進行第190期直播,本期問政棗莊市。
課堂上,一位老師正在給唯一的一名學生上課。這是幾天前,棗莊市山亭區鳧城鎮付莊中心小學一間教室里上課的情景。付莊中心小學目前只有一到三年級,一共16名學生,9名老師。在鳧城鎮,和付莊中心小學情況類似的還有馬頭小學和張莊小學。
張莊小學負責人介紹說:“學校里共有12個老師,共19個學生,一到三年級。”
目前這幾所學校的老師,幾乎都是身兼數職。
棗莊市鳧城鎮馬頭小學教師說:“數學老師帶著美術課的兼職。音樂老師也是數學老師兼職的,沒有專職的。”
由于學校規模太小,沒有條件配備食堂和校車,家長每天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接送學生。
學校負責人也表示,這種“獨苗班”、“袖珍班”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育資源的浪費。
棗莊市鳧城鎮付莊中心小學負責人說:“師資上有浪費,學校一年的成本除了師資,得3萬左右。比如這一季度撥10萬塊錢經費,分到七八所學校,一個學校才分多少錢。如果把這10萬塊錢合用到兩三個學校,對教育設備、儀器更新等,都有很大的幫助。”
怎么才能讓這些農村學生和城鎮學生享受一樣的教育資源呢?4月17日,記者來到棗莊市山亭區教育和體育局。工作人員表示,當地教育部門曾設想對學生人數較少的學校撤點并校,讓孩子們到設施更完善的鎮中心小學就讀。但學校離家太遠,也會給家長接送孩子造成不便。
棗莊市嶧城區榴園鎮的高莊小學去年就已經撤校。但師生并沒有搬走,只是名字改成了榴園鎮中心小學教學點,仍然保留一到六年級,目前這里依然有50多名學生,14名老師。
既然合并了,那學生為什么還在原學校就讀,而不去教育資源更好的榴園鎮中心小學呢?
棗莊市嶧城區榴園鎮中心小學副校長解釋說:“主要是硬件的原因。”
棗莊市嶧城區榴園鎮教研室負責人說:“就是超過12個班級的話,功能室都是雙倍,美術教室、音樂教室、微機室,都是一間教室的話,滿足不了超過12個班以上的學生。”
在今晚問政現場,棗莊市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王光明表示:“接下來,我們要更好地優化教育資源,積極穩妥制定學校合并方案,保證孩子們能夠就近就便入學。農村中小學布局的優化調整,是社會關注度比較高的一個問題。山亭區在今年年初的時候,就已經把鳧城鎮的這三所學校列入了合并計劃。到了新學校,有條件要自己開設餐廳,不具備條件要統一定制午餐。從今年開始,有條件的農村中小學實行平躺午休,讓孩子們吃完午飯有休息的地方。這個,也列入了我們今年棗莊市的惠民實事之一。我們認為,解決了孩子們的出行問題、午餐問題和午休問題,就能夠讓家長從繁重的接送孩子當中解放出來,這也解決了家長的后顧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