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7日,由北京市文物局、故宮博物院、國家圖書館指導,國家圖書館出版社主辦的《國家圖書館藏樣式雷圖檔?故宮卷》新書發布會在故宮博物院舉行。這部凝聚了多方智慧、歷時數載編撰的巨著,作為本年度北京市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系列活動的重磅成果,將清代皇家建筑背后塵封百年的營造智慧,首次以系統、集中的方式呈現在世人面前。
《國家圖書館藏樣式雷圖檔?故宮卷》匯集了國家圖書館珍藏的與故宮建筑直接相關的377件樣式雷圖檔瑰寶(含圖樣303件、文檔74件)。這些圖檔時間跨度集中于清代中晚期,宛如一幅幅精密的“建筑基因圖譜”,生動解碼了紫禁城內諸多重要殿宇——從恢弘的主體建筑到精妙的室內裝修——其設計理念、空間布局、施工細節乃至歷次修繕改造的軌跡。其中,尤為引人矚目的是收錄的100余件養心殿專屬圖檔,它們如同一部連續的“建筑紀錄片”,清晰記錄了這座帝王理政起居核心殿堂在嘉慶至光緒年間的多次變遷,為精確復原其歷史格局的演變提供了獨一無二、無可替代的第一手視覺證據。
新書的發布遠不止于珍貴文獻的整理面世。首先,它是世界記憶遺產(樣式雷圖檔)與世界文化遺產(故宮)的深度交融。故宮博物院副院長婁瑋指出,這些圖檔為故宮古建筑的研究、保護與修復工作提供了堅實可靠的原始依據。其次,它體現了頂尖文化機構的強強聯合與跨界創新。國家圖書館副館長魏崇強調,此次國圖與故宮的深度合作,是文獻研究與遺產保護的典范聯動,為北京中軸線等重大文化遺產的保護注入了全新的研究思路和史料支撐。最后,它彰顯了文化遺產在當代的活化傳承。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長褚建好高度評價其出版是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的重要里程碑,標志著世界遺產與檔案遺產的綜合利用達到新高度。這些圖檔,是解碼清代皇家建筑科技、管理制度乃至社會歷史的密鑰。
《國家圖書館藏樣式雷圖檔?故宮卷》的出版,不僅讓深藏庫房的國寶級建筑檔案煥發新生,更搭建起一座連接過去與未來的橋梁。它讓今人得以窺見樣式雷家族八代匠人,如何用線條與文字,構筑起紫禁城的壯麗與精微。這既是對中國古代營造智慧的最高禮贊,也是推動文化遺產保護、研究與傳承的強大引擎。
閃電新聞記者 劉桂秋 實習生 陳英翹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