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舜網
2025-06-25 14:08:06
原標題:山東防空洞“玩出”哪些“新花樣”?
來源:舜網
原標題:山東防空洞“玩出”哪些“新花樣”?
來源:舜網
進入盛夏時節,為了方便市民納涼消暑,山東省國防動員辦公室開展“要納涼到人防”惠民活動,從6月下旬到8月底,為全省居民新增開放47處公共人防工程,納涼總面積達到43.8萬平方米。
其實,這只是人防工程新變化的其中一角。除了為居民提供納涼便利外,人防工程還成為了破解停車難題的超級車庫、文化創意的孵化基地、休閑娛樂的商業空間、全民健身的活力樂園……這些在我們腳下不顯山不露水的“地下守護者”,正悄悄成為融入城市發展、服務百姓生活的“多面手”。把人防工程“玩出花”的背后,正是山東省國防動員系統對“長期準備、重點建設、平戰結合”工作方針的深度踐行。
居民在濟南佛慧山人防工程避暑納涼點內看電影。
這個“清涼驛站”有內涵
山東省國動辦副主任、新聞發言人高洪波介紹,人防工程冬暖夏涼、溫濕恒定,為了充分發揮這一優勢,為廣大居民提供消暑納涼的便利,從今年4月開始,全省國動辦系統就對各市符合條件的公共人防工程進行全面排查、檢修維護和環境整治,確保場所安全、整潔、舒適,設施設備完好,消防應急到位,著力把納涼點打造為安全舒適的“避暑驛站”。
濟南的納涼點在避暑的同時還兼具文化屬性。佛慧山人防工程內,“濟南國動初心長廊”集合了書屋、影院與健身功能;經十一路、馬鞍山路人防工程則打造公益書屋,讓市民在清涼中享受閱讀與觀影的樂趣。
在淄博,依托綜合訓練疏散基地設置避暑納涼點,為旅游、研學、培訓、青少年夏令營等人員提供納涼服務的同時,廣泛開展國防動員、消防安全等宣傳教育;菏澤新增的4處納涼點,統一配備飲水機、座椅和免費充電設施。防空洞的“清涼防線”,正從單純避暑升級為融合文藝演出、健康義診、普法宣傳的公共文化空間。
為緩解停車難提供解題新力量
“深入挖掘人防工程潛力,盤活利用全省各類人防工程,可向社會提供各類停車位約250余萬個。”山東省國動辦二級巡視員邢瑩向記者介紹的這組數據,無疑是山東省國動辦系統為緩解城市停車難題帶來的一份重要力量。
總結起來,用人防工程緩解停車難,主要依靠“規劃引導+盤活存量+智慧管理”的組合拳。
在新建民用建筑同步建設防空地下室階段,就要引導建設單位在滿足戰時功能前提下,優先建設地下停車場。同時,鼓勵在大型公共建筑、交通樞紐等重點區域建設連片人防停車設施,從源頭上增加車位供給。對具備條件的公共人防工程進行改造升級,各地在主城區釋放了大量人防停車資源。例如,青島市就將龍山商業街、禹城路與中山商城連接通道工程、中山商城3處早期工程提升改造為公共停車場,極大改善了停車狀況。
為確保人防車位安全、高效、規范使用,各地聯合相關部門出臺了管理辦法,明確人防車位平時使用的權責關系、維護要求和安全責任。臨沂、泰安等地推動人防停車場接入城市智慧停車平臺,實現信息共享、停車引導、便捷支付。
居民在濟南佛慧山人防工程避暑納涼點內打臺球。
從戰備空間到賦能經濟、文化發展
山東人防工程的轉型不止于民生服務,更成為提升城市功能的“活力空間”。
煙臺將閑置早期人防工程改造為大德葡萄酒文化博物館,舉辦500余場活動,讓葡萄酒的城市特色文化在地下空間里流淌;日照融合國防動員元素與旅游特色,打造打造集國防教育、特色餐飲、旅游購物、兒童培訓、休閑娛樂等多種業態于一體的新市區人防工程便民綜合體,更有13處“網紅打卡點”,吸引市民游覽;青島書院路人防商業街,集購物、休閑、餐飲功能于一體,日均客流量大,既繁榮了經濟,也提供了大量就業崗位。
這些項目都將位于中心區、居民區或交通節點的人防工程,改造為地下商業街、超市、餐飲、文創空間等,在城市地下發展便民商業。
山東省國動辦系統還積極推動有條件的公共人防工程向公眾開放,用于群眾性體育活動。一些空間寬敞、層高適宜、通風良好的人防工程被改造為全民健身中心。積極挖掘資源優勢,建設和開放國防動員宣教場館,努力提供優質國防文化服務,營造關心、熱愛、建設、保衛國防的濃厚氛圍。
從山東“百變”的人防工程里,我們看到了城市管理者解決城市發展痛點的探索和嘗試,讓閑置的戰備工程化身便民的“寶藏空間”,更是“人民防空為人民”的生動實踐,讓“地下長城”真正成為平戰結合的人防工程。
原標題:山東防空洞“玩出”哪些“新花樣”?
作者:仇晶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