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晚報
2018-11-13 11:30:11
12日,山東省第一環境保護督察組向濟南市委、市政府反饋督察意見。記者了解到,督察組交辦的1175件環境問題舉報已全部辦結,共責令整改1139家,立案處罰66家,處以罰款274 . 3萬元,立案偵查1件,約談問責113人。
環保工作取得積極進展
結構性污染仍然存在
2018年8月22日至9月10日,省第一環境保護督察組對濟南市開展環境保護督察,并形成督察意見。督察認為,2013年以來,濟南市委、市政府加強生態文明建設,著力解決突出環境問題,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取得積極進展。堅定“治霾不靠刮風靠作風”理念,深入實施大氣污染防治“十大措施”,實現濟鋼全面關停,完成7190家“散亂污”企業清理整治,完成“雙替代”改造59708戶,全部淘汰35噸及以下燃煤鍋爐,生態環境質量得到明顯改善。出臺《濟南市南部山區生態補償實施方案》,建立全省首個區域性生態補償機制。建立市縣鎮三級網格員專職隊伍,建成141個鎮街環境監測標準站和2000個空氣環境監測微站。
濟南市積極支持和配合省級環境保護督察工作,按照邊督邊改要求,嚴查嚴處督察組交辦的群眾舉報案件,并向社會公開。截至2018年9月20日,督察組交辦的1175件環境問題舉報已全部辦結,共責令整改1139家,立案處罰66家,處以罰款274.3萬元,立案偵查1件,約談問責113人。
督察指出,濟南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雖然取得了積極進展和階段性成果,但結構性污染仍然存在,生態環境質量依然是影響城市整體發展的一個突出短板,一些領域和區域多年積累的矛盾和問題尚未得到有效解決。
主城區管網鋪設
嚴重滯后于城市建設
督察指出,濟南在大氣、水污染防治重點工作方面落實不到位,一些突出環境問題亟待解決。例如,濟南市城區主次干道渣土車輛噪聲揚塵擾民、 “黑渣土車”非法運輸及非法渣土堆場問題突出,歷城區、章丘區、濟陽區多處拆遷現場無抑塵設施。
相關部門對經檢測不合格成品油的監管形同虛設,導致不合格成品油全部流向市場。濟南市小清河流域污染綜合整治效果不佳,2015年被省環保廳實施掛牌督辦至今未解除。
同時,濟南還存在城市環境管理仍然比較粗放,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嚴重滯后的問題。 “多規”之間“打架”現象時有發生。歷下區、市中區、槐蔭區、天橋區等主城區管網鋪設嚴重滯后于城市建設,與污水處理設施嚴重不匹配,集中式污水處理廠長期超負荷運行,城區每天約6萬噸生活污水直排小清河。全市入河排污口底數不清,長期監管缺位致使入河排污口管理處于失控狀態。濟南市生活垃圾處理能力嚴重不足,滲濾液和濃縮液積存量大,全市4座正常運行的生活垃圾綜合處理廠有3座超負荷運行。濟南市無專門醫療廢物處置設施,危險廢物處置能力不足。目前,全市危險廢物貯存量1.2萬噸。
王忠林強調:嚴格按照要求徹底改到位
省委常委、濟南市委書記王忠林在表態發言時表示,省環保督察提出的意見和建議符合濟南實際,我們完全贊同、誠懇接受、照單全收,將嚴格按照督察組的要求,落實上務求實效。
同時,王忠林要求全市各級各部門各單位要高度重視反饋問題整改,以主動認領的自覺、勇于擔當的精神,全力以赴抓好整改落實,讓濟南的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優美。一定要堅決杜絕“無關”和“過關”思想,切實以抓好反饋問題整改,倒逼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倒逼產業轉型升級,倒逼城市管理水平提升,倒逼生態環境保護,向省委、省政府和全市人民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
王忠林要求,要堅持從嚴從快,全力以赴抓好問題整改,把抓好督察反饋問題整改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重大民生工程、重大發展機遇,全面落實省環保督察組的要求,以最堅決的態度、最有力的措施、最嚴格的要求、最務實的作風,扎扎實實做好整改工作,做到“徹底改、改徹底、改到位”。齊魯晚報記者 劉雅菲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