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閃電新聞
2025-06-23 14:55:06
齊魯網·閃電新聞6月23日訊 完備的工業產業鏈、深厚的制造業基礎是我國外貿出口的底氣。作為“中國制造”的大塊頭,我國的船舶和海洋工程裝備出口已連續4年保持增長勢頭,成為拉動我國外貿增長的重要力量。
近日,在青島海關所屬黃島海關通關保障下,3座大型自升式海上作業支持平臺在青島海西重機有限責任公司順利建造完成,啟程發往沙特。
“我們作為自升式支持平臺領域的頭部企業,已具備從設計、核心部件制造到總裝的全產業鏈建造能力。深水作業平臺技術已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通過模塊化設計和分段建造工藝,可以針對不同海域環境提供高度定制化的平臺設計方案,快速響應客戶需求。”青島海西重機有限責任公司海工平臺工程所技術員顧志同介紹。
制造一臺海工裝備,至少涉及?10個以上細分產業?,覆蓋材料、機械、電子、能源、信息技術等多個領域,需要來自世界各地的上千種零部件。針對海工裝備項目建造周期長、料件繁多的特點,黃島海關以智慧海關建設和“智關強國”行動為抓手,建立起近1000種海工裝備零件歸類數據庫,探索對主、輔料分類實施差別化管理和“電子底賬”風險式管理,有效提升企業趕制訂單效率。
隨著海洋裝備由近海向深遠海進發,我國海工裝備制造產業在產品層次、產業分工、經營規模等方面也有了很大程度的優化,產業鏈從總裝建造向配套設備和零部件制造領域不斷延伸。在青島西海岸,就分布著50余家船舶制造與海工企業,形成了以船舶海工裝備制造為龍頭、配套產業和技術研發同步發展的強大產業集群。
“產業集群效應不僅體現在產業鏈的縱向延伸,也體現在鏈主企業之間的橫向協作、優勢互補。依托于周邊加工、制作、物流等企業集群對配套的支持,供應鏈實現高效協同。在建平臺大約30%的物料均由本地集群供應,采購半徑有效縮短,物流成本大幅降低。”青島海西重機有限責任公司物資保障部外協主管宋增濤說。
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下,青島海西重機有限責任公司已與多個世界大型港口運營商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在建外貿平臺及港機設備40余臺,訂單交付日期已經排到2027年。
“海關積極配合企業工序前移、節拍化生產等業務訴求,提供賬冊備案指導、支持外發加工、超高超重項目就近泊位交付等組合式便利化措施,保障各生產環節‘無縫對接’,提升產業鏈協作效能。”黃島海關企業管理處副處長王光強介紹,今年1-5月,山東船舶、海工裝備出口值已超179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超80%。
閃電新聞記者 于凡 報道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