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網(wǎng)·海報新聞
2019-05-30 09:23:05
大眾網(wǎng)·海報新聞聊城5月30日訊(記者 李立紅) 日前,聊城市人民檢察院收到了一份人大代表建議:參考5名臨界學生的教育感化過程,形成檢察機關和教育部門聯(lián)合開展臨界教育的長效機制。
這是聊城推動未成年人檢察社會支持體系建設的成功范例。當?shù)貦z察機關積極融合社會力量和公共資源,推動未檢工作專業(yè)化和社會化有效銜接,推進未成年人檢察社會支持體系建設更加深入、全面發(fā)展。近日,記者跟隨山東省人民檢察院專題報道組前往聊城,探訪未檢社會支持體系建設的“聊城經(jīng)驗”。
多方合力挽救五名臨界學生
去年初,聊城某職高的8名學生因打架斗毆被學校開除,流向社會。他們或去打零工維持生計,或終日游蕩無所事事。聊城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孫菁了解到這一情況后,發(fā)現(xiàn)其中五個孩子主觀惡性較小,仍有很大的可塑性,因此他建議檢察院進行矯治。
第一次見到這五個孩子的情景,聊城市人民檢察院未成年人檢察工作辦公室主任郭玉紅至今依然歷歷在目。“本質上都是好孩子,看到他們一時沖動犯下錯誤,我們覺得非常痛心。”郭玉紅說,在與學校老師多次溝通后,檢察院聯(lián)系到聊城市國學研究與傳播促進會副會長兼義工團團長馮濤,共同為五個孩子制定了跟蹤幫教計劃。建立微信幫教群、開展法治講座、進行道德教育、定期心理檢測和輔導、組織全封閉行為矯治夏令營活動……半年跟蹤關愛下來,五個孩子的思想發(fā)生了質的改變,他們“甚至在做完公益回家的路上,偷偷跑去獻血”。2018年9月8日,五個孩子重新回歸校園,開啟了新的生活。
跟蹤幫教結束后,五名學生與檢察官緊緊相擁。
今年3月,孫菁向聊城市檢察院和教育體育局提出了“關于在聊城市推廣檢察機關和教育部門聯(lián)合開展臨界教育的建議”,在總結上述做法的基礎上,形成長效機制,對違反學校管理制度的學生,在決定開除前,由當?shù)貦z察機關和教育部門、學校、家庭、社會公益組織聯(lián)合教育,進行幫教挽救。
成功跟蹤幫教臨界學生,這是聊城首例。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為加強臨界、類案及特殊群體預防,對受到治安管理處罰或被學校開除的未成年人,聊城檢察院聯(lián)合公安機關、學校、家長,從心理輔導入手,安排未成年人及其家長接受法治教育、開展座談和心理輔導,了解他們的心理狀況、思想動態(tài),進行個案心理輔導或團隊心理輔導,并建立檔案、長期跟進,提供“一對一、手拉手、心貼心”的服務,促使其回歸正途、回歸校園,遠離違法犯罪。
已有9名涉罪未成年人考上大學
“推一把是少年犯,拉一把是大學生。”郭玉紅說,這是聊城檢察院未檢辦的工作理念。為此,檢察院多措并舉,精準發(fā)力,推動未檢社會支持體系建設提效升級。
檢察機關深化與民政、教育、共青團、婦聯(lián)、公安、法院、司法等部門的聯(lián)動協(xié)作,目前,兩級檢察院共會簽司法借助社會力量合作協(xié)議8份,建立建成專門社工隊伍、法律援助隊伍、心理疏導隊伍、親職教育隊伍15支,將特殊制度的落實交由專業(yè)社會力量承擔,形成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救助困境未成年人、挽救失足未成年人以及預防和減少未成年人犯罪的工作合力。
另外,為升級觀護幫教體系,全市檢察機關依托愛心企業(yè)、職業(yè)學校、社會公益組織等建成觀護幫教基地8處,幫助涉罪未成年人重建規(guī)則意識、修復家庭關系、強化正向引導和培養(yǎng)工作技能。截至目前,一共幫助26名涉罪未成年人改過自新、迷途知返,其中9人順利考入大學。
檢察機關為涉案未成年人發(fā)放司法救助金。
在升級司法救助體系方面,注重搭建未成年人立體式、全方位救助體系,去年全市檢察機關共向18名涉案未成年人發(fā)放救助金46.7萬元;借助聊城大學、聊城市心理醫(yī)院、市民政局、市教育局等力量,針對性開展思想疏導、心理治療、教育幫扶、身體康復等綜合性救助工作106次,取得明顯成效。
實現(xiàn)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全覆蓋
“同學們,我們應該如何預防校園暴力呢?一定要提高自我保護意識,提高社會交往能力,養(yǎng)成謹言慎行的習慣,勇敢地向校園欺凌說‘不’!”在聊城市檢察院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檢察官正向前來參觀的聊城高級財經(jīng)學校百余名師生講解法治知識。該校學生科科長鄧軍告訴記者,全校學生都已安排前來學習,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最近一年半的時間里,學校沒有發(fā)生過一起打架斗毆的事件。
在聊城市檢察院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檢察官向學生們講解法治知識。黃瑩 攝
搭建法治教育實體平臺是聊城檢察院推動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工作提效升級的重要舉措。該基地啟用以來,已接待200場、覆蓋15000余人。檢察院同步開展了“檢察長擔任法治副校長”活動,兩級院檢察長均受聘法治副校長并現(xiàn)場授課,惠及近萬名師生、家長。創(chuàng)新開展法治進校車、進社區(qū)、進家庭。通過“請進來”、“走出去”兩種方式,實現(xiàn)了全市未成年人法治教育的全覆蓋。
近年來,東昌府區(qū)檢察院也用心搭建起普法宣傳平臺。線下是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集普法宣傳、犯罪預防、社會實踐等功能于一體,引導未成年人深入理解并踐行“中國夢、法治夢”;線上是“少年法學苑”融媒體矩陣,運用傳統(tǒng)媒體和“兩微一端一抖”等新媒體,打造普法教育新陣地……據(jù)東昌府區(qū)檢察院檢察官王玉新介紹,借助“少年法學苑”的優(yōu)勢,東昌府區(qū)調(diào)動17個部門、622個村居委工作積極性,在全區(qū)范圍內(nèi)建成“機關、學校、家庭、社會”四位一體、協(xié)作聯(lián)動的未成年人教育維權預防網(wǎng)絡,開啟了未成年人犯罪預防新模式,護佑轄區(qū)30萬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共發(fā)布各類信息38000余條,開展線下活動17場,推動未檢專項監(jiān)督8項,未成年人犯罪率、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率明顯下降。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wǎng)官方微博(@齊魯網(wǎng))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wǎng)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