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沂蒙晚報
2025-05-08 09:19:05
原標題:“花漾臨沂”打造城市春日名片
來源:沂蒙晚報
原標題:“花漾臨沂”打造城市春日名片
來源:沂蒙晚報
“一園一花” 系列活動亮點紛呈
今年以來,臨沂市城市管理局以“一園一花·游園賞花”為主題,精心策劃并成功舉辦了多場賞花活動,在這個春天為市民帶來了一場場視覺與文化的盛宴。
雕塑公園梅花主題活動率先拉開春日賞花序幕,園區內200余株梅花爭奇斗艷,朱砂梅紅似火焰,綠萼梅清新淡雅,吸引了眾多市民前來打卡。現場精心打造的古風拱門、油紙傘長廊與祈福燈籠陣,營造出濃郁的古典氛圍,讓游客仿佛穿越回古代的春日雅集。“梅香墨韻”書法展、祈福敲鐘儀式等文化活動,更是為梅花節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底蘊,日均游客量達到數千人次。
緊隨其后的園博園牡丹主題活動同樣精彩非凡。40余個品種、4000多株牡丹在1700平方米的展區盛放,國色天香的牡丹與周圍的園林景觀相互映襯,構成一幅幅絕美的畫卷。牡丹書畫攝影比賽、文化講座以及市民斗花評比等活動,讓游客在欣賞牡丹之美的同時,也能深入了解牡丹文化,參與感十足。據統計,牡丹主題活動期間,菏澤園周末日均游客接待量突破2萬人次,工作日日均游客接待量約1萬人次,成為市民春日休閑的熱門選擇。
杉林棧道二月蘭文化節則憑借其獨特的自然景觀吸引了大量親子家庭。1.7萬平方米的二月蘭花海,如紫色的波浪在林間起伏,充滿了浪漫與夢幻的氣息。植物專家現場講解植物知識,讓孩子們在親近自然的過程中增長見識,此外,親子繪畫、手工制作等活動,也進一步增強了家庭成員之間的互動與情感交流,為春日增添了一份溫馨。
而廣州路櫻花大道在這個春天再度成為網紅打卡點,兩側的櫻花盛開時,形成一條長達數公里的粉色長廊,如夢如幻。每天早晚高峰時段,都能看到不少市民特意繞道前來,或漫步在櫻花樹下,或騎行穿梭其中,享受著這短暫而美好的春日時光。社交平臺上,關于廣州路櫻花大道的打卡照片和視頻層出不窮,引起市民廣泛的關注和討論。
濱河景區陽光沙灘北區絢麗海棠景觀道綿延2000余米,“花漾沂蒙、春賞海棠”賞花活動,以盛開的絢麗海棠為依托,輔以沂州海棠科普展、親子跑等活動,提升人們對植物的關注與熱愛,同時營造一個充滿自然氣息和藝術氛圍的空間。4月4日至6日活動期間,累計接待游客3萬余人次。
僅3月至4月中旬,各賞花景點累計接待游客數10萬人次,較去年同期有顯著增長。眾多市民表示,活動內容豐富、景觀布置精美,充分感受到了城市的春日魅力。
城市“微更新”中的綠化惠民實踐
近年來,臨沂市城市管理局始終秉持“真心為民、同心管城”的理念,將城市綠化建設與市民的生活需求緊密結合,持續推進公園建設與綠化提質工作,一系列“小而美”的改造工程讓城市面貌煥然一新。
在雕塑公園,為了打造更優質的梅花觀賞區,園林部門不僅增栽了珍稀梅花品種,還對梅山區域進行了整體景觀優化。重新規劃了游覽路線,增設了休息座椅和觀景平臺,讓游客能夠更舒適地欣賞梅花美景。同時,通過亮化改造,夜晚的梅山也別有一番韻味,成為市民夜間休閑散步的好去處。
園博園則在牡丹種植布局上進行了優化調整,根據不同品種牡丹的花期和花色進行合理搭配,延長了牡丹的觀賞期,豐富了景觀層次。為提升游客體驗,園區規劃出入口、觀賞區、美食區、互動區,設置清晰指示標識,安裝牡丹品種簡介牌,滿足游客基本需求。
杉林棧道經過改造后,打造出了二月蘭生態景觀帶。通過清理雜草、鋪設木棧道、設置科普標識牌等措施,不僅保護了二月蘭的自然生長環境,還為市民提供了一個親近自然、了解自然的空間。周邊居民紛紛表示,現在家門口就有這樣美麗的景觀,每天來散步都心情愉悅。
