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省應急管理廳獲悉,自國務院安委會印發《關于推動建立完善生產經營單位事故隱患內部報告獎勵機制的意見》(安委〔2024〕7號)以來,山東大力推行事故隱患內部報告獎勵機制,為進一步推動所有行業領域積極探索適合本行業領域的事故隱患內部報告獎勵機制,鼓勵企業從業人員善于發現、敢于報告事故隱患,大力提升企業本質安全水平,發揮好正面典型的示范帶動作用,省應急管理廳公布4起生產經營單位事故隱患內部報告獎勵典型案例和6種典型經驗做法。
案例一:2024年6月,中國石化濟南煉化公司煉油一部值班員工巡檢至機組區域發現氣壓機級間分液罐界位上引出點有輕油滴漏,立即向公司運行部、生產調度部、設備工程部報告了相關情況。現場確認后,背空氣呼吸器攜帶可燃氣體報警儀拆保溫檢查,發現漏點位于界位計引出一次閥前。由于凝縮油輕烴易燃且高含硫化氫,經商定裝置退守穩態,停工處理。由于發現及時,處理得當,公司按照事故隱患內部報告獎勵制度的規定,給予該員工現金獎勵3000元。
案例二:2024年10月,山東安信制藥有限公司一員工巡檢時發現車間員工李某在使用消毒劑清場時,眼罩佩戴不到位,存在消毒劑進入眼睛的風險。發現后立即制止李某不安全行為,遂即向公司安全管理部門報告了相關情況。公司安全管理部門立即組織員工培訓教育,要求在使用消毒劑防護用品時必須佩戴齊全,確保人身安全。公司按照事故隱患內部報告獎勵制度的規定,給予該員工現金獎勵300元。
案例三:2024年5月,青島東方雨虹建筑材料有限公司員工于永孟發現外協單位在現場安裝環保設施過程中存在安全隱患,施工單位未辦理登高作業許可證、未進行作業前安全培訓、未佩戴安全帶和安全帽,于永孟發現后立即向安全員進行匯報,安全員到達現場要求外協單位立刻停止施工,并監督施工人員完成整改。公司按照內部舉報獎勵制度的規定,對于永孟給予現金獎勵,并評選為“安全之星”,在工廠內進行通報表揚。今年以來,該公司積極運行內部舉報獎勵制度,已排查隱患50余條,發放獎勵10450元。
案例四:2024年8月,青島宏泰銅業有限公司盤管生產部班組長姜建建在帶領班組工作過程中,發現設備冷卻水池一處線路存在裸露現象,線路位置在冷卻水邊,存在人員觸電和線路短路打火的嚴重安全隱患。姜建建立即采取對線路斷電、現場隔離等防范措施,后立即上報車間主任和負責的保全人員。保全人員根據現場情況,對此處線路更換新的電源線,消除了隱患。車間主任根據公司隱患隨手拍制度,將此事上報公司安環中心,安環中心立即組織設備管理部剛和動力中心對盤管生產部所有線路進行安全大檢查,對發現的問題立即整改,并根據制度對姜建建進行獎勵。2024年1月到8月,班組長姜建建在工作中共發現、整改安全隱患7處;所帶領班組因工作突出,連續三年安全無事故,在2024年6月公司組織的安全月活動中被評選為“安全月優秀班組”,獲獎500元。
經驗做法一:煙臺東星磁性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采用手機釘釘智能安全監管系統,將點檢記錄及安全標準電子化圖表化,設置“隱患排查獎勵”小程序,讓員工開展“隨手拍”、“找茬”等安全隱患排查合理化建議活動,根據上報安全隱患級別,給予50-200元的獎勵,對整改完畢的再加50-200元的獎勵,激發全體員工積極主動發現報告公司的安全隱患,形成了“人人都是安全員”的全員安全行為意識。
經驗做法二:山東海化氯堿樹脂有限公司始終堅持“預防是最好的應急”理念,將隱患舉報納入內控制度管理。從思想入手,廣泛宣傳發動,豐富載體拓寬路徑,通過培訓、策劃、組織、激勵、改進等系列措施,不斷提升員工對隱患排查治理的重視度、認知度和參與度,積極營造“人人查隱患、防風險”的工作氛圍。雙氧水產品充裝崗位班長劉長福在充裝時發現罐車PH值偏高,立即按流程上報,同時安排該槽車駛離廠區,避免了一起爆炸事故,經公司研究,對劉長福獎勵3000元。以制度保障,多次修訂《安全事故隱患報告獎勵管理辦法》,編制《隱患深層次原因分析管理細則》,完善了快速報告、及時整改、精準獎勵的運行機制,用系統化思維、標準化流程,找出安全意識不強、制度執行不嚴和職責落實不到位等深層次問題,真正做到問題隱患“根源性分析,根本上解決”,助推安全管理工作向深向實。2024年公司共收集員工隱患報告977條,采納970條,兌現獎勵41250元。
