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4月21日訊 日前,在蘭州新區綠電制氫項目(一期)現場完成交付的一組氫能隔膜壓縮機組令人關注。這組由煙臺東德氫能技術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氫能隔膜壓縮機組,單臺23m3儲氫車充裝時間僅需2.5小時,較傳統設備效率提升30%以上,為綠電制氫規模化應用提供核心裝備支撐。
蘭州新區綠電制氫項目是基于蘭州市“氫出于蘭”總體氫能開發規劃,該項目制氫規模達1000Nm3/h,標志著我國西北地區氫能基礎設施建設邁入新階段。煙臺東德氫能隔膜壓縮機的正式投用,既是蘭州進一步推進新能源應用發展的有益助力,亦為山東民營企業綠色低碳發展添上生動注腳。
圖/煙臺東德氫能技術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氫能隔膜壓縮機組成功交付蘭州新區綠電制氫項目(一期)
在山東,像煙臺東德氫能技術有限公司一般致力于技術創新、綠色生產力發展的民營企業越來越多。如濟南圣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聚力綠色新材料研發,從一顆玉米芯的初加工出發,走出了一條生物質高值化綜合利用的產業創新之路。其創新研發“圣泉法”生物質精煉一體化技術,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5%以上,一舉打破傳統生物質利用技術原料利用率低、環保經濟效益差等問題,有效解決秸稈焚燒、隨意堆放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
還有始終堅持低碳經營,在風電、水電、光熱電站以及特高壓電網等領域超前布局的伊萊特能源裝備股份有限公司,已成功研發出直徑15.673米奧氏體不銹鋼整體無縫鍛環、高溫氣冷堆用整體鍛造筒節、國產首臺3500千焦打樁錘用替打環、直徑13.8米級整體軸承用鍛環、210噸級回轉窯輪帶等一系列高精尖產品,是40余家世界500強企業的認證供應商。
這些民營企業憑借與生俱來的市場敏感度、機制靈活性與創新內生動力,不斷驅動綠色生產力發展,正在成為山東逐“綠”前行的重要力量。而其背后,是被賦予建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重大使命的山東,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的深謀遠慮。
綠色低碳轉型是高質量發展的應有之義。近年來,山東不斷推動產業優化升級、加快能源結構調整,通過持續加強產業部門、金融部門、經營主體的跨部門、跨領域協同合作,推動經濟社會的綠色低碳轉型。其中,民營企業亦是重要一環。無論是強化科技資源供給,還是推動生態環境大規模設備更新,抑或是鼓勵民營企業投身新興產業、未來產業建設,從這些具體舉措可以看到山東推動民營企業綠色轉型提速的決心。
根據最新消息,山東將健全新能源供給體系,放寬新能源領域民間資本投資門檻,引導民營企業向新能源“進軍”。這意味著,山東將進一步推動政策精準賦能,在低碳轉型中不斷打造民營經濟發展的新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