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wǎng)·閃電新聞6月10日訊 “朕幼清以廉潔兮,身服義而未沫”——屈原在《楚辭·招魂》中首次賦予“廉潔”以人格化定義,將其鑄為士大夫的精神脊梁。兩千三百年后,山東博物館打破展覽常規(guī),首次系統(tǒng)梳理齊魯大地的清廉典范,并用展覽的形式闡釋“廉潔”之意。
6月14日,山東博物館將與山東省圖書館合作推出“名鑄典冊 鏡鑒千秋——山東古代清官廉吏史話展”,以廉政思想為起點,溯源中華廉脈,帶領(lǐng)廣大觀眾感受齊魯氣節(jié)長存。
展覽深植文脈,以“廉脈·源流”“廉行·衡鑒”“廉喻·物語”“廉頌·化育”四個單元鋪陳。展覽擷取正史及山東方志典籍之精華,甄選20例跨越千年的廉政典范,以文字、圖版、文物相結(jié)合的方式,講述齊魯清廉故事。
以史為鏡,可滌心塵;以廉為舟,方行致遠。古賢拋卻的是黃金白玉,留下的是比金石更堅貞的精神圭臬。齊魯先賢的卓然風(fēng)骨,如泰山磐石般堅定,似黃河奔流般不息,必將為新時代注入浩然正氣。6月14日,讓我們齊聚山東博物館,共赴這場跨越千年的清廉之約,汲取精神力量,傳承廉潔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