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濱州日報
2025-06-19 10:47:06
原標題:濱州樂安黃河大橋移動模架造橋機完成首次混凝土澆筑
來源:濱州日報
原標題:濱州樂安黃河大橋移動模架造橋機完成首次混凝土澆筑
來源:濱州日報
本報惠民訊(通訊員報道)黃河之上,長虹臥波。近日,中鐵大橋局承建的濱州樂安黃河大橋移動模架造橋機首次混凝土澆筑,歷經13小時圓滿完成。這是大橋建設邁向高效化、標準化上部結構施工新階段的關鍵步驟,項目如期完工的前景更加明朗。
智造“鋼鐵巨龍”,云端澆筑的精度之戰
黃河特殊的寬河道、強風浪施工環境,為大橋建設帶來巨大挑戰。項目團隊巧妙應對,創新采用52米跨度下行式移動模架系統,自重達1000噸,成功實現箱梁“空中流水線生產”。此次首節段澆筑的背后,是一場驚心動魄的精度挑戰:
“零沉降”托舉千鈞:模架跨越黃河主河槽,支撐系統以≤3毫米的沉降控制精度,穩穩承載620.19立方米大體積混凝土澆筑,宛如巨人的有力臂膀,在洶涌黃河之上穩穩托起千鈞重量。
“毫米級”智能調控:集成液壓同步行走、應力實時監測、自動調平系統,攻克強風下模架穩定性難題。
澆筑全程,項目團隊嚴陣以待,技術人員、班組長緊盯關鍵部位振搗,生產調度有條不紊,保證連續澆筑,試驗人員到場調配,確保每車混凝土的最佳澆筑性能。他們用高度的責任心和精湛的專業技能,為澆筑作業圓滿成功保駕護航。
首澆成功,橋梁工業化的“關鍵一躍”
移動模架的首戰告捷,為濱州樂安黃河大橋工程建設注入三大硬核動能:
工期提速:單跨施工周期由30天縮短至25天,相較于傳統支架法,施工效率得到顯著提升,為大橋早日通車按下“快進鍵”。
安全革命性升級:成功規避高空支架搭設風險,實現“橋梁生產工廠化”,從源頭上降低施工安全風險,為工人生命安全筑牢防線。
品質全面可控:標準化工藝的應用可有效消除接縫質量隱患,保障箱梁內實外美。
為黃河兩岸交通往來鋪就通途
濱州樂安黃河大橋作為連通鄒平市與惠民縣的關鍵工程,移動模架技術的成功應用,其意義遠不止于工程建設本身:
按下建設“快進鍵”:上部結構施工全面鋪開,確保大橋如期通車,為黃河兩岸交通往來鋪就通途。
激活兩岸產業帶:大橋建成后,每日可承載幾萬輛車流,將為沿黃城市群文旅、物流產業注入強大動力,帶動產業升級,助力區域經濟發展。
輸出“黃河工法”:為同類型跨河橋梁建設提供可復制的智能建造方案,推動中國橋梁建設邁向新高度。
“移動模架在黃河‘首舞’成功,是30次風浪模擬試驗、百余項技術優化的結晶。它不僅是施工設備,更是中國橋梁建設智慧的流動豐碑。”項目經理許克明的話語中滿是自豪與堅定。
目前,模架系統正有條不紊地進行體系轉換,即將開啟“澆筑-前移”循環作業模式。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