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無線濟南
2019-02-27 15:58:02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山東省聊城市冠縣多個村莊的不少村民遭遇了“被貸款”,不少村民名下至少有一筆貸款處于逾期或呆賬狀態,有的村莊80%村民成為失信被執行人,因為“被貸款”成了征信“黑戶”。據不完全統計,數百名村民被貸款,涉案金額高達上億元。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有村民買房發現自己“被貸款”
過世妻子竟向銀行貸款16萬元
2015年,村民楊云捷(化名)發現自己的名下有一筆30萬的貸款,這影響到了她在縣里買新房。于是開始向銀行反映,但至今被貸款的事兒還沒有了結。楊云捷說道:“拿著身份證要分期付款,一看不能使,人家說名下有貸款,就這樣發現的。就上銀行去找,到底怎么回事?俺沒貸過款!銀行說俺的身份證給別人擔保過。”
發現在聊城潤昌農村商業銀行“被貸款”后,楊云捷多次到銀行反映,也按照要求填寫了征信異議申請表,但她的不良征信記錄至今都沒有取消。楊云捷向記者解釋:“銀行也說有人用過我們的身份證,都開始查。一直找銀行,他們說找人用身份證把俺給替下來,始終都沒俺解決。現在光說把征信給恢復了,但實際上還沒有。”
楊云捷說,如果這30萬貸款還記在她的名下,對她的家庭來說將是一個很大的負擔。而這樣的事情,不只發生在她一個人身上。她向記者介紹:“這個錢上哪去了?查不出錢的去向還得俺來背。不是牽扯一個村,我們那一片的村莊都是這,幾個鄉鎮都是這。還有更多的,70萬的,有一個是147萬的。”
記者調查發現,有村民的小麥補貼和低保因“被貸款”一事,被法院強制執行,目前已被扣三年。甚至有村民去年8月收到法院的傳票,顯示他的妻子2015年在這家銀行貸款16萬,而他的妻子早在2011年就已經去世了。
征信記錄中基本信息與實際嚴重不符
初步估計貸款金額達上億元
河北馳舟律師事務所律師侯士朝參與代理了這些案件。他表示,此案涉及的受害人較多。據侯士朝介紹:“一開始有幾個村民到我們律所咨詢,他們在買房的時候,因為貸不了款,發現自己名下有一些莫名其妙的貸款,而且信用記錄的是不良。后來就陸續有當地的群眾過來委托和咨詢。”
在代理案件中,侯士朝律師發現村民在銀行的貸款有多處不正常的地方。比如村民在央行打印出來的征信記錄,其上面的基本信息和實際信息不符。侯士朝解釋道:“原始的征信信息顯示,基本的信息和受害人是嚴重不符的,比如說夫妻關系、學歷、工作單位,實際上許多村民是沒有任何工作單位的。大部分被害人,當時去銀行簽字,都是因為銀行的工作人員欺騙他們,編造一些理由讓他們去簽完字,實際上他們本身就沒有任何貸款意愿,而且這些程序審核都存在非常大的問題。”
多數涉事村民未被銀行催款,只有少部分人收到法院傳票。這些村民認為自己沒用錢,因而對傳票置之不理。也有些人參加庭審敗訴,沒有上訴,最終成為失信人。
侯士朝律師說:“通過目前我們所接觸的這些村民,我們初步估計,金額應該是上億元。老百姓最關心的問題,不僅僅是這筆錢用不用還,更關心的就是這么巨額的資金去哪兒了?是一個謎!”
銀行:
已核實刪除涉及群眾的不良信用記錄
將優化信貸管理加強管控
多家媒體對聊城潤昌農村商業銀行貸款亂象進行了曝光。該銀行對外發布通報稱:“2018年12月,該行針對原職工張慶文、張新廣違規發放貸款一事展開調查。經初步調查,原職工張慶文在任職梁堂鎮、店子鎮支行行長期間,在自身小額貸款審批權限內,利用工作便利條件違規發放了貸款。事件涉及人員張新廣為店子鎮支行時任客戶經理,已按程序對張慶文給予開除、同時解除勞動合同,對張新廣解除勞動合同。目前,公安機關已立案偵查。”
銀行表示:“針對群眾反映的被貸款問題,銀行將對問題原因進行仔細核查,分批確認。同時,積極聯系當地征信部門,提交征信異議處理申請,目前對已核實涉及群眾的不良信用記錄全部刪除完畢,剩余部分經核實確認后于2月底前予以處理,全力消除對群眾造成的不良影響。這一問題反映出其在內部管理方面存在薄弱環節,將優化信貸管理,加強員工行為管控,杜絕此類事件再次發生。”(央廣記者管昕)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