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濰坊日報
2025-06-06 10:10:06
原標題:打造濰坊“文化會客廳”
來源:濰坊日報
原標題:打造濰坊“文化會客廳”
來源:濰坊日報
□本報記者 張耀中 文/圖
開放式書店與商場無縫銜接,非遺漢印立柱與兒童繪本館相映成趣,濰坊地域文化融入餐飲休閑區……在奎文區北海路街道,新華新閱廣場以“書”為媒,將濰坊地域文化與現代商業融合,用“文化+”重新定義城市商圈,打造出集文創、研學、休閑于一體的城市文化綜合體,成為濰坊市民的“文化會客廳”。
坐落于新華路與東風東街交叉口附近的新華新閱廣場,外立面如展開的書頁,標志性Logo以書為形,輔以現代燈光藝術,瞬間將人帶入文化與美學交織的沉浸式體驗中。走進廣場,倉頡造字文字墻、剪紙立柱、印章柱、美食美詩文化區、飲食文化柱等元素,營造出傳統與現代文化的碰撞之美,置身其中,文化氣息撲面而來。
今年3月份,濰坊新華新閱廣場入選2024年長三角及全國部分省市最美公共文化空間大賽“優秀公共文化空間案例獎”名錄,成為全國公共文化服務的標桿。這一殊榮,不僅是對新華新閱廣場文化創新實踐的肯定,更是北海路街道以文化治理賦能社區發展、繪就群眾幸福底色的生動體現。近年來,街道以轄區新華新閱廣場、銀座商城、印象匯為文化“新高地”,持續打造以文化人的共享空間,通過陣地升級、活動創新、資源整合,探索出獨具特色的文化社區模式。
從“空間煥新”到“服務潤心”,文化陣地持續提質升級。北海路街道以新華新閱廣場為軸心,輻射全域,建起6處智慧圖書借閱點,日均圖書借閱量150余人次;改造社區活動室,聯動奎文基地、王金明美術學校、約讀書房等機構免費開放,形成“15分鐘文化服務圈”;通過“燈塔書房”入基層、電子閱覽室全覆蓋,將公共閱讀服務延伸至“最后一公里”,讓文化資源從“云端”落到“指尖”,更浸潤到居民生活的每個角落。
如何讓文化“活”起來?北海路街道的答案是以傳統節日為紐帶,以群眾需求為導向。元宵節民俗巡演中,南湖社區舞龍、旱船、花轎等輪番登場;花朝節、糖畫、風箏吸引千人參與;“周末藝相逢”才藝秀、“老小牽手拓印迎新春”等活動,讓退休老人與孩童共繪文化傳承的溫情畫卷……“孩子們動手體驗拓印,老人講述金石文化,這樣的‘雙向奔赴’讓社區更有溫度。”“種子計劃”志愿者張老師說。今年以來,街道累計開展活動50余場,輻射1000余人次,從公益觀影到國風漢服展演,從棋類賽事到親子誦讀,多元活動讓不同年齡層居民找到歸屬感,文化認同感悄然生根。
為激發社區文化內生動力,北海路街道通過發揮退役軍人、退休文藝骨干等群體優勢,組建“桑榆文化服務隊”,并邀請專業院校教師指導培訓,形成“發掘—培養—展示”的完整鏈條。同時,街道通過公益培訓“授人以漁”。國畫、電子琴、舞蹈課程惠及百余人,胡西社區夜校讓20余名學員成為傳統文化傳播者。“我們不僅看演出,還能登舞臺!”社區居民王女士在培訓后加入藝術團,從觀眾變為文化主角。這種“群眾演、群眾看、群眾樂”的模式,讓文化服務從“輸血”轉向“造血”。
文化地標終成心靈坐標,幸福底色歷久彌新。當鬧市街區被書香浸潤,當技藝在孩童指尖煥發新生,北海路街道正以潤物無聲的文化治理,將精神滋養織入社區肌理,構筑起居民可感可及的精神家園。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