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4月30日訊 (山東經濟廣播記者)近期,山東經濟廣播《民生無小事》欄目持續關注滕州市凱潤潤城小區玻璃工程質量問題,該問題已引發四百余戶業主集體維權。此前報道https://sdxw.iqilu.com/share/YS0yMS0xNjQwNjE0OA.html《滕州市凱潤潤城小區被曝 “玻璃縮水” 住建部門介入調查 開發商更換方案仍遭業主質疑》中提到,開發商滕州正宇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被指存在虛假宣傳、施工質量不達標等問題。隨著記者深入現場調查,滕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監管失察、監理單位滕州市工程建設監理技術服務中心履職不到位等情況逐漸浮出水面,引發業主對相關部門工程質量監管不力的強烈不滿。
質量缺陷觸目驚心 業主被開發商謾罵威脅
據業主反映,凱潤潤城是滕州市招商引資項目,開盤價高達9800元/平方米,屬于當地的高端樓盤項目。宣傳樓盤時,開發商曾通過官方抖音賬號、售樓處模型等渠道,將"三玻兩腔+Low-E玻璃"作為高端住宅的核心賣點進行宣傳。然而,實際交付的窗戶卻僅為 “5+15+5” 的兩玻一腔結構,且玻璃厚度不足,窗框縫隙超標,螺絲釘出現銹蝕現象。
在總高26層的滕州凱潤潤城3號樓25層,記者單手輕推落地窗,1.2米高的整面玻璃即出現肉眼可見的明顯晃動,令人觸目驚心。此外,記者觀察到,窗戶框架與墻體間的縫隙普遍超過 3 厘米,部分未裝修房屋的縫隙接近 5 厘米。從窗框上脫落的個別螺絲釘已銹蝕,這不僅導致房屋存在漏風、滲水隱患,更嚴重威脅到居民的居住安全。現場多位業主反映,對于玻璃材質和結構上“偷工減料”及虛假宣傳等問題,開發商不僅避而不談,甚至在電話中謾罵威脅業主。
開發商"整改方案"被指敷衍塞責
采訪現場,滕州正宇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工程部負責人承認窗戶晃動是“共性問題”,并提出整改方案,計劃將主臥玻璃從 “5+15+5” 改為 “6+10+6”,陽臺玻璃改為 “8+10+8”,但依舊采用雙層玻璃,并非宣傳中承諾的 “三玻兩腔”。這一方案遭到業主代表的強烈質疑,他們認為整改方案僅解決晃動表象,未根除結構缺陷和質量缺陷,治標不治本。關于業主們質疑的 “三玻兩腔” 宣傳誤導,開發商稱 “設計文件未提及相關表述,系銷售宣傳失誤”,僅口頭道歉未提及補償措施。
監理單位對質量問題推諉塞責
滕州市凱潤潤城項目的監理單位是滕州市工程建設監理技術服務中心。該項目監理負責人崔繼敏在采訪中回應稱,已經對20% 的窗戶進行了抽查,并未發現大面積玻璃厚度不足的問題。針對業主反映的 “玻璃晃動、窗框縫隙過大、螺絲釘不符合標準” 等問題,該負責人解釋稱,肉眼可見的晃動并不影響實驗報告合格。記者現場問到,工程監理單位是否要依據《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的要求,對施工質量實施監理并對施工質量承擔監理責任時,該項目負責人解釋稱,監理的依據就是設計,其只按設計圖紙監理,其余沒有太多權限。至于開發商提出的整改方案能否徹底解決問題,該項目監理負責人并未提出任何意見。
滕州市住建局回復前后矛盾
針對記者提問的窗框與承重墻之間近 5 厘米的縫隙是否遠超國家標準,滕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工程建設服務中心燕科長否認了此前在《民生無小事》直播節目中所回應的 “根據國家相關標準,窗框和墻體之間縫隙 2 厘米” 的說法,稱是 “回答錯誤”。
在現場有業主代表指出,早在今年3月份,滕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通過12345平臺回復時,曾承諾 “督促開發商按宣傳更換三玻兩腔”,后在4月份為何又改口稱“設計圖紙合法”,前后說法矛盾。對此,燕科長解釋稱 “信訪科不了解現場情況”,承認回復失誤并道歉。
業主們質疑:“住建局稱施工圖紙顯示玻璃為兩玻結構,但開發商實際宣傳三玻兩腔,為何監管部門在預售階段不核查宣傳與設計的一致性?施工過程中對玻璃厚度、安裝縫隙等施工質量的抽查為何形同虛設?” 對此,燕科長表示 “將跟蹤整改情況”,并提到虛假宣傳不屬于住建部門的監管職責。
滕州市凱潤潤城作為當地招商引資項目,本應是品質與安心的象征。但是,晃動的玻璃、銹蝕的螺絲、超標的窗框縫隙,每一處問題都直擊房屋安全核心。滕州市工程建設監理技術服務中心作為該項目的監理單位,本應肩負監督施工質量的重任,卻只能“按圖甩鍋”。滕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作為行業主管部門,在接到業主投訴后,未能深入調查,前后矛盾的回應,也令人不能信服。希望當地相關部門能夠盡快行動起來,保障業主的合法權益,讓業主們住進安全放心的家。山東經濟廣播《民生無小事》欄目將持續跟蹤事件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