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導報
2025-07-14 19:52:07
原標題:東營崗需增長率居榜首 Python證成職場“硬通貨”
來源:經濟導報
原標題:東營崗需增長率居榜首 Python證成職場“硬通貨”
來源:經濟導報
2025年上半年,山東省就業市場整體承壓,城鎮新增就業增長放緩,求職周期拉長。結構性問題主要體現在年齡錯配、技能錯配和區域失衡方面。
盡管面臨壓力,但仍不乏智能制造、數字經濟、綠色轉型等就業增長亮點。在“先進制造業強省”戰略推動下,工業機器人運維工程師月薪達8801元,新能源汽車維修技師為7600元,凸顯對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強勁需求。“數字強省”建設帶動網絡運維工程師(7024元)和數字媒體制作人(7825元)等崗位供需兩旺,薪資穩步上漲。綠色經濟快速發展催生碳排放管理師、新能源運維工程師等新興職業,青島、淄博清潔能源項目密集落地,帶動相關崗位需求激增。但綠色技能人才培養滯后,人才缺口已超30%。
展望未來,山東就業結構將加速向高端化、綠色化、數字化方向轉型。先進制造業、數字經濟和綠色能源將成為吸納高質量就業的重要引擎。職業教育亟需加快改革,強化產教融合,提升技能人才供給匹配度。同時,應加強對靈活就業人員和社會保障薄弱群體的支持,完善職業轉換機制,增強就業韌性。公共就業服務也應更加精準化、差異化,提升匹配效率。
1 核心城市吸引力持續增強
2025年上半年,山東省人才流動與就業意向呈現出“核心城市持續增強、新興城市加速崛起、傳統產業城市承壓明顯”的格局。青島以26.95%的求職者意向就業占比穩居全省首位,較去年同期增長1.78%,繼續發揮其作為開放前沿和經濟中心的強大吸引力。濟南緊隨其后,求職者意向占比由20.32%提升至21.08%,增幅達0.76%,顯示出“強省會”戰略持續推進,城市發展活力不斷增強。
煙臺、濰坊、臨沂三市繼續保持亮眼表現,煙臺提升0.72個百分點,濰坊增長0.70%,臨沂上升0.62%,反映出產業結構優化和新興產業加快發展的良好態勢。濟寧、淄博、菏澤等地也實現小幅增長,區域經濟轉型初見成效,具備一定的人才承載能力。
2 應屆高校畢業生主要集中在青島濟南
從2025年上半年山東省就業市場來看,不同求職人群呈現出明顯的城市偏好和產業適配特征。應屆高校畢業生和數字經濟從業者主要集中在青島、濟南,凸顯“強省會+沿海經濟帶”對高素質人才的持續吸引力。技術型藍領則流向煙臺、濰坊、青島,體現山東制造業基地對技能人才的需求。靈活就業者偏好濟南、青島和商貿物流中心臨沂,反映平臺經濟與流量資源的集聚效應。中年女性再就業群體傾向泰安、菏澤、聊城等生活成本較低的城市,當地通過社區服務、鄉村振興等項目拓展就業崗位;新農人和返鄉青年集中在菏澤、德州、臨沂,受益于農業產業化和農村電商發展。公務員及事業單位報考人群仍聚焦體制資源集中的濟南、泰安、聊城,自由職業者和遠程工作者則更青睞基礎設施完善、生活環境宜居的青島、濟南、威海。
3 新興產業崗位月薪普遍高于平均水平
智能制造、信息技術和新能源等新興產業崗位月薪普遍高于平均水平,如工業機器人運維工程師達8801元,新能源汽車維修技師為7600元,反映出山東作為制造業大省,在推動新舊動能轉換和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對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持續增長。網絡運維工程師(7024元)和數字媒體制作人(7825元)等數字經濟相關崗位薪資同樣較高,體現出“數字強省”戰略下就業結構的優化與熱點轉移。與此同時,民生服務類崗位如護理員(6250元)、幼兒保育師(5500元),雖薪資偏低,但就業穩定性高,適應老齡化加劇與教育服務體系升級的現實需求,仍具有廣泛的就業空間。
4 山東就業市場步入“高知驅動”新階段
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山東就業市場求職者學歷結構呈現出“本科及以上占比上升、大專及以下比例下降”的趨勢。數據顯示,大專及以下學歷求職者占比由2023年上半年的54.15%下降至2025年的51.53%,表明基層崗位在就業市場中的主導地位逐漸弱化。與此同時,本科學歷求職者占比穩步增長,由42.90%上升至44.99%,一方面體現了高校擴招帶來的畢業生供給增加,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企業對具備專業知識、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的人才需求持續上升。碩士及以上學歷者占比則呈現先升后降的趨勢,由2.95%上升至3.73%后回落至3.48%,這既是研究生擴招政策影響下的階段性供給波動,也體現出高端人才市場供需匹配存在一定的周期性調整。
5 膠東求職者重“錢景”
