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山東網
2025-05-06 23:46:05
原標題:東營:一條輪胎背后的產業進階密碼
來源:東營網-東營日報
原標題:東營:一條輪胎背后的產業進階密碼
來源:東營網-東營日報
東營,這座因油而生的城市,如今正以橡膠輪胎產業的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書寫著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近日,記者深入廣饒縣的橡膠輪胎企業,探尋這一傳統產業如何在科技創新與政策扶持的雙重驅動下實現“老樹發新芽”。
走進山東華盛橡膠有限公司的車間,研發人員正在對一款靜音輪胎進行性能測試。這款專為新能源汽車設計的輪胎,能在車輛行駛速度100km/h時,將車內噪音降低接近10個分貝,有效提升了車載通話質量和音樂細節還原度,一經問世便備受市場青睞。“全國接近400位的代理商以及20位全國的合作供應商,對這款輪胎表示出了極大的認可。”山東華盛橡膠集團乘用車胎營銷中心市場部部長劉繼超說道。
廣饒縣雖是聞名遐邇的“輪胎之都”,擁有輪胎及配套企業100余家,但本土輪胎企業的研發能力曾是短板。山東華盛橡膠集團研發中心乘用車輪胎研發總監肖圣龍表示:“對于輪胎行業噪音控制這個設計水平,還沒有一個完美的理論,可以很快速地達到我們要的這個設計標準。我們依靠企業自身的實力做研發,可能就是有些不足,這個時候就需要通過創新的項目活動,借助一些外部的力量。”
為突破這一瓶頸,2019年,廣饒縣政府聯合高校打造高端橡膠輪胎研發中心,為全縣100余家企業提供科技支持。廣饒縣工業和信息化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高海港介紹:“我們積極引導華盛橡膠到華南理工、北京化工、青島科技等大學開展產學研對接,也積極協助引進高層次的專家,完成技術儲備。”借助這一智囊團,制約華盛靜音輪胎的堵點被成功打通,新型輪胎在靜音性能、滑動力、抓地力以及耐磨力上均實現了較大提升。通過花紋紋路形式的優化,使溝壁的角度、深度以及在不同行駛速度下輪胎空氣擠壓速度進行仿真優化,進而降低輪胎的泵普效應。
當地政府還累計為華盛爭取技改資金2000余萬元,助力企業打造智能化生產線。目前,廣饒優勢骨干輪胎企業的數字化率已達到90%,子午胎年產能1.76億條,約占全國的1/4。“創新就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我們將持續加大科研的投入,對接科研院所,推進橡膠輪胎的創新、產品創新和技術創新。”山東華盛橡膠集團總經理趙瑞青說。
科技賦能,讓橡膠輪胎生產朝著高端化、智能化的方向發展,綠色化回收利用也助推橡膠輪胎產業高質量發展。我國是全球最大的廢舊輪胎生產國,但回收率與全球平均回收率74%相比仍有差距。去年,山東省出臺文件,制定廢舊輪胎回收利用地方標準,支持重點企業建立國內廢舊輪胎回收網絡。
在長建再生資源有限公司的綠色工廠里,廢舊輪胎正經歷“重生”。通過與青島科技大學合作研發的常溫連續再生工藝,廢舊輪胎被分解為精細膠粉,再通過智能生產線轉化為高純度再生橡膠。“這套設備實現了100%循環利用,生產過程零污染。”總經理龐長文介紹,企業年處理廢舊輪胎10萬噸,產品廣泛應用于高端輪胎制造,形成“輪胎——材料——新輪胎”的閉環產業鏈。
廣饒縣促進橡膠輪胎企業塑強新質生產力,目前,全縣橡膠輪胎產業累計實施智能化數字化改造項目72個,建成市級以上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智能制造優秀場景13個,6家企業入圍省級“晨星工廠”培育庫,“橡膠輪胎(成品)產業大腦”列入2024年山東省“產業大腦”建設試點。在全球輪胎75強榜單中,山東的企業達到了23家,而這其中3成以上來自廣饒縣。從“跟跑”到“領跑”,東營輪胎產業正以科技創新為引擎,在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的賽道上加速馳騁。
短 評
一條輪胎,見證產業進階。華盛橡膠的靜音輪胎測試現場,10分貝的降噪突破不僅是技術躍升,更是“產學研”協同創新的縮影——高校智庫破解行業痛點,政府技改資金注入動能,企業以“智”突圍,讓“輪胎之都”煥發新機。更令人振奮的是,綠色智造正重塑產業鏈:廢舊輪胎“零污染”再生,數字化生產線普及率達90%,東營以“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三向發力,將“老樹”培育成“新質生產力”的沃土。這片土地上的老工業基因,正以科技與綠色的雙螺旋結構,孕育出高質量發展的新年輪。
東營日報記者 張姝睿 通訊員 于文靜 燕華飛 報道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