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青島日報
2025-07-03 09:11:07
原標題:拉滿“情緒價值”,青島消費場景不斷上新
來源:青島日報
原標題:拉滿“情緒價值”,青島消費場景不斷上新
來源:青島日報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丁倩倩
今年以來,青島消費市場傳遞出一些新變化。
為愛“吃谷”、“任性”婚禮、跟著演唱會去旅行……面對這些消費的新動向,青島的消費場景隨之煥新,“賽事經濟”“演藝經濟”“甜蜜經濟”的業(yè)態(tài)不斷豐富,這些新引擎成為驅動消費增長的重要力量。
新場景持續(xù)上新
濰坊二次元愛好者依粥(化名)得知某奶茶品牌與游戲《崩壞:星穹鐵道》聯(lián)動推出主題飲品和周邊贈品后,早早就定好提醒鬧鐘。開售當天,他一早趕到該品牌在青島的聯(lián)名主題店時,現(xiàn)場已大排長龍,其中有不少和他一樣專程從外地趕來的消費者。
不久前,在內蒙古工作的邢爽趁著休假與男友在青島嶗山區(qū)舉辦了一場特別的婚禮。婚禮沒邀請雙方親屬,除了在場的攝影師和化妝師,見證他們人生重要時刻的就只有遼闊的山海和溫暖的沙灘。這是時下“大熱”的“目的地婚禮”——不同于以前的婚拍,新人前往目的地舉辦一場婚禮,這場婚禮不僅包含慶典,還結合了蜜月和旅拍,“在青島辦完婚禮后,我們回去只需要辦場答謝宴。”邢爽說。正是順應了這一潮流,在嶗山區(qū)經營民宿的主理人欣欣告訴記者,他們有意識地按照“目的地婚禮”的需求豐富了民宿的服務內容、優(yōu)化了陳設,目前手頭已經收到了20余場婚禮訂單,且近八成訂單來自外地。
在青島市民健身中心體育場,密集舉辦的演唱會讓這里熱鬧異常。6月13日,一位來自北京的消費者抵達青島,與從老家蓬萊趕來的父母集合。她為一家三口預定了當晚鳳凰傳奇在市民健身中心體育場的演唱會門票。看演唱會是她自己休閑的方式,這次,她還帶父母一同前來,這被戲稱為年輕人“盡孝”的新方式。趁周末,她還計劃帶父母在青島觀光,品嘗青島美食……
不要小看一個周邊、一場婚禮、一張演唱會的門票,這些新場景蘊含著巨大的消費能量。
去年10月,青島舉辦世界杯亞洲區(qū)預選賽期間,近4萬名觀眾涌入青春足球場,單場賽事直接收益達8000萬元,帶動酒店入住率飆升至98%,周邊商圈營業(yè)額更是增長300%。
“婚慶+”帶來的消費增量也十分可觀,截取青島電影博物館婚姻登記巡回點的樣本可以發(fā)現(xiàn),設立不到兩年的時間中,該登記點已累計辦理跨區(qū)域婚姻登記500余對,帶動周邊消費超過千萬余元。建筑風格獨特的安娜別墅婚登巡回點更為典型,每年吸引大量年輕人在這里結婚登記,這里還曾入選“全國最美婚姻登記處”,同時帶動曲阜路片區(qū)相關產業(yè),實現(xiàn)了“領證+旅拍+婚禮”一站式服務,每年接待游客達15萬人次。
背后的情緒密碼
在這些新興消費現(xiàn)象背后,是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愿意為“情緒價值”買單。
麥肯錫調研揭示,64%的中國消費者將精神滿足列為首需。淘寶天貓最新“618”消費數(shù)據顯示,潮玩、寵物、運動三大品類爆發(fā),453個品牌成交破億,2400家潮玩店增速超100%。
在情緒消費中,身份認同的彰顯、情感缺失的代償以及社交資本的積累成為三大驅動力,也因此而催生出一些典型的情緒經濟的賽道,呈現(xiàn)出與傳統(tǒng)消費方式不同的特點。
身份認同的渴望在“吃谷”文化中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當依粥搶購游戲聯(lián)名奶茶時,他購買的不僅是飲品,更是對某個二次元角色的情感投射。這種投射構成了年輕人自我認知的重要部分——通過擁有特定周邊來宣告“我是誰”。
情感代償?shù)男枨髣t催生了“微度假”和“治愈經濟”的繁榮。深藍智庫的調研顯示,超九成“Z世代”會因演唱會、電競賽事或漫展等鎖定出行目的地,其中近八成消費者表示,在觀看演出或賽事之余,會順便在目的地及周邊地區(qū)游覽。
在青島的海邊民宿里,有越來越多選擇“48小時逃離”的年輕人——周五下班后飛抵青島、周日深夜返回,只為在沙灘上看一場日出。這些看似沖動的行程,實則是都市青年對日常壓力的療愈。
社交資本的積累讓消費行為具備了公共屬性。一場山海婚禮的照片可能在朋友圈收獲上百點贊,一個限定版盲盒的開箱視頻能在小紅書獲得數(shù)萬瀏覽。
為新場景賦能
讀懂這些情緒密碼,當下的青島正像布局產業(yè)體系一樣精細化布局消費賽道,力圖通過自身的資源稟賦BUFF疊加,抓住快速增長的風口。
青島明確提出,要打造“大型音樂節(jié)會聚集地”、促進“文博消費”、探索“IP+消費”、激活體育消費,規(guī)劃了多個新情緒消費細分賽道的發(fā)力方向;今年4月,借第二十屆中國電影華表獎頒獎的聚光燈,青島提出要打造“目的地婚禮”城市,制定三年行動方案,進一步加碼“甜蜜經濟”。通過政策先導,為消費細分賽道定好方向和路徑。
在此基礎上,青島進一步通過發(fā)放消費券,為市場注入流量轉化的“催化劑”。近期,隨著大流量演唱會的密集開演,以及畢業(yè)季、暑期等旅游高峰期的到來,青島發(fā)放1000萬元的餐飲券與住宿券,并聯(lián)動支付寶、美團等平臺企業(yè)發(fā)放各類消費券470萬元,讓消費者“吃得實惠”“住得舒心”。“進店約30%—40%的消費者都使用餐飲消費券,而且家庭客群和年輕人明顯增多。”漁荷食町區(qū)域經理王源表示。
比起消費券的短期效應,“一票到底”玩遍青島的長效機制也逐漸成型。比如今年的青島馬拉松舉辦期間,青島推出“青馬消費周”,參賽者可享景區(qū)免票、酒店折扣、商圈特惠,實現(xiàn)“一人參賽、全家暢游”;在演唱會期間,青島也頻頻推出票根聯(lián)動活動,消費者可憑票游覽景區(qū)、享受酒店和餐飲優(yōu)惠。
“本來只是想去青島聽一場演唱會,但在看到憑華晨宇演唱會門票可以打折游青島電視塔、云上海天這些景點后,我和朋友都決定在青島深度游了。”來自淄博的楊夢雪說,憑票根打卡景點能節(jié)省很多費用,非常劃算,“沒想到一張門票就可以玩轉青島,下次還要來!”
通過深耕各類消費新場景,特色鮮明的消費IP正在逐漸清晰。這不僅是推動消費提質升級的重要路徑,也將成為青島深入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有力砝碼。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