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山東教育報
2024-02-19 17:15:02
原標題:濰坊高新區鋼城現代學校 數字賦能,讓鄉村教育“智慧變身”
來源:山東教育報
原標題:濰坊高新區鋼城現代學校 數字賦能,讓鄉村教育“智慧變身”
來源:山東教育報
坐在屏幕前,校長可以實時查看各班作業完成和批閱情況;家長隨時可以查看孩子的在校表現;教師全員“云競聘”,過程簡潔高效……3年前,這一切還是濰坊高新區鋼城現代學校的師生和家長無法想象的事情;而今,借助數字化賦能,這所地處城鄉接合部的學校實現了“智慧變身”。
本著簡潔、高效、節約的原則,該校以學生品質成長、家校生態和諧、治理走向“智理”為先期目標,從實際應用場景出發,先后研發出了“作業管家”“數字家訪”“鋼娃爭章”“校園值周”等8個核心應用,并與教室一體機、家長手機端互聯互通,搭建起“數字鋼城”智慧化校園系統,實現了校園內人、事、物的智慧治理,走出了一條高效、綠色的鄉村教育數字化轉型之路。
數字鏈接“五育”,學生成長加速度
基于新時代人才培養要求,鋼城現代學校以數字化鏈接“五育”融合、個性發展,為每名學生“畫像”。
為激勵學生成長,學校研發了“鋼娃爭章”評價應用。設計了對應德、智、體、美、勞5個方面的“紅旗章”“紅星章”“火炬章”“立學章”“尚美章”,每類獎章下設4個一級獎章。教師每月領取一定數量的獎章,通過頒發電子獎章,對學生的表現進行正向激勵。“鋼娃爭章”還與其他應用聯手,共同為學生成長賦能。
與“校園NO.1”聯合。“校園NO.1”挑戰賽是為發揮學生特長而設立的競技平臺,競技內容涵蓋學生生活、學習的方方面面。如雙手墊排球、“E”字視力大比拼、10分鐘古詩大賽等。該平臺不僅將學生的競技成績顯示在校園榜上,而且與全國平臺鏈接,讓學生與全國各地學生同臺比拼。
五年級學生馬一群就在“校園NO.1”挑戰賽中創造了10分鐘背誦74首古詩的紀錄,還成為山東賽區的紀錄保持者。她因此獲得了一枚“火炬章”,獲獎信息也即時出現在班級一體機和微信家長端。小小一枚章,激發起學生比學趕超的勁頭兒。
“校園值周”是本學期“數字鋼城”剛剛上線的新應用,結合線下“校園值周”,學校把守紀律、講衛生、好習慣、愛節約4項日常德育的60個環節納入數字化管理。評比、檢查數據自動統計匯總,實時上傳,管理端、教師端同步呈現,學生、班級也因此獲得不同的獎章。
“鋼娃爭章”評價系統還與教室一體機、微信公眾號聯通,實時展示本班獎章排行榜、“五育”獎章分布圖等內容。評價及時、可視,既激勵每名學生向前進,也讓教師育人有抓手。通過獎章分布圖,分析學生的素質、偏好等特性,針對優點和待提高方面因材施教,助力學生品質成長。
數字化鏈接“五育”融合,多維智能采集學生在德、智、體、美、勞方面的日常素質表現,為學校教學、組織管理、運行決策等提供數據依據。學校管理者能實時查看所有班級學生評價數據,掌握各班級的“五育”分布情況,了解學生的“五育”發展情況。
數字提升效能,學校治理開新局
“作業管家”是“數字鋼城”系統中開發最早、最實用的一款應用。它代替了傳統作業管理中的紙質表單。教師在系統中發布作業,年級組、備課組雙線審核,管理層每日線上巡查,破解了傳統作業管理中難審核、難調控、難反饋、難查閱、難評價等問題。
各班教師的作業內容、批閱時長、批閱記錄等信息全部在線展示,管理者一鍵即可查看、跟蹤。此舉簡化了工作流程,提高了管理效率,真正實現了為業務管理人員、教師、家長減負。
“以前,任課教師在放學后專門到教室里,把作業抄到黑板上,再拍照發到班級群里,還要提交給班主任和年級負責人審查,過程耗時、不便捷。現在,我們直接把作業提交到系統中就可以了。負責人在線即時審核,家長可以通過公眾號的‘作業管家’模塊查看,學生在教室一體機上也能看到,可以說是‘一舉三得’。”三年級數學教師楊鑰說。
在各班級一體機上,昨日作業完成度、優秀作業名單等信息一目了然。這不僅使教師查看起來很方便,而且激勵著學生以同伴為榜樣奮勇向前。
教師全員競聘上崗是學校每年暑假都要開展的一項重要工作。為有效解決傳統競聘上崗辦法中存在的崗位不明、溝通不暢、互動性差、費時費力等問題,學校自主研發了“校園競聘”系統。教師居家選崗,相關部門線上審核;教師通過手機端可以實時查看每個崗位的報名人數、審核進度和選聘結果,并根據競聘情況對自己的申報崗位進行修改、調整和二次、三次申報。整個競聘過程清晰可見,結果透明,雙向互動,溝通便捷。
“作業管家”“校園競聘”等應用的研發,減少了教師不必要的工作,真正實現了教育教學和學校管理等多方面的減負,不僅讓教師的教育經驗和資料得到了有效沉淀和共享,而且讓學校管理人員輕松掌握各項數據,開啟了學校治理走向“智理”的新格局。
數字成就溝通,家校生態邁新階
“今天,孩子獲得了一枚‘立學章’,我看到他獲章的照片了。”點開學校微信公眾號,五年級(1)班學生單華晨陽的媽媽看到孩子的“高光時刻”后激動地說。“作業管家”“鋼娃爭章”等應用鏈接到微信家長端,讓家長能夠隨時隨地查看孩子的表現。
學校還基于微信公眾號向家長發送“每周一信”。各年級將學生的學習、活動等信息匯集在“信”里,每個星期推送到家長手中一次,讓家長充分了解孩子的學情和學校的動態。
微信公眾號還鏈接了學校的“一碼通”應用。家長對學校工作有意見、建議時,可以隨時掃碼咨詢、溝通;學校有專人負責調查處理,并將結果及時進行反饋。
此外,“數字家訪”也是學校針對有效家訪、密切聯系家長而研發的一項應用。一鍵進入“數字家訪”系統,全校家訪總人次、年級家訪數、每周家訪數、每日家訪曲線、班級家訪數、學生被訪數等詳細數據全面呈現出來。
數字化的加入,使家校交流渠道變得暢通了,使家校關系變得密切了,呈現出和諧的新生態。
鄉村學校的數字化轉型之路應該如何走?3年來,學校以解決問題為導向,從已有的基礎做起,用一個個切合實際、綠色高效的應用給出了答案。
“下一步,我們將在學校數字化轉型方面繼續努力,不斷完善‘數字鋼城’管理系統,助力實現學校組織形態變革和管理體制模式的優化。”校長馮元民說。用數字化賦能,轉變教育治理,賦能學生成長,創設良好的教育評價生態,推動鄉村教育智慧變身,鋼城現代學校的教育者一直在路上。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