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山東商報
2025-05-09 11:02:05
原標題:解碼“臨沂制造”拔節生長的硬核之路
來源:山東商報
原標題:解碼“臨沂制造”拔節生長的硬核之路
來源:山東商報
打開全國經貿版圖,“南義烏、北臨沂”家喻戶曉。從歷史上的“四塞之崮、舟車不通、外貨不入、土貨不出”之地,到商貿起家,進而物流天下,實現“買天下、賣天下”的繁榮昌盛之都,臨沂在蝶變崛起、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銳意進取,不斷變革。
近年來,臨沂市提出工業強市戰略,推動工業量質齊升,力爭工業產值過萬億元。2024年,臨沂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6%,增幅居全省第5,新增規上工業企業841家、數量全省第一,工業首次超越傳統商貿成為經濟增長第一動力。
眼下,在這片以“商貿基因”而聞名的土地上,“臨沂制造”的城市名片正不斷擦亮,一場以“智改數轉”為引擎、以創新生態為支撐的向新革命也正悄然改寫臨沂的發展版圖。
◎山東商報·速豹新聞網記者 鄭曉彤
傳統產業的基因重組
臨沂,這座被譽為“中國板材之都”的國家森林城市。其木業產業歷經30余載的積淀與崛起,塑造出一個千億級的產業集群。
當下,位于費縣探沂鎮的山東省重大實施類項目費縣綠色家居產業園基礎設施配套項目火熱推進。其中,標準化孵化廠房、配套立體倉已完成獨立基礎承臺澆筑,進入主體施工階段;配套原材料倉庫一層主體施工完成,二層主體施工有序推進。
“這個項目于去年3月開工建設,計劃2027年4月竣工。未來這里將形成木業行業的孵化器,為木業行業初創企業、創業團隊等企業團體提供全生命周期孵化服務,幫助其發展壯大。”探沂鎮副鎮長賈中元介紹。
多年來,作為費縣的傳統優勢產業,費縣的木業產業一直存在大而不優的相對短板。當地的木業企業更是面臨著分布散、產業鏈條較短、附加值相對較低、在木業全產業鏈條中話語權相對較小等的現實困境。
為了解決產業布局散亂、產品檔次偏低、企業量大勢弱等問題,近年來,費縣大力實施木業產業“建鏈、補鏈、強鏈”工程,通過集聚化發展、全鏈式升級、智能化提升,構建起高端高質、綠色環保、多極支撐的木業產業新體系,推動傳統木業產業釋放新動能、增創新優勢,推動木業產業的轉型升級。
目前,費縣的全屋定制、家具櫥柜等終端產品生產企業達到93家,25家示范企業完成數字化轉型,木業產業大腦入選省級示范型產業大腦,木作家居產業集群獲評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預計規上木業企業完成產值441億元、增長5.7%。
縱觀近年來的臨沂木業產業的發展大局,費縣僅是一個縮影。記者從臨沂市林業局獲悉,僅2024年,臨沂全市規上木業企業1539家,比前年增加253家,規上企業產值1351.5億元,成為品質品牌雙提升,產值產量雙增長、雙過千的全國領先的木業產業集聚區。
平臺賦能的雙向鏈動
數字化轉型一頭連著制造業,一頭連著信息技術產業,是新形勢下工業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必修課”。
在臨沂市平邑縣的一家玻璃制品工廠車間里,自動化生產線馬力全開,趕制訂單。產自這里的雙層高硼硅玻璃杯憑借過硬的品質和極具競爭力的價格,一經上線就成為了消費者爭相搶購的爆款。“臨沂的玻璃杯產業雖擁有成熟的工藝基礎和規模化生產能力,但存在品牌運營和渠道拓展上的短板。”通過實地調研,“京喜自營”團隊得到了一個雙贏的答案。
事實上,作為山東乃至北方地區重要的產業帶集中地,臨沂有超過30萬家制造企業。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與行業內卷下,如何提升企業數字化運營能力,開辟線上新通路,也成為了不少臨沂企業面臨和亟待破解的共同課題。
今年3月,臨沂市多個政府部門、企業、協會與京東旗下的京喜自營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探索數字化發展新路徑,助力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根據協議,京喜自營事業部將整合平臺資源,為臨沂企業提供流量支持、營銷活動策劃及全鏈路數字化賦能,協助推廣“臨沂制造”區域品牌,提升產業帶知名度。
