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6月11日訊 隨著數據技術快速發展,我國數據產業不斷發展壯大。國家數據局近日發布消息稱,將在國內10個省市部署建設國家數據要素綜合試驗區。山東作為試點之一,被納入此次的整體布局。對于山東而言,這無疑是推動全省在數據產權界定、流通交易規則、收益分配機制等核心領域展開探索的又一機遇。
事實上,早在今年1月,國家數據局已批復同意山東省建設數據要素綜合試驗區。彼時,山東提出將以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為主線,扎實開展數據要素綜合試驗區建設,加速釋放數據要素價值,賦能全省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
作為經濟大省、工業大省,山東有著海量的數據資源和豐富的應用場景。全省一體化政務服務能力位列全國第一方陣,“開放數林指數”位居全國第一。根據不久前發布的《全國數據資源調查報告(2024年)》,山東與廣東、江蘇、浙江、河南、四川數據生產量占全國比重達57.45%,呈現出經濟大省明顯的數據資源集聚效應。
另一組數據顯示,2023年,山東省數字經濟規模達到4.3萬億元,占GDP比重超過47%;打造了一批數字產業集群,大數據產業占全國比重1/8,產業數字化水平居全國前列。
山東的目標還不止于此。去年10月,山東印發了《關于加快推進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的實施意見》,提出到2027年,打造50個以上重點行業高質量數據集、300個以上數據要素典型應用場景,培育500家以上創新能力強、成長性好的數據商,數據產業年均增速超過20%;形成一批具有重大標志性、引領性、山東辨識度的改革成果,基本建成機制順暢、合規高效、競爭有序、創新活躍的數據要素市場體系等。
今年山東省政府工作報告再次提出,將推進國家數據要素綜合試驗區建設,搭建全省公共數據資源登記平臺,打造省級高質量數據集10個以上。
根據國家數據局此次部署,將支持包括山東在內的這10個國家數據要素綜合試驗區在培育經營主體、繁榮壯大數據市場等方面開展先行先試,全面釋放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效能。如何緊抓這次機遇,進一步提速數據要素市場化、價值化進程,進而打造全國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新高地,亦是山東必須直面的挑戰。
閃電新聞記者 賀曉菲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