經驗做法三:濰柴雷沃智慧農業安全“金點子”全員隱患排查機制,助力企業本質安全提升。企業歷來重視全員參與在安全生產工作中的重要性,在全員隱患排查治理方面開展一系列探索,圍繞“員工素質培養、安全氛圍營造、管理能力提升”3個改善目標,形成員工參與0基礎、隱患提報0門檻、激勵兌現0延遲的“3個0模式”,激發員工參與隱患排查的積極性,逐步形成安全“金點子”全員隱患排查機制。每年設置專項獎勵基金30萬元,今年以來,提報排查隱患達2.1萬余條,人均2.17條,兌現獎勵25.03萬元。評選安全隱患排查“金點子”項目188項,推廣實施339項,用于全員隱患排查項目治理的費用達500余萬元。
經驗做法四:山東濰坊潤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多渠道提供發聲平臺,積極互動引安全理念深入人心。通過大力宣傳落實“公告牌”“吹哨人”等制度,讓一線員工做政策“明白人”,積極打通壁壘,設置“回音壁”專欄,開通24小時陽光監督熱線,打造釘釘內部舉報平臺,鼓勵全體員工積極排查報告身邊的安全隱患、違章、安全事件等,勇當“吹哨人”。總裁辦收到反映問題后及時開展調查處置和反饋,并給予現金獎勵和表彰通報,做到了事事有落實、件件有回應。同時特別注意保護員工隱私,后臺設置了保護機制,打消了員工的顧慮,激發了員工的參與熱情,精準解決安全措施落地“最后一公里”難題,讓“以安為先”的企業發展理念真正落在實處。
經驗做法五:山東榮信集團有限公司強化“視隱患為事故、發現不了隱患就是最大隱患”的意識,堅守“危險辨識走在前、措施落實控風險、隱患排查是關鍵、安全生產能實現”的理念,著力構建機構健全、機制完善、管理規范的隱患排查治理體系。成立以集團主要負責人為組長的隱患排查治理領導小組,以設備、電氣、儀表、土建、工藝、安全六個專業為主的工作小組,從專業角度組織開展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統一指揮各部門及子公司,統籌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控制措施落實、檢查表編制等全過程。明確每個崗位隱患排查治理的職責,在生產現場醒目點位公示內部報告流程方式(如企業微信、二維碼、電話、郵箱等)和舉報流程。實行正激勵與負激勵并行,班組級、分廠級和公司級三級縱向激勵相結合的“2+3”激勵機制。正激勵分為:表揚、積分、獎品和獎金;負激勵分為:批評、扣分和處罰。根據隱患可能導致后果嚴重性情況,每條給予排查人二級考核加1-5分;凡發現重大事故隱患,并采取有效措施,積極參與搶險救災,避免火災、爆炸、人身傷亡、裝置停產、主要設備損壞以及有其它顯著成績者,給予200-500元獎勵,二級考評加2-5分。
經驗做法六:山東康源堂藥業股份有限公司開發利用“碼上安全”移動端應用小程序,為員工隨時舉報安全隱患提供高效、便捷、智能的新渠道,員工可以隨時隨地通過小程序填寫隱患類型、具體描述、發現位置、發現時間等信息,并附帶上傳隱患的相關照片或視頻,更直觀地展示隱患情況,簡單、便捷的操作方式使隱患上報數量比去年增加20%,隱患平均處理時間比以往縮短50%。組織培訓活動,詳細解讀“碼上安全”移動端應用小程序的使用方法和優勢。同時,明確內部有獎舉報制度、工作流程、受理方式、獎勵標準、獎勵方式、整改措施等相關事項,鼓勵員工主動發現、及時舉報身邊的安全隱患和安全生產違法行為,推動建立實施企業內部報告獎勵機制,舉一反三、由點及面,凝聚群防群治強大合力,構建安全生產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