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全免费高清完整版,国产网友自拍,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日韩精品 有码 无码 国产

全部

跨越山海 血脈相連——臺胞兩岸海洋文化交流行側記

來源:新華社

作者:

2025-04-28 11:17:04

新華社大連4月27日電 題:跨越山海 血脈相連——臺胞兩岸海洋文化交流行側記

新華社記者李妍

春日的渤海之濱,海風輕拂,涼爽舒適。晨光初灑大連旅順港口,一行人乘纜車登上白玉山頂,俯瞰壯觀的旅順軍港與海軍戰艦。

“這是我第一次看到旅順軍港。甲午戰爭在這里爆發,影響了臺灣人的命運啊!”臺灣成功大學教授陳美霞望著眼前的景象,聲音有些顫抖。130年前,在甲午戰爭中戰敗的清政府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被迫割讓臺灣。

與陳美霞一同來的,還有眾多臺灣同胞,他們應臺盟中央邀請齊聚大連,參加以“海闊同舟 潮涌未來”為主題的兩岸海洋文化交流活動。

“原來臺灣的第一條海底電報線是船政人鋪的!”大連國際會議中心船政歷史展覽廳內,泛黃的《輪船營規》手稿與清朝船政大臣沈葆楨布置臺灣戰備圖,仿佛將時間拉回一百多年前。來自高雄科技大學的張同學,眼中閃爍著新奇的光芒,“小時候歷史課也學到了船政這段,但沒這么詳細,這次展覽真的讓我大開眼界”。

??在大連國際會議中心船政歷史展覽廳內,臺灣同胞參觀由大連海洋大學自主研發的大載重無人機(4月23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妍 攝

從福州船政局制造的中國第一艘千噸級軍艦“萬年清”號下水試航,到中國自主研發的航空母艦馳騁大洋,一百多年的奮斗歷程,在展廳徐徐展開。

在“臺北府城舊影”照片前,陳美霞駐足良久。1875年,沈葆楨奏準增設臺北府。年逾古稀的陳美霞說:“今天第一次現場看到這些珍貴的文物,好像歷史與現實連結起來了,很受觸動。”她拿出手機拍下了臺北市政府為紀念沈葆楨保臺開臺的功績而將公共大廳命名為“沈葆楨廳”的老照片,“需要讓更多人知道這些歷史,兩岸的融合就會水到渠成。”

1874年,日本出兵侵略臺灣,沈葆楨臨危受命,指揮船政輪船艦隊渡海保衛臺灣。此后,本著興臺灣之利的目標,清政府在臺灣進行機械開礦、修路等近代化事業,開啟了臺灣近代化的大幕。至今佇立在臺灣屏東縣的石門古戰場紀念碑,依然向世人講述著這段歷史。

講解員指著一幅名為《航行在臺灣海峽的“萬年清”》的美術作品解釋道,這艘船政自造的中國首艘千噸軍艦,曾是兩岸物資運輸的“海上生命線”。臺灣學生簡星宇緩緩穿梭在展廳中,“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次來大連我學到了很多”。

在斑駁的船政文獻與鮮活的現代科技中,大家彷佛能觸摸到兩岸同根同源的海洋基因。

全球首制商用7500立方米液態二氧化碳運輸船模型、最大抗風等級8級的大載重無人機、專業南極磷蝦捕撈加工船“福興海”號船模……展出的現代海洋科技成果令臺胞們贊嘆不已。

80歲的臺北人丁振隆正在體驗VR游艇模擬器,他操縱駕駛桿破浪前行,屏幕上實時顯示船體運行三維影像。“這是我第一次駕駛游艇,感覺到祖國大陸的發展進步太大了,超出我的想象!”

臺灣青年李璞的眼神中滿是震撼:“我感覺到祖國正在逐漸恢復原本作為海洋大國的實力,這種民族復興的歷程,我正在親歷其中。”

??臺灣學生簡星宇(右二)與同學在大連旅順老鐵山觀景臺俯瞰黃渤海分界線(4月24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妍 攝

大連之行如同一座橋梁,連接著臺灣同胞與大陸的歷史、文化與未來。他們在歷史的長河中觸摸民族復興的脈搏,在自然的懷抱中感受大陸的壯美。

在老鐵山觀景臺,臺胞們俯瞰黃渤海分界線,兩片海域在此交匯卻顏色分明,大家紛紛拿出手機,記錄下這一奇特景觀。

對于未來,臺灣學子們充滿憧憬。家住臺中的張同學已經計劃好要去深圳實習,來自高雄的謝同學正在讀電子專業研究生一年級,他說:“大陸的發展日新月異,也許過幾年后我會來大陸發展,還想到大陸更多地方看看,收獲更多體驗。”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學習·故事 追光的你丨習近平的勞動故事

學習·故事 追光的你丨習近平的勞動故事

[詳細]
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2025-04-28
頭發越洗越少?這些誤區當避免

頭發越洗越少?這些誤區當避免

原標題 頭發越洗越少。這些誤區當避免不梳頭發直接洗、用很燙的水洗發、用指甲抓頭皮……這幾個洗發誤區你有踩雷嗎。很多人認為洗發是日常...[詳細]
人民日報客戶端 2025-04-28
福利院員工套取資金超百次,困難群眾“養老錢”如何成了“唐僧肉”?

福利院員工套取資金超百次,困難群眾“養老錢”如何成了“唐僧肉”?

原標題 湖北襄陽某福利院工作人員套取資金超百次——困難群眾“養老錢”,如何成了“唐僧肉”。去年2月,襄陽市紀委監委大數據監督平臺提示...[詳細]
人民日報客戶端 2025-04-28

新華網評:做好“算法”,首先要守法

??新華網北京4月28日電題 做好“算法”,首先要守法??新華網記者李潔瓊??打開購物軟件,推薦產品能一下戳中你的需求;登錄社交軟件,...[詳細]
新華網 2025-04-28

第137屆廣交會已有22萬多名境外采購商到會 創同期新高

??新華社廣州4月27日電第137屆廣交會第二期4月27日閉幕。廣交會承辦方中國對外貿易中心信息顯示,截至27日,已有來自全球219個國家和地區...[詳細]
新華網 2025-04-27

中國經濟樣本觀察·企業樣本篇丨如何讓世界愛上中國絲綢?——萬事利的堅守與突破

??新華社杭州4月27日電題 如何讓世界愛上中國絲綢。——萬事利的堅守與突破??新華社記者商意盈、張璇??絲綢,從千年駝鈴的環佩叮當中...[詳細]
新華網 2025-04-27
尺素金聲|一季度文旅消費“成績單”亮點多成色足

尺素金聲|一季度文旅消費“成績單”亮點多成色足

文化和旅游部數據顯示,根據抽樣調查統計結果,一季度,國內出游人次17.94億,比上年同期增加3.75億,同比增長26.4%。這份亮眼的“成績單”...[詳細]
人民日報客戶端 2025-04-27
文化新觀察|構建中華文明標識體系,文藝何為?

文化新觀察|構建中華文明標識體系,文藝何為?

曾侯乙編鐘這部有聲樂律經典,以青銅銘文與音樂律制互證的獨特形式,保存2400多年前人類的音樂記憶,也將中國古代禮樂文明呈現于世人面前。...[詳細]
新華社客戶端 2025-04-27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