據悉,依托京喜自營在流量、營銷上的扶持及物流協同,臨沂當地的制造企業從產到銷,實現了優化供應鏈的迅速提升產能,月訂單量穩定突破20萬單。
數據顯示,2024年以來,臨沂市重點培育20家本土數字化轉型服務商,擇優3家給予補貼,構建“智改數轉”服務支撐體系。累計培育省級工業互聯網(儲備)平臺19個、數字經濟創新平臺14個、數字經濟園區10個、“產業大腦”4個、工賦百景數字化轉型揭榜掛帥項目5個,構建了“平臺賦能”服務支撐體系。
戰新產業的破局突破
2024年,臨沂大抓工業、大抓招商、大抓科創,現代化產業體系更具辨識度。
在臨沂沂南縣辛集鎮的山東亞潤鋁業有限公司(下稱“亞潤鋁業”)生產車間內,機器轟鳴聲不絕于耳,全自動數控生產線高效運轉,鋁棒經過精密擠壓成型后,快速進入冷卻時效爐增強硬度,表面氧化噴涂處理提升鋁材性能,隨后進入自動化切割與精準打孔流程,工人們在各自崗位上專注作業,確保產品零損失交付。
作為一家專業從事鋁合金型材研發、生產與銷售的民營企業,亞潤鋁業研發產品類型多達120余個系列1000余種型號,廣泛應用于建筑、裝飾、工業、軍工、航空航天等領域。該項目于去年6月簽約,8月開工建設,12月底試生產,實現當年簽約當年投產。
在臨沂沂水縣天炬節能超高模數字化智造項目現場,潔白的紗線在絡紗機前快速穿梭,卷繞成團,自動機械臂將工整的紗團精準“轉移”,智能機器人來回運送,人機協同交互運作,車間內一派繁忙有序的生產景象。
記者了解到,天炬節能超高模數字化智造項目構建了“智能化+互聯網+大數據”生產管理模式,生產效率大幅提升,較傳統的生產線提高了3倍以上。同時,項目采用新型窯爐結構,窯爐的能量利用率超過了90%,能耗強度下降了20%……
在沂水縣,當地圍繞“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目標,既以市場為導向,又以技術為支撐,緊盯戰新產業領跑產品的同時,也深入實施一批龍頭骨干企業改造提升項目,通過促進傳統產業數智融合,加快老舊設備更新換代,推動傳統產業與新興產業良性互動、耦合發展。
記者了解到,2024年,臨沂市戰新產業集中突破。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商用車等產業加速崛起,山鋼永鋒超薄板、國華金泰光伏玻璃、科翰硅源新材料等一批重大項目建成投產,鎵數氮化鎵單晶襯底、中科煜宸激光增材制造等項目試生產。世界首條純氫冶金中試線成功運行,“臨沂版”DeepWay新能源智能重卡下線等。
政策賦能的“臨沂范式”
在臨沂,關注“臨沂制造”的政府創新政策也極具突破性。近年來,臨沂高度重視工業發展,堅持科技創新、鏈式發展、分類施策,加快打造“萬億工業、千億產業、百億企業”現代產業體系。
從堅持《臨沂市全面推進新型工業化若干措施》政策方向,到強化培育本土企業和引進外部企業兩條路徑,臨沂借勢創新、數字化、提級管理三項賦能,健全遞進培育、精準服務、要素保障、系統推進四種機制,塑就工業量質齊升新優勢,帶動更多制造業企業走向高速發展的道路。
數據顯示,2024年,全市工業經濟穩中向好,全市4698家規上工業企業完成產值8687.8億元。
科創氛圍日趨濃厚之下,人才戰略的突破同樣關鍵。記者了解到,臨沂實施發展“翅膀工程”,啟動臨沂科技大市場建設,新增省級以上科創平臺65個。全社會研發投入146.6億元,增長13.1%。新認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2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403家、全省第三。其中,金正大榮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羅欣藥業榮獲省技術發明一等獎。
此外,臨沂市還出臺了人才公寓免費住、科創園區免費用政策,目前,已籌集人才公寓7283套,新認定“人才飛地”9個,入選國家級重點人才22人。
從木業集群的綠色革命到氫能重卡的賽道領跑,從“人才飛地”的柔性引智到“共享工廠”的協同創新,站在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節點,臨沂制造業正以“傳統產業高端化、新興產業規模化、數字轉型生態化”的立體打法,書寫著“中國制造”的縣域樣本。
眼下,這座曾以“商貿基因”聞名的城市,正以制造牽動智造的浪潮中擦亮著一張新的城市名片。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