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濟寧日報
2025-07-03 09:10:07
原標題:山東農擔創新模式助力金鄉“雙辣”產業騰飛
來源:濟寧日報
原標題:山東農擔創新模式助力金鄉“雙辣”產業騰飛
來源:濟寧日報
金鄉縣作為全國聞名的“大蒜之鄉”,產品遠銷170多個國家和地區,享有“世界大蒜看中國、中國大蒜看金鄉”的美譽。金鄉辣椒以其品質優良、色澤鮮紅、辣椒紅素含量高而聞名,入選“全國十大名椒”。金鄉縣形成了以“雙辣”為核心的農業產業鏈。然而,大蒜產業快速發展背后,融資難題始終困擾著當地經營主體。山東農擔濟寧分公司聯合財政部門、金融機構,政銀擔協同創新推出“電子倉單質押貸”等金融產品,為金鄉“雙辣”(大蒜、辣椒)產業賦能。截至目前,金鄉縣累計發放農擔貸款超74億元,其中80%流向“雙辣”產業鏈,成為撬動產業升級的重要支點。
農擔創新模式激活產業鏈
金鄉縣的大蒜和辣椒產業是農民增收的重要渠道。隨著產業規模擴大,經營主體在收購、儲存、加工等環節都會遇到一定的資金難題。
“行情好的時候,手里壓著幾百噸蒜,就是缺少現金收新貨!”“生產線等著上馬,訂單急著交貨,可錢從哪兒來?”這樣的呼聲,道出了金鄉“雙辣”(大蒜、辣椒)產業發展的痛點:農產品儲量大,資金占壓成了卡住產業鏈喉嚨的“隱形之手”。
針對這一痛點,山東農擔濟寧分公司立足金鄉產業特色,聯合郵儲銀行等金融機構,創新開發了“電子倉單質押貸”等金融產品。該模式將庫存大蒜、辣椒等農產品轉化為電子倉單,作為質押物向銀行申請貸款,有效解決了抵押物不足的問題。
金鄉縣天佳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大蒜加工、倉儲、銷售為一體的農貿企業。每年6月至7月,正是大蒜收儲加工的集中季節,該公司因增設生產線面臨資金短缺。“農擔給我們公司擔保的300萬貸款,讓我們引進了兩條蒜片生產線,產能提升了3倍,還打開了海外市場,現在兩條產業鏈都盤活了,真是幫了我大忙。”公司總經理程元國感慨道。
同樣受益的還有金鄉縣的張月,她從事大蒜、辣椒等農產品的收購存儲。張月看準辣椒市場行情,但庫存占壓了流動資金。正當其為資金問題發愁時,山東農擔濟寧分公司向其推薦“倉單質押貸”,用其已入庫的辣椒作為質押物,迅速獲得300萬元貸款。
“以前沒有固定資產難貸款,現在憑倉單和訂單就能融資了,庫存的辣椒沒賣也能變現。”張月高興地說,這筆資金幫助他提前鎖定了客戶訂單,預計年銷售額將翻一番。
全鏈條服務助力產業升級
山東農擔的服務不僅局限于單一環節,而是覆蓋了從種植、加工到銷售的全產業鏈。針對電商等新興業態,山東農擔濟寧分公司創新推出“電商貸”,解決平臺回款周期長導致的資金周轉問題。
劉國賽是金鄉縣一名返鄉創業大學生,創建了金鄉縣華能經貿有限公司,隨著經營規模的發展,華能經貿成了集大蒜收購、倉儲、加工、電商為一體的新型農業企業。特別是大蒜電商,已成為金鄉縣規模最大的領軍企業,平均每天在電商平臺上發貨一百余噸,年銷售收入超過2億元。
然而,隨著經營規模增加的同時,流動資金短缺一度讓總經理劉國賽倍感壓力。
“這兩年大蒜電商發貨量越來越大,但平臺匯款有周期,賬款也越壓越多。山東農擔通過‘電商貸’,僅用了3天就給我發放了300萬元貸款,讓我及時支付了工人工資和包裝材料費。”劉國賽說。
政銀擔協同賦能鄉村振興
山東農擔創新賦能,讓金鄉“雙辣”產業實現了質的飛躍。目前,全縣大蒜深加工企業達120余家,開發出蒜片、蒜粉、黑蒜等40多個系列產品,年加工能力超過30萬噸,產業鏈的完善帶動了農民持續增收。
金鄉縣財政局副局長、農擔辦事處主任李新社介紹,為解決農業經營主體融資難題,當地構建了“政銀擔”協同機制,重點圍繞大蒜、辣椒“雙辣”產業,對種植、加工、銷售各環節實施全鏈條授信,推出“倉單質押+擔保增信”模式幫助農戶將庫存農產品轉化為流動資金,極大提升了金融服務的可得性和便利性。
“農擔的創新產品、專業風控體系和銀行的涉農信貸經驗相結合,讓貸款發放更精準、更快速。”郵儲銀行金鄉縣支行副行長戴義林表示,銀行與農擔公司優勢互補,通過簡化流程、優化服務,可以為農業經營主體提供高效的資金支持。
山東農擔濟寧分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公司全力支持當地優勢特色產業,創新推出“農貿貸”“倉單質押貸”等產品,更好地貼近農戶的用款需求,幫助農業經營主體解決實際困難。
從“融資難”到“活水來”,金鄉縣“雙辣”產業的蝶變和蓬勃發展,是山東農擔創新助力鄉村振興的縮影。在政銀擔協同發力下,金鄉的大蒜和辣椒產業正朝著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的方向穩步邁進,成為鄉村振興的亮麗名片。
濟寧日報全媒體記者 梁汝騰 通訊員 王月陽 李超冉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