除了公園“花境”的打造,臨沂市城市管理局還注重對城市街角綠地的利用。臨沂三十五中學旁的林蔭小道,曾經是一片不起眼的綠地,經過精心設計和改造,種植了大量月季花,成為一條美麗的月季花道。每到月季盛開的季節,五彩斑斕的月季花吸引了眾多市民前來拍照留念,為城市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類似的街角綠地改造還有很多,這些“微更新”項目雖然規模不大,但卻實實在在地改善了市民的生活環境,讓“推窗見綠、出門賞花”不再是一句口號,而是成為市民觸手可及的美好生活圖景。
四季花開,構建沉浸式賞花經濟生態圈
2025年,我市將以打造“花漾臨沂”品牌為核心,重點實施“四大提升”活動,構建更加完善的四季賞花體系。依托中心城區現有的豐富花卉資源,精心策劃“春賞櫻棠、夏觀荷蓮、秋品菊桂、冬覽梅花”的四季主題游線路,讓市民和游客在不同季節都能領略到臨沂獨特的花卉魅力。
為豐富市民賞花體驗,結合公園綠地,臨沂市城市管理局等部門精心策劃了賞花路線和配套活動。一是?經典賞花線路,一站式體驗城市花卉地標,東起雕塑公園“梅香花海”,經文化公園“荷風四面”,中段串聯五環健身公園“七彩花毯”,西至北京路陽光沙灘“海棠煙雨”。配套舉辦各具特色的賞花活動,比如漢服游園、花間音樂會等,拓展“公園+”內容。二是?文韻賞花線路,在兵學文化公園至臨沂人民公園,書法廣場至園博園段,開展“蘭亭花敘”活動,線路沿途分布特色小吃、書法及文創作品等,在賞花期間,還準備民俗體驗、書法比賽、詩詞對答等文化活動,讓市民在游玩中增長知識。三是?生態賞花線路,此線路主要為沿河賞花線路,市民沿濱河綠道可步行、騎行欣賞到濕地景觀,沿途設置攝影比賽、自然科普、繪畫寫生等活動,讓市民在親近自然的同時,記錄下美好的瞬間,分享自己的游園體驗。
為了讓市民和游客擁有更加豐富的賞花體驗,我市將在河灣公園打造全市首個花卉公園,推動賞花旅游從單純的觀景向體驗文化、融入自然的“沉浸式”旅游轉變。同時,我市還將創新文旅融合模式,聯合周邊餐飲、市集等商戶,培育“花卉+攝影”“花卉+文創”“花卉+美食”等多元業態。通過多元業態的融合,賞花經濟將從單一的觀景消費向多元消費場景延伸,進一步提升賞花經濟的附加值。
為了進一步提升城市綠化品質,市有關部門將實施“百園提質”計劃,重點建設雕塑公園百花園等5個專類花園,新增特色花卉種植面積2萬平方米。其中雕塑公園梅花園已栽植朱砂梅、綠萼梅等珍稀品種200余株,豐富花卉品種和景觀層次。
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陳牛 王雪
■ 記者手記
在花香中讀懂城市的溫度
跟隨春天的腳步,穿梭于臨沂的各個賞花景點,記者深深感受到這座城市對“美”的執著與追求。從雕塑公園梅花節的古風雅韻,到園博園牡丹節的國色天香,再到杉林棧道二月蘭的浪漫夢幻,每一處花開,都是這座城市送給市民的“春日禮物”。這些看似尋常的賞花活動,實則是城市“微更新”的生動實踐——將街角綠地打造成網紅花海,把公園角落變成文化課堂,讓每一片花香都承載著市民的情感共鳴。
在采訪中,市民陳先生的話令人印象深刻:“十多年前的北城新區還是一片荒涼,如今出門就是花園,這是實實在在的幸福。”這種幸福感,源于政府對“綠化惠民”的堅守,更源于對市民美好生活向往的回應。臨沂的賞花經濟,不僅僅是吸引游客的“打卡經濟”,更是一場關于城市品質、民生溫度的深刻變革。它讓我們看到,一座城市的發展,不僅僅是高樓大廈的崛起,更是生活品質的提升,是市民幸福感的增強。
當花香融入城市肌理,當市民成為賞花活動的主角,我們看到的是一座城市與市民的雙向奔赴——城市為市民創造美好環境,市民為城市增添生機活力。所謂“花漾臨沂”,不僅是視覺上的繁花似錦,更是心靈上的溫暖綻放。它是這座城市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是對市民的深情告白。愿這滿城花香,永遠盛開在市民的心中,成為臨沂最動人的城市底色,也期待臨沂在未來的發展中,能夠繼續以花為媒,書寫更加美好的城市篇章。
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陳牛 王雪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