在山東就業市場中,薪資待遇(膠東35.81%、魯西32.19%)和工作穩定性(膠東17.53%、魯西18.34%)是求職者的核心關注點。膠東地區更看重職業發展空間(膠東12.18%、魯西10.84%),體現出對個人成長的追求;魯西地區則更重視通勤便利性(魯西13.06%、膠東11.29%)和社保福利保障(魯西9.83%、膠東8.37%),反映出對生活穩定性的更高訴求。
總體來看,兩地求職者在基礎需求上趨同,但在發展導向與生活配套偏好上存在一定差異。這些差異揭示了區域經濟結構和發展路徑的分化。膠東地區依托開放優勢和產業基礎,求職者更傾向于技術含量高、附加值大的行業,顯示出對高質量就業的強烈需求;魯西地區的求職取向則更加側重于貼近民生的基礎服務類崗位,反映出區域在推動產業升級過程中對穩定就業的現實訴求。
6 對智能制造人才需求迫切
技能證書在當前就業市場中呈現出明顯的需求導向性,且存在一定程度的供需錯配。總體來看,企業對高技術含量、新興行業相關證書的崗位需求顯著高于求職者的持證比例,其中以工業機器人操作與編程證書(28.68%)和Python數據分析/AI模型訓練師證書(25.33%)尤為突出,反映出企業在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方向對專業人才的迫切需求。特別是在人工智能與數據分析領域,Python作為核心編程語言,其相關證書正逐步成為職場“硬通貨”。盡管企業對該類人才的需求持續增長,但求職者持證比例仍偏低,表明相關人才培養與供給仍顯不足。
7 傳統制造業成為就業“壓艙石”
山東雄厚的工業基礎在山東就業市場人才吸納榜單中展露無遺,機械/設備/重工行業以9.94%的人才需求量占比位居首位,這一表現充分彰顯了山東省作為制造業大省的深厚底蘊,盡管較2024年同期下降了0.2個百分點,但該行業仍然是吸納就業的超級“蓄水池”。
值得關注的是除傳統產業優勢外,新興動能行業也在加速成長。新能源行業崗位需求量(4.74%)躋身前十,較2024年同期上漲2.85個百分點,標志著山東新舊動能轉換取得了重要成果。依托豐富的風、光資源及產業配套,山東在海上風電、光伏制造、氫能等領域布局迅猛。這一領域對電氣工程師、儲能技術專家、系統集成人才、項目開發與運維人員的需求呈現爆發性增長,未來排名有顯著上升潛力。
8 就業市場呈明顯區域分化
2025年上半年,山東省就業市場呈現出明顯的區域分化與多極化發展趨勢。從各地市崗位需求漲幅排名(前十)來看,東營以9.56%的增長率高居榜首,這一突出表現與東營近年來在能源化工、高端裝備制造等領域的深度布局密切相關。作為傳統石油城市,東營正通過產業鏈延伸和技術升級實現轉型,新興的綠色化工和新能源項目創造了大量高質量就業崗位。
菏澤市(7.55%)和濱州市(7.16%)分別位列第二和第四,漲幅均超過7%。
9 技術崗位需求漲幅顯著
2025年上半年山東就業市場呈現強勁活力,前十崗位需求漲幅均超25%,技術類崗位與新興領域人才需求呈現爆發式增長,反映出山東省產業升級和經濟發展的重要趨勢。
自動化工程師(43.21%)、運維工程師(38.53%)、網絡安全工程師(37.93%)等技術崗位漲幅顯著,表明智能制造和數字化轉型正在加速推進,企業對技術人才的需求持續攀升。新能源方向的研發工程師(42.14%)漲幅突出,印證了山東省在綠色能源產業的布局深化,相關人才缺口較大。同時通過排名可以看出,銷售工程師(45.56%)和國際貿易專員(44.17%)占據漲幅前兩位,顯示外貿與市場拓展仍是經濟增長的重要驅動力。
隨著山東加快推進“先進制造業強省”戰略,工業機器人運維工程師、智能裝備調試員、新能源汽車維修技師等新興崗位薪資水平居高不下,反映出該領域對高端技能型人才的旺盛需求。青島、濟南、淄博等地圍繞智能制造與新能源布局的一批重點項目陸續落地,帶動了大量相關崗位增長。預計未來幾年,這一趨勢將進一步深化,智能制造、自動化控制、綠色能源運維等相關職業將成為吸納就業的重要引擎。
在“數字強省”建設背景下,山東數字經濟相關行業保持快速增長,網絡運維工程師、數據分析師、數字媒體制作人等崗位薪資水平穩步上升,且供需兩旺。同時,越來越多的傳統行業加快數字化轉型,對具備復合型數字技能的人才需求激增。高校畢業生及在職人員如掌握AI應用、編程語言、數據分析等技能,將顯著提升就業競爭力。預計未來五年,數字經濟領域將繼續成為吸納高素質人才的重要陣地。
樣本說明:
1.數據來源與樣本規模
求職者樣本:基于齊魯人才平臺24.16萬活躍求職者數據(2025年1月-6月)。
企業樣本:涵蓋10.55萬家活躍企業及其發布的33.15萬條職位信息。
調研方式:結合問卷調查、大數據比對及可視化分析,確保數據多維解讀。
2.數據覆蓋時間
本報告數據采集周期為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反映該時段山東就業市場動態。
3.數據適用范圍說明
本報告結論基于齊魯人才平臺樣本數據,若與政府統計或第三方數據存在差異,建議以官方發布為準。
(齊魯人才研究院)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