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6月26日訊 6月26日,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矢志創新發展 建設科技強省”科技工作者系列記者見面會,四位科技工作者圍繞“踔厲創新 護航國計民生”主題,講述科研攻關故事。
中國重型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正高級工程師曹先鋒主要從事重型卡車生產線自動化、數字化技術攻關和前沿技術探索與技術落地。他堅守在生產一線14年,攻克技術難題500余項,帶領團隊獲得全國“智能制造”一類技能大賽一等獎,突破行業技術封鎖,自創智能制造仿真與虛擬調試技術體系,實現生產線快速換型、效率提升,突破機器人視覺引導等核心技術瓶頸,填補行業空白,相關成果獲省部級獎項20余項。
曹先鋒自工作以來,先后榮獲中國職工技術創新成果二等獎、山東省科技工作者創新大賽一等獎、全國技術能手、山東省富民興魯勞動獎章、泰山產業領軍人才等稱號。
曹先鋒認為,創新不是錦上添花,而是絕境求生的“氧氣”。當進口設備“卡脖子”技術封鎖“咽喉”時,沒有自主創新,生產線隨時可能千萬損失打水漂。他分享了“漲斷機關鍵技術國產化替代”案例,漲斷機設備作為發動機缸體生產線不可替代的核心裝備,原電氣備件被國外小眾品牌壟斷,一個損壞的電氣模塊即可讓整條生產線癱瘓。
曹先鋒帶領團隊連續攻堅,最終通過掌握底層邏輯,修改源代碼,用國產品牌部件進行了替代,僅24小時就實現了設備的重生。能夠快速修復歸功于數千小時的鉆研積累,也歸功于我國日益強大的供應鏈配套能力。曹先鋒與團隊成員不斷迭代創新,不僅在電氣方面實現升級,在機械方面也實現了國產化替代,產品精度較進口備件精度實現質的提升。