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6月14日訊 聊城市衛生健康委近日舉行“魯醫健康說”主題新聞發布會,介紹百萬減殘腦血管病公益項目和全市相關工作情況。
腦卒中(中風)以高發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高復發率的“四高”特征,成為威脅國民健康的“頭號殺手”。近年來,聊城市將其作為健康聊城建設的重要抓手,著力打造“篩、識、救、治、康”五位一體模式,構建從預防到康復的閉環管理體系,獲批全國首批“健康中國中風識別行動”牽頭單位。
一是找準支撐點,織密篩查網絡。成立市腦卒中防治工作委員會、專家委員會和防治聯盟,建立市、縣、鄉、村四級篩查防治網絡。自2011年成為國家腦卒中篩查與防治基地以來,累計完成40歲以上人群篩查干預40余萬人次。大力推進“30歲知血壓”行動,完善高血壓網格化管理,2024年門診機會性血壓篩查近10萬人,實現高危人群底數“精準畫像”。
二是鎖定靶向點,筑牢識別防線。在山東省率先發布卒中急救地圖,現有18家地圖醫院。依托聊城市人民醫院腦科醫院、市二院、市三院3家全國“中風識別行動”試點基地,培訓鄉村醫生成為卒中“吹哨人”,讓早識別理念扎根基層。搭建“線上+線下”全媒體宣教矩陣,開展“全民防卒中”活動萬余場,惠及470余萬人次,推進全民卒中早發現。
三是堵嚴風險點,提速急救響應。打造“1小時黃金時間救治圈”,就近,就急,就能力轉運,實現“10秒內接聽呼救、3分鐘出車、15分鐘到達”的響應速度;首創“警醫聯動”120+122急救模式,平均出車時間縮至15分鐘內,救援成功率提高25%。在全國率先建成急診卒中單元,引進5G移動卒中單元救護車,實現“上車即入院、邊走邊治、零停頓”,卒中中心靜脈溶栓最快僅11分鐘。
四是抓住關鍵點,打造診治高地。擁有1個國家示范高級卒中中心、1個高級卒中中心,1個省高級卒中中心,10個縣級卒中防治中心,實現區域卒中中心全覆蓋。33家醫院(含8家鄉鎮醫院)開展靜脈溶栓,17家醫院具備取栓能力,急性腦梗死再灌注治療率超58%,DNT時間(入院到溶栓)平均40分鐘以內。成立市腦卒中質控中心,與北京天壇、上海華山等頂尖醫院建立遠程會診,通過“聊智哺鄉”行動引進域外專家,提升縣域技術水平。
五是把握落腳點,構建康復保障。建立市、縣、鄉三級康復網絡,老年人家庭醫生簽約率達76.7%。針對失能人群,衛健、發改、教體等部門聯合,依托公辦醫療資源,打造全鏈式醫養康復新模式,76家機構納入職工長護險定點,老年友善醫療機構建設率,二級以上公立綜合醫院老年醫學科設置率,二級以上中醫院康復科、治未病科設置率均為100%,為患者提供綜合康復服務。
聊城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蔣保印介紹說,“此次“百萬減殘 腦病先行”中國醫學基金會腦血管病公益項目落地聊城,是對聊城現有腦卒中防治體系的重要補充,標志著聊城在完善醫療救助領域邁出關鍵一步。項目將為符合條件的腦血管病患者提供介入手術費用減免,重點解決因病致貧難題,讓更多患者抓住黃金救治期。以項目實施為契機,聊城市將持續踐行“讓群眾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的醫改目標,為鄉村振興筑牢健康根基,力爭為全國百萬減殘公益項目提供更多聊城經驗、聊城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