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省政府新聞辦
2025-04-28 15:05:04
齊魯網·閃電新聞4月28日訊 今天,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發布會,介紹2025年一季度山東省金融運行情況。
2025年一季度,我省社會融資規模增長好于全國,主要金融指標實現“開門紅”。3月末,全省社融規模、存貸款余額同比增長10.5%、9.9%、9.7%,增速分別高于全國2.13、2.97和2.78個百分點;全省金融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高于全國1.2個百分點。一季度全省新增上市公司3家,首發融資22.8億元,同比增長59.8%;目前港交所在審企業6家,其中一季度申報4家;大型企業集團集群化上市趨勢明顯,27家企業集團有2家以上上市公司。
著眼于鍛長板鑄新板。我省聚焦服務“兩重”“兩新”,3月末,全省工業貸款余額3.11萬億元,同比增長12.27%;先進制造業貸款余額同比增長19%,占制造業貸款比重超過50%;積極推進落實消費品以舊換新,全省住戶短期消費貸款余額同比增長8.9%,為去年3月以來最高增速。聚焦抓項目擴投資穩增長,深化與金融機構總部合作,圍繞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助力科技創新,舉辦專場融資對接活動,現場簽約項目18個、212億元,意向合作項目261個、2718億元;在16市舉辦“金融直達基層加速跑”,組織省級金融機構直插基層、一線作業,現場辦、提級辦,累計為1339個項目投放資金1019.25億元,審批時間平均縮短50%。聚焦穩定外貿基本盤,協同舉辦“萬企出海 魯貿全球”國際市場開拓行動,鼓勵金融機構進一步完善外貿領域金融服務,一季度出口信用保險保障外貿出口超1500億元,同比增長12%。聚焦支撐科技強省建設,加快推進金融資產投資公司股權投資試點,簽約13只基金,首期規模超100億元,其中3只注冊成立;積極發展定制化金融人才服務,累計發放“人才貸”119.18億元,“人才險”為全省139家企業提供風險保障86.63億元。聚焦強化民營企業服務保障,出臺深化金融改革支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措施,建立省市縣三級民營企業金融直連服務機制,覆蓋11649家民營企業,組建431支包靠團隊,解決融資超1100億元。
在推動地方金融改革方面,一是增強地方金融機構發展動力。認真落實全省抓改革創新促高質量發展大會精神,深化地方中小金融機構改革,穩妥推動兼并重組、減量提質。持續深化地方金融“尋標對標、爭創一流”行動,14家對標機構資產規模達到7.15萬億元,同比增長7.7%。開展地方金融機構內控風控提升專項行動,引導金融機構穩健經營、規范發展。二是做細做實金融“五篇大文章”。精準施策、靶向發力,引導全省金融機構大力提高科技金融質效、豐富綠色金融產品供給,增強普惠金融服務實效,完善養老金融模式,深化數字金融應用賦能。3月末,科技、綠色、普惠小微貸款同比分別增長21.2%、24.7%、14.1%,均明顯高于各項貸款平均增速。三是釋放區域金融改革發展活力。積極推進濟南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開展科技并購貸款試點,已落地兩單業務,貸款規模占并購金額的比例近80%,有效賦能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融合發展。推動臨沂普惠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改革試驗區將美德積分轉化為信用價值,實現縣區和鎮街全覆蓋,累計發放美德積分貸款363億元。四是厚植夯實金融文化思想根基。印發實施《全省培育和弘揚中國特色金融文化工作方案》,推動“五要五不”深度融入公司治理、經營管理和隊伍建設。加強金融文化智庫建設,打造“金融文化書院”,15家金融文化場所已面向社會開放。圍繞“傳統文化與現代金融”主題,籌備舉辦第十一屆尼山世界文明論壇·金融文化論壇,推動中國特色金融文化走深走實。
在維護區域金融安全穩健方面,認真落實早識別、早預警、早暴露、早處置要求,堅持系統思維,加大源頭管控,強化監測預警,推進風險處置,有力有序有效防范化解中小金融機構、重點企業、非法金融活動等重點領域金融風險,堅決守牢金融高質量發展安全底線。截至3月末,全省不良貸款率1.17%,持續保持在較低水平。
閃電新聞記者 曾憲琳 報道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